- UID
- 80016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6-5-6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6-5-6
|
器材喜欢啥就用啥,没必要厚此薄彼。
至于原厂镜头,两级分化,我认为索尼的E口分成两个流派,GM系列你要说镜头不行,那是你不行,各种指标都已经在相机镜头里非常强了,特别是视频优化之后对呼吸效应焦外都有优化,自动对焦技术也远比松下机身+转接环+佳能镜头强几个档次。你说你不用自动对焦,那是你的问题,不能说镜头不行。
E口还有一个流派就是走的轻便路线,包括55,28,85等等,这个系列的头光学素质是过的去的,价格也合适,胜在轻便!去年去国外拍片,真的没有能力带一套大镜头过去,E口那些你看不上眼的镜头两百多克,还能自动对焦,在很多需要便携机动的场合,他们的轻便性发挥了重大优势,你要说画质不行!我不信你拍摄的层面上你的客户会对你的镜头锐度等素质挑毛病。客户没那么专业,E口镜头也没那么不堪。综合素质都不算太低。
至于你要说性价比,我觉得M43机身买FX的价格就不要谈性价比了,你画质好OK可以,那是我能接受你M43的最基本的条件,你要卖FX的价格滚蛋!我不傻。M43的机器卖一万大几,必定只是少数人的疯狂了。你可以笑我不懂,我也可以笑你太傻。我认为M43即使做到GH5这样的素质,我认为价位在7K合适,但是7K我也不会去买,毕竟我考虑的是一整套系统,不可能为了一个M43去打破我几年来不断投资的一个设备体系。况且那点画质也不是说你可以靠它多赚哪怕一分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