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magine 于 2017-1-29 19:46 编辑
Red scarlet-w / 13万左右 (IO套装,加电池就可以拍)
个人觉得这是RED推出的最具性价比的摄像机(虽然整个RED都没什么性价比可言),因为它的COMS就是RED 6K Dragon的COMS,然后只是屏蔽了一部分,使他只能拍摄5K。另外,它的5K是可以60P的,对于肩抗或者稳定器那种晃晃的镜头非常有用,也就是你可以全程5K拍摄,而不用切到4K,只有在拍摄类似过山车,飞溅的水那种需要极慢的镜头时才切到4K 120P。RED的质感是那种很细腻,柔和,又不像sony那种涂抹感很重的感觉。而且它的对比度,层次都比sony好很多,它们唯一相同之处就是影像比较细腻,而RED更密实一些。说道松散,下面我也说了,URSA mini 4.6K的影像是最松散的,这句话还不是我说的。但是我认为他说得对,有些国外的拍摄者,通过加一些滤镜,大大的改善了这种松软感,有位用富士通的镜头,B4口的,拍摄的他儿子玩耍的镜头,画质非常好,完全没有那种感觉,所以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RED画质我认为最厉害的就是它的细腻柔和和对比度,这个对比度不是最亮和最暗的对比度,而是gamma,中间调的对比度,比如脸上颧骨处的对比度,RED的看上去更有层次,“细腻柔和”这点,形象点说就是像素的密度感,虽然分辨率和其他摄像机一致,但是RED的画面看上去单位面积的像素感觉要多一些,结实些,这个观感又不同于锐度,画面太锐,数码感就会很强,比如1DX2,画面那是非常非常锐,但是相比之下却不那么好看,我这样说,自己都觉得有点买音箱烧线材(上万的一根音箱线,电源线也是很很多的)那种玄学的感觉,但是这确实是我看了这么多样片后的真实感觉。鉴于这款机器国内没货,等了1年了,也没货,很可惜。新出来的EPIC-W可以用小武器换购,总价机身只要17万左右,显然EPIC-W各个方面大大超越小武器,比如3200ISO基本无噪点,但是,机身加上监视器等到能拍的程度,至少超过20万,对于绝大多数小公司或者独立摄像师来说,实在是贵得有点没法承受了。
因为优酷等粗劣的画质,我就不放片子上来了,具体画质参看下面的截图。
这个摄像机是至今为止,15万以下,我认为画质最好的机器。
以下是小武器截图:
Red Raven / 8万左右 (IO套装)
乌鸦国内有少量到货了,我们“大重庆”好像也有一两台,乌鸦画质也非常好,因为COMS是Dragon,就是尺寸太小,比S35还小,转换系数好像是2.0,好大的系数!其他就没什么缺点了,升格也够用,重量轻,是最便宜的RED。但是据一位买过乌鸦又退了的人说,好像有些小bug,比如过热啊什么的,这一点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RED经常有小问题并不是传言,这个从微信群里时时传来的消息可以证实,但是鉴于它优良的画质和RED的B格,这些都TM可以忍受...........
佳能C300 Mark 2/ 8万左右
我觉得这款颜色比FS7看上去要好点,佳能的肤色真好,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尼康、SONY、松下都有屎黄的质感。当然,后期可以调。升格是它的硬伤,一看到4K无升格就.....WTF......而且它1080P的升格画质很差,国外有个人说它的说明书上写的升格是1024*504左右的,所以画质非常模糊,我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但是1080P 120FPS的画质从样片来看,确实是很肉的。个人很喜欢C系列的工业设计,非常漂亮,而且按键还可以亮灯,如果你看下C系列的骨架,那个骨架真是很sexy。但是,一想到4K没升格我就不会买了,升格太有用了啊......
另外,佳能的画质数码感太严重,具体点说就是过度生硬,不柔和,这点1DX2更明显,C300 Mark 2虽然LOG模式的影像看上去很细腻,但是一调色就变生硬了不少。
C300 Mark 2 刚刚发不了Clog-3,降低了log模式下的噪点。
CFast 2.0的存储介质,双插槽,这点非常好,CFast价格完全可以接受,体积小,方便。
带寻像器,这点也非常实用,虽然肩抗不能用这个寻像器。
电池小巧,轻,但是并不便宜,那么小一块,也是1000多。
用奥德赛可以外录RAW,但是,4K的RAW也没升格,而且,好像佳能的RAW格式并不是DNG...
其他都TM可以接受,就是没升格,我X........
松下VariCam LT / 8万左右
松下这款摄像机,应该是这个价格拍摄夜景或者暗光情况下画质最好的机器了,肤色也非常耐看,不像以前那种屎黄色,通透了很多,夜景画面更是通透细腻,高光控制得非常好,用国外的说法叫roll-off,就是高光细腻的散开来,不硬。虽然A7S系列的夜景画面也非常好,但是A7S系列有着压缩格式的硬伤,先天不足,在后期软件里面处理过度可能就会出问题。
然后内置ND,很方便
最高内录4K 10bit 422 60FPS的AVC格式的文件,后缀名是MXF。1080P情况下可以444,也可以录ProRes(mov格式),最高可以到240FPS,但是画质也较差,而且有奇怪的锯齿,但是比C300 mark 2好些。外接奥德赛可以录RAW,对松下所有的帧率都支持,但是奥德赛比较贵,套装大概23000左右。
松下的画质细腻度赶不上sony,但在黄昏光线下的影像质感比较好,细腻柔和。正午时候的画质有一点点松散的感觉,但不是URSA mini 4.6K那种松散,个人不太喜欢松下白天的画质,这个是我没下手买松下LT的最大原因。
ISO5000下噪点明显,如果不是极端黑暗的情况下,噪点不是彩噪,而像电影胶片颗粒,比较耐看,我完全能接受。注意ISO5000的画面不是提高某些物体亮度,是整个场景的亮度都提高了,以至于可以拍出眼镜看不到的画面,这点非常好。整体场景亮了,类似于路灯这种高亮的物体必然超标,而松下高光的控制能很好压下来,呈现出舒服的画面。夜景的拍摄能力是这款这款摄像机最大的优点了。
原生EF卡口,卡口可换,需要10000多买个PL卡口,用个简单的螺丝刀自己就换了,这点非常好,有点像red。
机身是镁合金,做工比较好,但是比较重
它的价格比较贵了,基础套装85000左右(需要买卡才能干活),相对于C300 mark 2 的76000左右和FS7的5万左右而且提供寻像器,FS7甚至提供肩抗套件的情况下,松下的这款机器实在贵了很多。松下Varicam LT基本要10万才能开工,而且没监视器,自带的那个监视器3.5寸,实在太小了。
日系的机器,都有一个优点,就是方便后期,不管是剪辑还是调色,都很方便。松下的V-log模式,如果不是重度调色,拉一下对比度,提升饱和度就可以得到不错的画面。机内内置了几种模式,类似于709,但是宽容度更高,电影感较强些,叫V-LOOK,样片看上去很不错。
还有个很大的缺点,这机器改帧率,改分辨率都需要重启,而且重启很慢,最少需要16秒,根据P2卡里面的文件多少而相应加长,这个在片场太TM难得等了。
然后昨天我看Cinema5D上那个站长的Varicam 35评测,就是松下最牛逼的那个机器,55000美元一台,他说Varicam 35赶艾丽莎还是差一些,后来他提到Varicam LT的传感器和C300 Mark 2的传感器可能是同一个(确实是C300 mark 2,而不是说的Varicam35,Varicam35和Varicam LT传感器就是一个,这个官方有说明),因为他从来没见过任何2个摄像机在色彩,噪点,宽容度这些方面这么相似,这一点真是很有意思。如果真是同一个,TMD为什么Canon不给个4K 60P.......
另外一个买了小武器的人说了一段话也很有意思,他是被松下邀请去评测的,Varicam LT和小武器对比宽容度那个视频就是他做的。他说Varicam是个奇怪的机器,他看到很多Varicam LT拍的画面很有电影感,也有很多画面很Video,很视频(video look,DV感觉),我对此深表认同。
另一个奇怪的是,这款机器国外的售价比国内贵,16500美元(折合人民币11万多点,而且是基本套装,就没肩抗,没寻像器等),包含2张256G卡的套装价格,27600美元,价格超过Scarlet-w的IO套装。
当然,不管它是不是卖得贵,它都卖得很少,从YouTube和vimeo上很少有Varicam LT的视频就可以看得出来,松下确实是在这个市场落后很久了,不是因为看到它拍的那个女人站在瀑布下的镜头很漂亮,我也不会关注这款机器进而去深入了解它。
以下是Varicam的单帧:
Sony FS7 / 5万左右
这个机器是我这个帖子提到的机器中卖得最多的一款型号,全世界都卖得很好,用的人最多,所以它肯定在它这个价格段,是最实用,最具有性价比的。因为大家对它很了解,我就不多说。
刚刚出了2代,我以为会有惊喜,但是却没发现一个亮点,基本想要的功能一个都没有,都是小打小闹,不痛不痒的改进。
Sony FS5 / 3万左右
我觉得这款是sony最具性价比的一款,这个是真的很性价比,特别是对于那些想买A7系列相机的人,个人觉得这个比相机好很多,特别是RAW,vimeo上有很少的几个视频,7Q+录的,画质真的很好,而且有个视频还提供单帧下载,我下载来调了下,非常好,RAW的流程确实很麻烦,可以直接通过录机出ProRes,这个就不麻烦了,但是便携性又下降了很多,接个录机,好大一坨的,当然,那个录机可以当监视器用。所以说要衡量了,日系就是挤牙膏,不可能全给你 。
这个机器录RAW,从我下载的单帧来看,噪点比较多,即使明亮的环境,也能清晰的看到噪点,不知道是我下载的那几个素材的特例还是普遍现象,我想大概和它基础ISO太高有很大关系。
机内压缩率很大,但是画质还是能接受,并不是一团糟。
FS5 RAW 样帧(奥德赛)
BMD URSA mini 4.6K / 5万左右
这款其实我买过,我一直用合作伙伴的大URSA,那个机器如果拍RAW,画质非常好,但是有2个缺点,一是太重,二是宽容度太差,还有个不痛不痒的缺点,就是太阳黑斑,对着车灯啊这些东西拍也有黑斑。因为我在比较了上述摄像机后和对BMD URSA的良好印象,就下单买了4.6K,拿回来实际拍摄了一个项目,发现有个问题实在不能忍,那就是上广角镜头的时候,仍然有暗角偏品红的现象,注意,是暗角偏品红,不是整体偏品红,也不是暗角偏暗,暗角偏暗这点一般广角镜头都有,只是轻重不同,整体偏品红达芬奇可以很容易纠正。而且,奇怪的是,只有广角镜头有这个问题,我试了2台都有这个问题,并不是特例。
所以,我就把它退了......
还有一点,我个人认为4.6K的色彩科学没有大URSA的好,但是,这一点应该是我调色水平的原因,因为有太多4.6K拍摄的样片看上去质感非常好。 特别是有个意大利的MV,拍得非常好,看得心动不已......
虽然BMD的摄像机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仍然认为它是这一系列摄像机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款,前提是你得有很好的调色水平.........
以下是截取的单帧:
我觉得,不调色,不打光,如果多数项目都是这样的话,日系是最好的选择。
个人推荐Sony FS7,6万左右能拍。
其次是sony FS5 ,但是,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买了一堆佳能头,然后非得要买个转接环才能上到SONY机器上.........
如果调色技术牛X,URSA mini 4.6K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亲,现在它只需要3.5万左右啊,也就是FS5的价格,4.6K的RAW,升格,15档宽容度,尽管毛病不少,但是它便宜啊.......而且它松散的画面仍然很有电影感。
4.6K机内直出的画质赶前面日系的机器差远了,而且稳定性肯定不如日系,这个跟车有点像。
现在,这么多优良的摄像机可供选择,实在没必要再选相机......但是..........但是.......如果你非要选择一款相机来摄像的话..........我推荐1DX mark 2
我用它拍摄过一个项目,4K的画质是很好的,而且各种很实用的功能,比如自动跟焦,触摸屏什么的。
1DX2 的作为单兵摄像机的几个优势:
1.它还是台很牛B的照相机,是世界上最好的照相机之一。
2.4K裁幅,点对点,没有跳采,锐度非常好。
3.双卡,CF,CFAST 2.0
4.4K 60P ,1080 120P(跳采)
5.电池很小,很强,很好看
6.机器做工暴强,拿着很有信心,感觉自己都变帅了不少.....
7.拿着很重,很有成就感.......还可以竖着拍.......
8.触摸屏,很清晰,很亮丽,比A7 S2的那个屏幕好太多,A7S2如果你拍LOG模式加上4K,那个屏幕简直不 能忍。
9.佳能的色彩,直接709出片,不用调色,效果也很好,可以选择各种风格拍摄。 佳能的肤色,比其他相机直出看上去舒服很多。
10.佳能的镜头,你不用搞个很难看的转接环,处女座简直不能忍。
11.自动跟焦.....单兵比较实用.....佳能所有自动头都能用,指哪打哪。
12.13.5档左右的宽容度
13.作为有这么多牛B功能的摄像机,世界上最好的照相机之一,它只卖3.5万左右.....
注意,不是35万,也不是40万,而是3.5万,只要3.5万........亲.....你还在犹豫什么?
接着,我说说它作为摄像机用的几个缺点:
1.略重(相对于5D3,特别是上到桌面轨道后,轨道稳定性变差,上到手持稳定器也很明显,如果你加个蔡司的otus镜头......)
2.4K有转换系数
3.1080P是跳采,锐度不行
4.8 bit 422的压缩率,压缩得厉害了点
5.Mjpeg的编码,稍微老了点,但是没多大关系,只是有点费卡,码率是A7S2 R2的6倍,但是相对于RAW的费卡程度,还好......
6.CF卡录4K只能25P(60P能录几秒钟),如果想持续的录60P,你需要买张比较贵的CFast 2.0,其实对于red ssd ,xqd什么的来说,也是很便宜的。
7.质感:数码感较重,生硬,这点是我的看法,纯属个人看法。
以上纯粹个人看法,抛砖引玉,不对之处,敬请指正,但是希望不要恶语相向。
本来想每个摄像机传一个样片,但是太麻烦了,就算了,可以到YouTube或者vimeo上去看,很清晰,有些还是4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