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8795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3-7-11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3-7-11
|
我是来终结此帖的。
我分三步给你答案。
首先介绍一下答案背景。
本人28周岁,影视动画毕业,3年平面设计,刚转入本行2年,拍摄40余场,微电影2部,涉及婚礼、活动、现场直播、同学会。
涉及设备有 SONY的 MC1000 MC1500 RX10 A5000 NX3
松下 MDH1 MDH2 FZ1000 G6 GH2
佳能 60D 6D 5D2
尼康 D3200 D7100
涉及软件有 AE PR SG PS AI ME CDR EDIUS 3DSMAX MAYA LUMION CYBERLINK家导演套 达芬奇 IMOVIE FCP
其实还隐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因为我觉得在我整理答案的过程中,可以给楼主答案,也可以梳理我长期以后吸收的知识,双赢。
--------------------------------------以上介绍背景仅为答案提供平台-----------------------------------------
第一步——你的处境,你的需求。
前面很多答主都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点,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直接给出的答案,凑巧有命中楼主想法的,很容易产生引导性,我就这个问题展开第一步。
楼主说想建一个视频工作室,但是下文提到的环境应该是一个附属于一个大企业的视频工作小组这样的感觉。也就是刚开始可能就1个人,会尽快扩招,但是应该也就3~4个人,为利于成本考虑,可能也会只有2~3个人。这是我了解到的楼主的询问答案的背景。
然后楼主说出需求,1 多机位定拍。2 活动拍摄。3 少量摆拍。 4 高质量摆拍。5 高速的工作流程(快剪)。
分解一下需求:1.多机位定拍,需要场景布置,白布/灰布/绿布/三灯套/柔光套一组,领夹麦两个,指向性话筒两个,内录一套,两台HD画质机器。
这个需求其实对相机的要求非常低,最低参考价值就是两台手机直接拍即可。
对灯光和录音的要求要高得多,很多培训类活动往往光线不足,以人类的眼睛那么变态的暗光感知当然没问题,以相机的传感器,就比较困难了。另外就是音质的需求,录个响,和能听得懂是两个世界。没有内录,你的音频将含有大量周围吵杂的人声,以我的经验是无法从人声中剥离其他人声的,除非声线差距很大很明显。小型的培训会可能都没有麦克风这种东西,所以廉价的领夹麦将提供更好的保障。最后是指向麦,快剪的时候同期声可以帮助你省时省力,我大概有过5次这样的项目,突然说要去拍个会议记录,达到现场,领导级别太高不可接近,导播台居然说没有办法给我录音(虽然我是不信,明明监听口空着),最后只能依仗同期声了。这个时候如果带一个机头灯简直机智啊,不过5次我都没带……
没声音,再好的戏都出不来。
2.活动拍摄,需要高倍率的变焦镜头24-200基本够用,能保证推到300就是最好,还需要指向性麦克风,内录一套,2~3台HD画质机器,无时间限制的录制能力,视频防抖。
这个需求比较复杂,能保证麦克风和大变焦,在市场上有且仅有的就是摄像机了,新生代的1寸底大变焦其实就是摄像机的轻量化进化版本。重点差别还是在视频防抖,活动拍摄总会有移动镜头的,不管你是追焦还是手持跟拍。即使是RX10这种神机,面对主机位2~3小时不能停的任务也只能红着脸留在了柜子里。(单条视频的录制时间超过30分钟归类为摄像机,需要缴纳额外的销售费用。)
3.4.摆拍,白布/灰布/绿布/三灯套/柔光套一组,一台4K画质机器。
这个需求比较激进,在可重复的拍摄内容上,人们对画质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4K是基础了,哪怕一台HD画质不太高的机器用4K画质缩回HD,依然可以得到一个远高于所谓万元HD画质的效果。灯光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声音则是可选项。我目前没拍过明星类广告,所有的声音都是后配,所以我觉得音质方面是0需求。如果拍摄内容不能保证90%一致性的重现,请至少三机位同步拍摄。我拍过的演员都是拍两次,演出来的也是两次。
5.高速工作流,机内生成文件码流保持在50M以内。
这个需求是刚性的,码流100M的数据流是12.5MB/S,大大提高数据存放成本和剪辑时的硬件性能需求。
当然可以同时生成低码流的机器就没有这种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