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693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11-4-13
精华作者
- 注册时间
- 2011-4-13
|
本帖最后由 burningstar 于 2015-6-24 15:29 编辑
面对4K相机和URSA mini的冲击,国造是否能够竞争获胜,本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讨论一下国造吧~
国造目前产品:
2K raw视频:KINERAW和KINEMINI
4K raw视频:KINE4K
6K raw视频:KINEMAX
且产品不包括配件的最低起价在2万元。
而现在已经一万出头就有4K相机了,即便是2K,也是基本上是超采样的2K。目前1080P 96帧率可以选择有V-LOG的GH4。
A7S,也有14档宽容度S-LOG2+720P 120帧。
所以国造在目前,对于大多数相机视频为基础出身的影视工作者来说是无性价比的。
国造的产品定位尴尬。个人认为国造现在存在几点问题:
1、产品定位
KINE绑定相机镜头卡口,却因为性能并没有比目前GH4和A7S高,反而因为raw的工作流程让很多需要高效率和低存储成本的 用户 望而却步!试问,拍婚礼、小成本广告和纪录片的凭什么买KINERAW?!租用?优势又不突出~~
佳能、尼康相机的视频功能虽然很颓废,一直以来替代品也只有索尼、国造和BMD,各自都有缺陷。
但是目前索尼A7RII已经实现转接佳能镜头防抖和相位自动对焦。
这样就让索尼微单成为万能后背,且超采样4K视频已经干掉佳能、BMD和国造在拉拢佳能和尼康视频用户的能力!
另一方有实力投资拍电影的用户却又不差钱,而更加会选择性能和操作更优势的索尼和佳能的摄影机。
要他们选择国造,恐怕只能是出于感情了。哪怕是BMD也有比国造更高性能,看看最近的BMD新品,BMD已经在技术和硬件层面超越国造!
【补充一下我对raw和压缩编码的看法:目前压缩格式是行业趋势,虽然压缩格式目前有知识产权限制,但是压缩格式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仍然是优势所在。压缩格式拍摄的视频已经上了院线,而且也得到了行业人士认可,类似XAVC、H265格式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远比一成不变的raw更加具备优势,而色位深度、信号格式和宽容度问题,通过压缩格式编码技术不断地提升,也会最终接近无损画质。另一方面储存介质尚未有重大突破也迫使厂商更加注重压缩格式的发展,而对于数量最多的中低端(即非院线制片团队)用户来说,压缩格式比raw来说更值得亲睐,制片成本低,技术门槛低,同时目前绝大多数压缩格式也是满足院线画质要求的,已经完全满足中低端用户的创作需求。】
2、发展路线
国造到底在干什么??
国产品牌一出来就冲着高端市场——电影摄影机。这个市场的技术要求极高,硬件实力要求苛刻,市场竞争大,利润空间小,要求厂商对电影工业有充分了解,而且国内毫无此方面技术和经验沉淀!
而且还期待国造用和目前A7RII和GH4等新一代4K相机还贵的价格走廉价竞争路线???
现在哪怕是全球领先制程的台湾半导体或者美国的半导体产业也无法制造出超越日本摄影机的CMOS。
所以国造的传感器货源十分紧张,而且没有成本优势。(除非拉拢得了三星!)
早期BMD的问题是传感器良品率问题,可见除了日系厂商,其它地区半导体想做高端之前,都有硬件技术缺陷要攻克。
本人不只一次发消息建议国造走相机产品路线了!(实际3年前就这么说过了,当年的形势还没有如今严峻!)。
相机市场是包含普通大众到专业入门影视工作者都有的消费市场。
相机产品技术门槛低、消费群体多,利润潜力远比电影机市场高。
而且国产相机也有不少经验(海鸥和明基),甚至光学上也有此方面技术基础(例如永诺、沈阳一中光学和香港SLR Magic)。
国造放着中低端用户市场不做,偏偏进攻自己能力不足以竞争和技术门槛高的摄影机市场,真是让人十分遗憾和不思其解!
试问走出电影论坛有几个人知道国造?
知名度还不如做小DC的国产品牌!
以视频拍摄为主要特性的相机产品目前是增长最快速的新市场,摄影和摄像一体机是目前市场趋势!包括很多相机老牌都在视频领域寻找突破!注意这里有关于消费品成本和营销问题,个人认为是网络时代可以克服的,只要你产品实用又创新,哪怕就像小米手机一样0知识产权,也能热卖一把,关键还是在产品研发上,是否走出一条正确路线,迎合相机视频用户需求!
虽然大家很喜欢拿BMD和国造比,觉得他们地位相同。
其实BMD的产品路线也是很有问题的。但是BMD的资源比国造雄厚啊,经验也比国造丰富,另外更重要一点是BMD的创新开拓精神比国造要好!
看看BMD的产品,虽然良品率和人体工程学设计简直坑爹,但是BMD出品了摄影机,也出品了微单造型的BMDPC相机,这就是很好的产品尝试战略。虽然PC的销量惨不忍睹,但至少看得出BMD的制造能力、设计能力、硬件实力和最重要的市场开拓能力。PC的失败让BMD只好铁下心做摄影机了,所以才有我们最近看到的BMD新品。
3、竞争优势
现在制造出URSA mini的BMD和众多品牌的4K相机已经大大压缩国造的生存空间,毫不夸张的说,国造再不做成突破,将和日系里面的宾得理光一样边缘化,甚至被淘汰退市!
其实一直本人觉得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无所谓一定得有相机和摄影机这类高精密度的制造业 。
但是国造的出现确实是中国制造业的一线曙光,如果国造就这么憋屈地在激烈竞争中销声匿迹,只能怒其不争!
反观一下制造业水品仅次于日系品牌,手机业界第二霸主的三星。
三星凭借NX1微单开始进入专业视频市场,其光学实力也是可以和日系品牌竞争的。
今后三星如果积极开发4K相机,加之自己也卖4K电视和播放器,那么利润空间是远大于国造的,竞争实力也是超越国造的。
(三星CMOS已经是13档宽容度的水平,把佳能踩在脚下)。
三星的发展其实很有借鉴意义,它从一个冷门的智能相机的嚼头品牌逐步进入专业市场,三星是成功的范例。
NX1是三星从纯消费品牌到专业化产品生产者的转型,这点恰恰和国造需要做的转型的反向例子,但是它一旦成功,将是具备大杀伤力的壮举,要知道三星可是财大气粗,又十分激进主义的企业,别说BMD,今后能与其竞争的也许只有索尼了。
虽然不知道是否为时已晚,但是国造如果不做转型,或者在摄影机的硬件实力上超越目前的BMD URSA mini的创举,那可见其前景是十分危险的。
本人和其它坛友可能也有建设性意见也希望获得国造采纳,但是如果没有革新的动机和需求,那任何建议都是没有价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