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0016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6-5-6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6-5-6
|
本帖最后由 小K老师 于 2018-1-4 09:26 编辑
可能我们的理解不同。CBR技术是优先保证码率而非质量,当画面在静止和运动之间转换时,容易马赛克化。当然了这个技术出现的早,压缩的速度快,兼容性不错,而且传输稳定。VBR是更新的技术,动态分配码率,当画面静止时码率相对低,运动时码率相对高,由此在相同体积下可以得到更好的画质,也不容易马赛克化。
至于电视台用什么编码,广电系统受到播出信号限制,现在能有8兆的地区都是华东一线城市了,中西部还都是2兆的,为了不受VBR峰值影响导致画面可能出现的卡顿,开始使用CBR,这并不是行业标准,也没有什么教材和成文规定,只是大家都在干这个的时候为了解决一些小问题不约而同想到的一些方法,因为确实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后来慢慢的大家都这么做。并不存在说CBR技术是给电视台开发的。如果将来20兆普及了,画质更好的VBR会取而代之。我在之前在一些工作中也确实出现过同码率VBR卡而CBR不卡的,我无法断定是技术问题还是带宽问题,但是技术员分析就是VBR在码率峰值的时候超过了带宽的容量造成了卡顿,我们通过实时监看码率也确实发现VBR的动态变化是很大的,有时候静止画面码率很低,有时候动态画面码率很高高。这是当时的一些解决问题思路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也不是正规理论,但是实践下来是能解决问题。以上是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仅仅从理论上分析,假设CBR25码率得到一个500M的文件,VBR技术目标码率25,最大码率50也得到一个500M的文件,那么基本上可以分析出后者在动态峰值时可以得到50码率,画质必然会高于前者,而大家都是500M大小谁画质更好推断也能推断的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