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来自台湾的电影镜头品牌Bokkelux在Youtbe上传了几段视频,分别是Bokkelux与蔡司CP.2、莱卡Summicron-C、三阳XEEN、施耐德Xenon FF-Prime、佳能CN-E、蔡司UP等镜头之间的测试对比。由于涉及的几个品牌最近在市场都比较火,所以今天分享这段视频给大家,尽可能为大家的选择多一份参考。
在看这段视频之前,大家可以先参与测试的几支镜头相关背景信息(按视频中出现的顺序)。
Bokkelux 50mm:价格约3500美金,最大光孔T2.0,覆盖Vista Vision画幅。
蔡司CP.2 50mm:价格约3990美金,最大光孔T2.1,覆盖全画幅。
莱卡Summicron-C 50mm:价格约14500美金,最大光孔T2.0,成像圈约36mm,非全画幅镜头,可覆盖Red非VV机型以下画幅的摄影机。
三阳XEEN 50mm:价格约2495美金,最大光孔T1.5,覆盖全画幅。
斯耐德Xenon FF-Prime 50mm:价格约3360美金,最大光孔T2.1,覆盖全画幅。
佳能CN-E 50mm:价格约3950美金,最大光孔T1.3,覆盖全画幅。
Zeiss/ARRI UP 50mm:价格约13900美金,最大光孔T1.9,覆盖S35画幅,约33mm。
此次主要测试了这些镜头在T2与T4光孔时的分辨率、炫光、焦外、呼吸效应等性能,这几项性能是影响摄影师用画面讲故事与美学塑造的的重要指标。
所用摄影机: Red Weapon 6K
拍摄格式: 6K HD 6:1, Dragon Color2, Red Gamma 4处理流程
视频时长3分55秒
为了方便大家观看,这里顺便附上魔幻时光的解读。因可能存在主观因素,此处的结果仅供大家参考。
就分辨率方面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莱卡Summicron-C,在此次测试中它拥有最好的分辨率表现,而UP和Bokkelux和也拥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其余几支镜头的分辨率表现似乎则要柔和一些。
炫光表现方面,这几支镜头也拥有截然不同的风格化表现。其中UP和Summicron-C在物理抗炫光层面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CP.2的炫光表现相比UP稍显不受控制一些。
佳能CN-E和Bokkelux在对炫光有所控制的前提下提供了偏风格化的表达,个人比较偏爱。
施耐德 Xenon似乎同时结合了抗炫光与独特的风格化表达,可能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喜欢。
而三阳在炫光方面则似乎不受控制,呈现出极端化的表现。
要成为一支合格的电影镜头,焦内焦外的画面同样重要,这次测试的几支镜头也都有不同的表现。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莱卡Summicron-C和Bokkelux稍微偏古典风格的表现,形状分明而又有层次;施耐德的画面周边与中间差距比较明显,而剩下的几支镜头除了佳能CN-E之外,其他几支镜头的焦外风格都稍微偏现代。
至于呼吸效应这一点在动态视频中可以更直接观察到,此次测试中呼吸效应最明显的是三阳,CP.2、UP紧随其后,佳能CN-E在呼吸效应方面也有所控制,而斯耐德、Bokkelux、Summicron-C的呼吸效应则非常轻微,当然所有这些特点你自己看视频会有更直观的理解,原视频请点击阅读原文。
PS:关于电影镜头,我一直都认为
是有所谓的“玄学”成分在里面的,
但所有的玄学特征都能用科学来解释,比如轻微的色彩、分辨率、焦点变化、立体感等表现,只不过有时候你不了解而已。这次测试又看到了更多的镜头,也再一次理解了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差异,而任何一个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是某种电影画面塑造不可缺少的元素。虽然这些镜头的价格千差万别,但本文无意引起器材党们的口水战,但愿能帮助大家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尽量去了解镜头的性格,利自己手中的武器,拍好自己的片。详情请
阅读原文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历史消息
优质影视技术资讯,欢迎关注魔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