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22999|回复: 33

[Sony] 我用的是A7S2,最近想入手一台外录机,但就是不知道提升空间有多大,求外录机的素材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发表于 2017-3-1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器材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器材帖类别: 器材选择求助
器材型号: A7S2
希望手上有外录机的朋友,能分享一些素材看看,最好是有相同时间地点,用内录拍摄的素材,对比一下差距,值不值得入手。另外也希望比较熟悉外录机的朋友推荐一下,哪个品牌画质更好?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发表于 2017-3-1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S2好像是8bit的,如果这样区别还是有的,但是也不可能大到你拿肉眼一眼就能看出的程度。反正我用的BMD的那个录机(当时没钱上shogun),并没有比FS5内录4K(8bit420)强到一眼能看出来。放到400%调色对比有一丝丝区别。一丝丝。一般也就是物体的边缘,和暗部的一点点区别,毕竟一个是420一个422但是在监视器上100%静帧对比你都很难看出来。前几个月甚至想上shogunRAW试试看,但是考虑到还要升级电脑,一共得花三四万,这点钱来提升画质我还没到那个境界。对于多数5-8万以内的片子,我认为RAW所带来的受益是负值。自己玩另说。

点评

我希望看看这样的素材有多耐操而已,肉眼肯定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一套LUT,8bit的420就原形毕露了。我很想知道422在调色层面上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但是要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拍摄才比较得出来。 有谁有录机可以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09:28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吃瓜群众 于 2017-3-17 09:50 编辑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7-3-17 09:20
S2好像是8bit的,如果这样区别还是有的,但是也不可能大到你拿肉眼一眼就能看出的程度。反正我用的BMD的那 ...

我希望看看这样的素材有多耐操而已,肉眼肯定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一套LUT,8bit的420就原形毕露了。我很想知道422在调色层面上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但是要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拍摄才比较得出来,重点是那些容易出现断层的地方,比如天空、面部等渐变多的地方。比如下图:
QQ截图20170317094435.jpg


我一直搞不清楚这种断层,究竟是8bit的原因多点,还是420的原因多一点。
升级到prores4:2:2究竟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5

主题

154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6-3
发表于 2017-3-1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通过外录提升画质的钱可以省下了,至少在S2上不怎么奏效,还是调色上不单套lut,细致调来的实际点

点评

实际上即使不套LUT,提了饱和度,断层就会出现。我在调色手段上做了很多尝试,至今找不到解决方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7:02

2

主题

42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12-14
发表于 2017-3-1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录机只是一次转码而已,8bit 420转10bit422,除非录机和索尼有协议,支持10位输出,否则不会有多大提升。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4

主题

47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10-27
发表于 2017-3-1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哦大具 于 2017-3-17 13:24 编辑

A7S2输出是4:2:0的,录机录了4:2:2信号也是假信号,当然FS5raw信号输出就不同了

点评

可以输出422,至少码率高出很多,但是10bit是假的这个我倒不质疑。 总而言之,画面质量肯定有所提升,问题是提升了多少,我不知道, 所以求素材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7:08
另一个说法是,8bit无法升10bit,但422还是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7:03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28

主题

752

帖子

3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0-5-31
发表于 2017-3-1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作用,让笔记本能随时随地粗剪素材。

点评

其实高速SD卡的速度完全可以进行粗剪了,何况即使是整卡拷到笔记本也花不了多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7:06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7-3-1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7-3-17 17:57 编辑

放弃吧。a7s2线路输出的8bit,录机再牛也没人任何卵用。

点评

麻烦以后不懂的话不要乱说了,以免新人看到被误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7:42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28

主题

752

帖子

3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0-5-31
发表于 2017-3-1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a7s2 6500 6300都是8位422的。不过8位太差。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JoooooDR 发表于 2017-3-17 11:03
我觉得这个通过外录提升画质的钱可以省下了,至少在S2上不怎么奏效,还是调色上不单套lut,细致调来的实际 ...

实际上即使不套LUT,提了饱和度,断层就会出现。我在调色手段上做了很多尝试,至今找不到解决方案。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大具 发表于 2017-3-17 13:23
A7S2输出是4:2:0的,录机录了4:2:2信号也是假信号,当然FS5raw信号输出就不同了

另一个说法是,8bit无法升10bit,但422还是有的。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xpeemail 发表于 2017-3-17 13:24
最大作用,让笔记本能随时随地粗剪素材。

其实高速SD卡的速度完全可以进行粗剪了,何况即使是整卡拷到笔记本也花不了多久。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大具 发表于 2017-3-17 13:23
A7S2输出是4:2:0的,录机录了4:2:2信号也是假信号,当然FS5raw信号输出就不同了

可以输出422,至少码率高出很多,但是10bit是假的这个我倒不质疑。
总而言之,画面质量肯定有所提升,问题是提升了多少,我不知道,
所以求素材啊。

点评

我来回答一下,外录对于后期调色有提升,如果不调色的话,正常观看差距很小很小。 我之前帮朋友调色的时候接触过几段8bit 422 Apple ProRes编码的素材,素材是晚上(因为需要高感拍摄) 用吸管做选区的时候效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7:47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7-3-1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7-3-17 17:02
实际上即使不套LUT,提了饱和度,断层就会出现。我在调色手段上做了很多尝试,至今找不到解决方案。

那你传个素材来看看。我看看断层能控制吗

点评

http://pan.baidu.com/s/1pK7Zngn 前辈试试看,多多指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8:44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35

主题

852

帖子

26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3-11
发表于 2017-3-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7-3-17 14:51
放弃吧。a7s2线路输出的420,录机再牛也没人任何卵用。


麻烦以后不懂的话不要乱说了,以免新人看到被误导。

35

主题

852

帖子

26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3-11
发表于 2017-3-17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弗茵 于 2017-3-17 18:03 编辑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7-3-17 17:08
可以输出422,至少码率高出很多,但是10bit是假的这个我倒不质疑。
总而言之,画面质量肯定有所提升,问 ...

我来回答一下,外录对于后期调色有提升,如果不调色的话,正常观看差距很小很小。

我之前帮朋友调色的时候接触过几段8bit 422 Apple ProRes编码的a7s素材,素材是晚上(因为需要高感拍摄)
用吸管做选区的时候效果是很明显的,和420一眼就能看出差别,422的素材选取时的颗粒明显小很多(细腻程度高)。而且Apple ProRes编码的码流比较高,所以对画质提升也有一点帮助。拍摄的素材是夜景,有黄色路灯照着,导致画面被染上一层黄色,但是依旧很容易可以选出画面里的部分颜色(蓝色 白色 红色),单独矫正/调色。如果是机内直出的420的话,选区边缘羽化得加很多才能勉强调节,甚至还需要用遮罩跟踪,这样的话操作性(难度)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了。
还有比如422的素材(相比较420)可以更经得起很折腾,上周帮朋友ursr拍的独立电影调色,其中有一段操作失误曝光严重不足,直方图数据只停留在0-20这个区域,但是硬拉上来修复一下,然后调色(将0-20的数据拉伸到0-70左右,再做各种选区分层调色)、降噪后也依然可以使用,如果换成420的素材这样的操作想都不用想……

个人感觉10bit 8bit 对于调色来说有提升(色彩丰富程度高,也有益于选区),不过是锦上添花的。420提升到422才是对调色有质的提升。




点评

您这最后一句解答了我的疑问,看来花几千块也还是应该的。 不知道哪个品牌和型号比较适用?我目前看上的是阿童木的刺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8:51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7-3-1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弗茵 发表于 2017-3-17 17:42
麻烦以后不懂的话不要乱说了,以免新人看到被误导。

记错了。是8bit。抱歉。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吃瓜群众 于 2017-3-17 19:10 编辑
xierui117 发表于 2017-3-17 17:20
那你传个素材来看看。我看看断层能控制吗

http://pan.baidu.com/s/1pK7Zngn

前辈试试看,多多指教,饱和度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很难控制。我倾尽全力只能做到这样了。
微信截图_20170317190950.jpg

点评

我来说一下你这段素材的问题。 稍等,我在码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9:00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弗茵 发表于 2017-3-17 17:47
我来回答一下,外录对于后期调色有提升,如果不调色的话,正常观看差距很小很小。

我之前帮朋友调色的 ...

您这最后一句解答了我的疑问,看来花几千块也还是应该的。
不知道哪个品牌和型号比较适用?我目前看上的是阿童木的刺客

点评

我调那个就是阿童木刺客,当时卖1万,现在降价了卖7千。  发表于 2017-3-17 18:52

35

主题

852

帖子

26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3-11
发表于 2017-3-1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弗茵 于 2017-3-21 18:52 编辑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7-3-17 18:44
http://pan.baidu.com/s/1pK7Zngn

前辈试试看,多多指教,饱和度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很难控制。

我来说一下你这段素材的问题。

首先我个人反对机内录制“向右曝光”。
微单log经常和断层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认为这是视频采样的问题,不否认的确很大的原因在这里,但是错误的拍摄方式绝对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首先“越向右 数据越少”人眼对暗光明感,对高光不敏感,所以视频采样压缩的时候,优先压缩的是高光区域,越到高光压缩越严重,而且这种压缩是成倍级的增加的。
同时因为过曝,导致越到高光色彩越少,后期增加饱和度的话又更容易出现断层和斑块(8bit的劣势进一步被放大)。
所以为了贪图减少噪点,过分向右曝光反而会把素材的调色空间弄的更糟。

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s-log的宽容度问题,首先用s-log肯定是因为可以提升宽容度,但是s-log想要发挥出效果,就得尽可能让素材的曝光均匀的铺在直方图上,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宽容度效果。
因为无论是过曝,还是欠曝,都会减少s-log的宽容度。不理想的操作会导致这个素材违背使用者本来的意愿。

我个人主张处理log就得用更精细一些的流程,首先是拍摄时曝光要尽量接近正常曝光,向右曝光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一味的向右曝光,可以根据拍摄场适当的过曝一些。
后期处理时先降噪,再调色。降噪插件推荐Neat Video,可以安装在达芬奇里可以在调色的同时降噪,这样效果最好。
(pr fcpx等剪辑软件也可以安装,只是操作起来效果不如达芬奇。)
因为达芬奇里很容易给明度做出筛选,单独对暗部进行降噪,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降噪时建议关闭空域降噪,使用时域降噪,这样保留的细节更多。
最佳的处理方式是:
达芬奇剪辑降噪调色一步到位输出成片。
其次是 剪辑软件(xml)→达芬奇降噪调色(xml)→剪辑软件输出成片。
再其次是 剪辑软件(xml)→达芬奇调色(xml)→剪辑软件降噪,输出成片。

如果拍摄场合不需要太高的宽容度,我个人建议s-log2,或者cine2曲线 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点评

感谢你的指点! 玩微单LOG素材,我感觉Neat Video和Cosmo这俩插件根本离不开了,几乎每个镜头必用,机器不够牛就只能牺牲速度和流畅性换效果了,虽然不大会精细的调,这插件的教程太少,很多东西看不懂,所幸这个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19:25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吃瓜群众 于 2017-3-17 19:58 编辑
弗茵 发表于 2017-3-17 19:00
我来说一下你这段素材的问题。

首先我个人反对机内录制“向右曝光”。

感谢你的指点!
玩微单LOG素材,我感觉Neat Video和Cosmo这俩插件根本离不开了,几乎每个镜头必用,机器不够牛就只能牺牲速度和流畅性换效果了,虽然不大会精细的调,这插件的教程太少,很多东西看不懂,所幸这个插件也还不算太复杂。

其实我对于S-LOG做过很多的尝试,在不同的场景,用各种曝光档拍回来仔细比较,期望寻求最合适的曝光值,我发现不能一味的向右曝光,曝得太狠,只能把直方图中间往右偏一些是最好的,直方图的中心还是要保留一些暗部。我还发现,手动调节PP自定义的饱和度稍微高一点,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提高饱和度出现断层的问题。

但始终是折腾,搞得我都没什么心力了,我本以为各种电影、美剧的效果有多难调,后来搜集了很多各种大机器的素材玩过,看到这些好素材才知道,其实很轻松就可以出效果,很多时候简单的过一遍一级调色,再套个film风格的LUT随便调整一下就非常精彩。这才知道我调自己的微单素材有多么的费劲,多么的麻烦,多么的难出效果,这才想着干脆买个外录机算了。 微信截图_20170317193307.jpg
微信截图_20170317195751.jpg
我这组镜头里,这个曝光是最合适的,噪点控制也很好。

点评

试了素材,断层确实比较严重,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也不建议提太高饱和度,整场饱和度低点不那么明显。 电影、美剧 素材好,很大程度有 灯光 美术 的原因。RED、ARRI 你随便街上乱拍,一样很难调非常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20:13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7-3-17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7-3-17 19:25
感谢你的指点!
玩微单LOG素材,我感觉Neat Video和Cosmo这俩插件根本离不开了,几乎每个镜头必用,机器 ...

试了素材,断层确实比较严重,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也不建议提太高饱和度,整场饱和度低点不那么明显。

电影、美剧 素材好,很大程度有 灯光 美术 的原因。RED、ARRI 你随便街上乱拍,一样很难调非常好。

点评

我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是,把面部单独选出来猛降噪,然后再给点点锐化,加点颗粒,把背景色饱和度降低,就可以突出皮肤的颜色,这样不必整个画面提高饱和度,也有不错的色彩感。但也是权宜之计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7 20:20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7-3-17 20:13
试了素材,断层确实比较严重,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也不建议提太高饱和度,整场饱和度低点不那么明显。
...

我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是,把面部单独选出来猛降噪,然后再给点点锐化,加点颗粒,把背景色饱和度降低,就可以突出皮肤的颜色,这样不必整个画面提高饱和度,也有不错的色彩感。但也是权宜之计了。

10

主题

13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12-5
发表于 2017-4-24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样问题,微单这素材感觉很薄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8-4 0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