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389
- 阅读权限
- 60
- 公司
- 绝世电影工作室
- 自我介绍
- 只做自己喜欢的事随性而活!
- 注册时间
- 2013-4-2
认证会员
导演
- 注册时间
- 2013-4-2
|
刚刚浏览了几个关于录音的帖子,有的咨询设备有的咨询效果。本人工作中也一直在接触录音工作,从录音棚到室外同期声,或者家里简单的人声录制。在这里帮新手普及一下录音的知识,免得日后工作给自己带来麻烦少闹笑话。
先说说设备,其实品牌很多各有所爱。咱论坛的二手里面挺多的,我觉得都可以没什么问题。只要机器本身没有故障拍摄微电影或者电影都可以用,毕竟人声只是电影中的一部分,还有环境音,音乐,特效音,拟音等等。所以根据个人的经济实力自由选择。在这里有几个指标是必须要符合的,哪么你选的是一个录音笔。第一是要支持电容麦的供电。第二能够手动调节电平。第三能够录制无损的WAV。当然了这三点能满足了就可以简单的录制同期声人声了。如果要环境音等等就还需要多轨同时录音。一般的录音机最少也能录制立体声2轨,更多的设备都支持4轨以上这就方便了我们同时采集人声和环境音。毕竟声音本身要想同步也是很重要的。
录音机谈完了,说说MIC。麦克风有几种不同的指向性首先谈谈心形指向。所谓心形指向就是一个桃心倒过来尖向上就是录音指向的方向。桃心的凹陷处就是MIC的中心点,我们能看出离中心点越远的边缘线就等于收入更多的声音,也就是说桃心尖部是指向的地方收音音量最大。而MIC的背面桃心凹陷部分几乎为零时录不进声音的。还有超心形指向就是拉长了的心形,多用于采访的枪式MIC,正对方的声音录下来了,两侧都会很弱更别提后面了。还有全指向基本接近圆形,这样的MIC会用于不特定指向的场合,如录制两个人对话,或者领夹采访MIC。全指向MIC对信噪比要求比较高,也就是说MIC必须里音源很近来提高信噪比。如果我们是录制微电影的同期声,我们应该选择心形指向的这样兼顾了方向性也提高了信噪比。如果是室内我们配音就应该选择大振膜的电容麦,这样声音信号更加的厚重,动态范围更加宽广。具体什么样的MIC知道了,剩下的就是看兜里的银子了,有钱就选择大厂大牌,没钱就选择便宜的。总之独立供电电容麦的好过动圈麦(一定要衡量价格啊)。
防风,有些新手室外没有做防风处理结果呼呼呼的风声全毁了。防风最简单的就是MIC自带的海绵,高端的是防风罩。根据银子和要求自己选购。
线缆,MIC都是两路的线缆,但为了屏蔽掉干扰,我们推荐选择平衡线缆。当然线缆粗细品质和价格成正比自己掂量吧。那种细细的小黑线一个3.5插头的形式的MIC效果能好到哪里必然是有限的。
挑杆,现在大家都是使用专业挑杆了,我很久以前用一个铝合金的挑衣服杆都行,根本没什么要求。越轻越好,越长越好。当然挑杆上的MIC防震架也是必须的。这个不能太糊弄,不然手和挑杆的摩擦,以及线缆和杆的碰撞,或者风吹到挑杆上的震动都会录进去。

下面说说软件了,设备再好如果没有设置好恐怕也是白费,就如同电容麦没有打开录音机的供电一样。喂怎么没信号呀?
先说说几个技术指标:
第一是格式,声音和视频一样要存储就要有相应的格式来规范它们让不同的地方交换使用编辑等。声音也有,例如MP3和WAV就是最常见的。同样有了格式还存在编码和振幅,就如同视频的码流和动态范围。我们尽量选择高的技术指标这样方便后期的处理,例如我们振幅可以选择48KHz 格式WAV PCM编码 16bit 等等。如果说就是微电影其实也没必要选择太高毕竟后期处理音频对于微电影来说比较奢侈了。够用就好了,信噪比的高低相对来说更加的重要。
如果说是很安静的环境说实话自动电平就行。但如果有环境噪音自动可不靠谱。这时就需要我们手动调节,通过观察电平指示来完成。仔细的人会发现电平指示是负数来显示的,最高是0向下是负数。0我们可以理解成设备能接受的最高值,最低值根据设备的灵敏度各有不同。我们可以先让演员说几句话,看看电平,如果离0很远可以调高电平,直到离0到三分之二处或者高一点。这个地方是比较保守的设置,即使演员表演中又激动的大声部分也不至于超出极限。这时我们就尽量把MIC离演员近一些,当然不能低于20~30厘米,不然哈气声太重了。就如同微距和特写的区别。
声音录制好了,听一听,哎呀妈的怎么干巴巴的清晰度让人不适应。有时还有一些噪音在背景中隐隐作怪。更搞笑的是我们发现MIC没对正结果感觉声音是从旁边发出来的,当然不出意外的话人声只有一个声道另一个音箱没有人声。这时我们就需要后期音频处理了。
后期处理,处理的软件各有千秋随你喜爱。我们只谈需要弄些什么?
首先要把那搞笑的单声道变成立体声,也就是说两个音箱都要有人声。这时候弄不好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下面要说的。
其次是声向问题,简单理解就是声音的指向性。你会发现人声不是从中间出来的,可看电影时无论几个声道的影院主人公的声音都是荧幕后面发出的。其实荧幕后面不一定有音箱这只是声向的问题。我们要把人声的位置调整到中间。当然有些时候不这么做有他们的用意。
第三点就是要做一下均衡调整。为什么要调整呢?由于我们的MIC离演员的距离问题,或者就是硬件设备的设计制造问题,我们听到的声音都会干巴巴没有磁性。而电影中的人声该死的太迷人了,尤其是那些老演员声音浑厚富有磁性,例如《星际穿越》中的马修麦康纳声音太浑厚了太男人了。其实这里可以通过调节均衡器来模拟实现。当然好莱坞的电影人声录制设备不同所以和咱们的必然不同,但咱们尽量抄袭吧。
第四点就是可以简单的搞一搞降噪了,软件降噪怎么搞百度吧。
后说点诚恳的,设备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使用者那不过是一对金属不可能录制出美妙的声音。上面说的都只是针对初学者兜里银子不多的小工作室,如果您是大公司牛逼了,各种电子管的玩意弄吧。只有更烧没有最烧。本人就是谈的经验具体什么专业的东西弄的不准确或者是跑题了请指教。大家共勉。
我没推荐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硬件主要是太多了,从罗兰森海塞尔舒尔索尼ZOOM等到得胜太多了。只要是买对了就可以。世界上还有很多超级烧包的东西我也是紧紧限于见过或者听过。总之没钱不研究了。
祝大家能有一个好声音给影片增添新的艺术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