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2021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4-7-10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4-7-10
|
想深挖这个片子的话,正常的观看是看不出什么的,试着把它拖到剪辑软件里,一帧一帧的看,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我很喜欢这个短片,也花了一段时间去研究它,并且自己也试着拍了一个类似的,但是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持有设备有限,片子的质量很一般。 下面分享下对这部短片的个人拙见,希望与大家多多交流。
1 ,前期“有预谋”的拍摄才能给后期剪辑留下更多的创作空间。
片子中大量相似运动的摇镜头和移镜头,并不是作者随手而为,而是他对后期剪出的片子有一个大致的效果预判之后,特意的在拍摄中多注意镜头的运动,20天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在这些素材中挑选出连贯的进行剪切,这就要考验作者的剪辑能力了。所以这部片子不是单一的摄影师或者剪辑师能做出来的,两者必须都会都精,才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2,相似镜头,连贯镜头
片中有好多看着相似的镜头和运动轨迹非常连贯的镜头。这些都是要在前期拍摄的时候注意的。并且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剪切点和镜头运动速度的把控也要恰到好处才能做到很连贯。
3,镜头速度
镜头速度是在这个短片中让两个镜头看似很连贯的最重要因素。仔细看,你会发现片中的大部分镜头中都会有三个变速过程,都是是切入部分快,中间慢,切出部分再次加速。 这样一来,第一个镜头切出部分和第二个镜头的切入部分在镜头速度上就会连接起来,就会觉得比较连贯,如果是直接剪切就会显得很硬。特别说明的是,拍摄的时候也要选择高帧速率的拍摄,这样降到足够慢才不会有卡顿现象。
4,加帧
放在剪辑软件里逐帧看你就会发现,很多两个镜头之间会加一个非常短的画面(有的只有一帧),个人认为这个是作者为了配合配乐的节奏和整个片子的节奏而特意加上去的,因为每个加帧的画面都出现在配乐的鼓点,如果使用正常的剪切就不能让画面和配乐的节奏保持一致,不能更好的引起观者的感官共鸣。
5,声音
配乐、音效、独白。 很难想象一个摄影师能把声音运用的这么炉火纯青。
这个配乐是 Ludovico Einaudi的《Experience》,原版音乐的节奏感并没有这么强,片子的作者特意的把一些自然音效和配乐的节奏点相重合,这样整个片子的节奏就上去了。
片头部分,女声的独白,有木有一种空灵和西域的感觉,有了这个,整个片子的基调也变得更加文艺。
整个片子的音效我觉得作者应该是交给专业的音效制作团队录制的,不然效果不会这么好。
总之,就像楼上各位说的,这个片子确实不是急着去模仿就能模仿来的,而是自己拍的多了,做的多了,慢慢的风格就出来了,然后再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肯定也能做出不错的作品。
上面是我对这个片子的一些见解,肯定也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
下面是我看完这部作品后拍的一个小短片,当时还是学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 ... tml?from=s1.8-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