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31800|回复: 67

[摄影] 通俗详解什么是正确曝光?

[复制链接]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6-1-1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太多人,连最最基础的曝光常识都不懂,就接活,真是对行业呵呵。

一、常规有 两种思路和标准。
1.让现场拍摄的画面,基本符合眼睛见到的的当时场景的亮度还原。所见即所得。这里涉及到几个观测物,人眼看到现场真实景物的画面,拍摄得到的画面。
再假定最终的显示画面的介质,能显示的画面明暗层次是0-100,最暗的像素点的明度表现为0,最亮的像素点的明度表现为100。(这是斑马纹,直方图,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惯例上以 18%灰 为基准,即认为 人眼看到现场真实的 18%灰卡(或者是 和灰卡明度)的画面,对应 最终画面里该物体 还原成50亮度。
即 拍18%灰卡,通过iso光圈快门 设置,最终图像里这个灰卡是 50亮度的灰。即认为是通常意义上正确曝光。


2.再此基础上,假定我不需要所见即所得。我希望我拍下的 18%灰,是在最终画面里显示成亮度60。所以你通过开大一点光圈,得到了我预想亮度的画面。在这个意义上这也是正确曝光,即所想即所得。

二。在所想即所得的判断标准下,再论。
真实世界光线变化万千,明暗对比变化也非常大。有时是超过机器的表现能力的(宽容度)。
比方说 18%灰卡 旁边有一张白纸(并且单独有一盏灯直射)。假定灰卡亮度是50,白纸则是2000。我们能看到真实世界50到2000的亮度层次,但是机器拍不到这么多层次。按照基础曝光的画面将是,灰卡在最终画面里是50,白纸是100,100到2000的层次过渡信息是被挤压丢失的。即1000的像素在最终画面里是100,2000像素在最终画面里也是100。

这时我们希望在画面里保留1900-2000的层次过渡(在最终画面留下高光细节),即把我希望1900-2000对应到0-100里。通过调整iso光圈快门,拍到2000对应最终画面100,1950对应50的画面。此时18%灰卡在画面里表现为0亮度(即漆黑一片),和眼睛看到的区别非常大,但是这个画面符合原先预定的1900-2000对应到0-100里目标,这也是正确曝光。

再说向右曝光。通常在保留层次的前提下,把画面拍得比较偏亮(和所见即所得相比),后期再把画面调暗,噪波是更少的。

假定还是拍摄18%灰卡,把18%灰卡拍成50亮度是画面A,把18%灰卡拍成95亮度是画面B,再把画面B后期调整成18%灰卡为50得到画面C。通常 画面C的噪波 比 画面A 少。注意这个一定要针对特定机器(每个机器不同)前期做测试实验,做噪波 层次 色彩多方面对比这几个画面。

33

主题

19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8-14
发表于 2016-1-1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对向右曝光的理解,也不是很懂,有错误还请多多指正。
    个人认为向右曝光应该主要是为了得到更丰富的层次,如下图,最亮的部分拥有最精细的亮度分布,2048级占了12bit=4096级的一半,在这个亮度范围的区域的画面是拥有最细腻的层次感,所以尽量让画面整体的亮度贴近这个范围,另一个优点是能利用更低的iso,所以拉回来的时候噪点更少。但是我不建议每次都把ISO往低拉,因为iso会影响机器的18灰上下的宽容度,我们需要评估我们拍摄的画面是需要高亮度的范围多一点,还是低亮度的范围多一点。
         举个例子,如果我需要一个夜晚而且比较有层次的画面,首先我用参考图 的iso160让偏黑的地方宽容度更高,在想办法把灯打亮让画面靠近机器拥有2048亮级的区域(不考虑灯光带来的影子等等)拍摄,后期再将画面调到夜晚的正常亮度,是否能到一个比较好层次的夜晚画面?两个参考图如下 1.jpg 2.jpg

点评

你到表述是逻辑不清的。 首先你要说清楚,什么是更丰富的层次。 再者你说的画面,是拍摄的素材,还是最终呈现的画面。只要现场景物的信息 容纳进 素材,层次分布是随便你后期调整的,随便你积压到哪些层次区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9 23:07
向右曝光 的意思是,直方图尽可能顶到右边,即把画面中最亮到物体,拍成尽可能接近100,但又刚好不超过100。 比方说 第一个镜头里最亮到物体是 18%灰卡,按照向右曝光思路,设置iso光圈快门,得到到最终画面 18%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9 22:53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克里斯托弗超超 发表于 2016-1-19 20:32
个人对向右曝光的理解,也不是很懂,有错误还请多多指正。
    个人认为向右曝光应该主要是为了得 ...

向右曝光 的意思是,直方图尽可能顶到右边,即把画面中最亮到物体,拍成尽可能接近100,但又刚好不超过100。
比方说 第一个镜头里最亮到物体是 18%灰卡,按照向右曝光思路,设置iso光圈快门,得到到最终画面 18%灰卡呈现99亮度。
比方说 另一个镜头里最亮到物体是一张白纸,里面同时有一个18%灰卡。按照向右曝光思路(即让白纸在画面里接近100),设置iso光圈快门,得到最终画面白纸是呈现99亮度,18%灰卡呈现30亮度(假设光照不均匀)。
明白了吗?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6-1-19 23:42 编辑
克里斯托弗超超 发表于 2016-1-19 20:32
个人对向右曝光的理解,也不是很懂,有错误还请多多指正。
    个人认为向右曝光应该主要是为了得 ...

你到表述是逻辑不清的。
首先你要说清楚,什么是更丰富的层次。

再者你说的画面,是拍摄的素材,还是最终呈现的画面。只要现场景物的信息 容纳进 素材,层次分布是随便你后期调整的,随便你积压到哪些层次区域。并且你后面到ei分布图,也说明通过ie调整,可以挤压画面层次往哪里走。

另ie和iso是不同的,不要混淆。

你举的例子,我大概能理解,但是你的表述错了。
首先你要说清楚,景物的真实实际对比度,你的大概意思是 暗部(以18%的景物参考)有很大反差,即(以最终画面有0-100来讨论)暗部有50、10、-10等等亮度的景物。也就是说暗部超过机器的宽容度范围了。但是你想得到的画面,希望-10的景物在画面里是有细节的。

为了达到目标。
一种方法是你可以把暗部-10的景物打上灯光,使它的亮度从-10变成15。这样你就可以拍到这个景物的细节了。

另外一种方法是调整iso光圈快门,增加曝光,将-10亮度(以18%灰标准对比)的物体,拍成15的亮度。

至于层次,只要素材保留了景物的细节,你可以在后期挤压层次分布,和向右曝光无关。向右曝光 只是为了更好的信噪比。

再说一个复杂情况,实际场景里有-10亮度的景物,也有80、85、95亮度的景物。如果只调整iso光圈快门来,使-10亮度(以18%灰标准对比)的物体,拍成10的亮度。那么相对最终画面80、85、95的景物,变成了100、105、115亮度,部分已经超过最终画面0-100亮度范围。结果就80、85、95亮度的景物,在最终画面里变成了100、100、100,没有了变化过渡层次,细节丢失了。但是这符合原定目标,将-10亮度的景物拍成10亮度,这也是第二种思路的正确曝光(所想即所得),但是画面是牺牲掉一些高光细节的。

10

主题

76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3-11
发表于 2016-1-19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灰卡干嘛 又不是拍照
一个示波器不就全搞定了

点评

可以。但是18%灰,是真实场景里中灰物体的标准参考。真实场景,最终成像,是两件事,不要混淆来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9 23:27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6-1-19 23:52 编辑
awangs 发表于 2016-1-19 23:21
拍灰卡干嘛 又不是拍照
一个示波器不就全搞定了

示波器无法告诉你,什么东西是真实场景里的标准中灰。
18%灰,是真实场景里中灰亮度物体的标准参考。


如果需要按照第一种曝光思路(所见即所得),是需要有真实标准中灰参考的。真实场景,最终成像,是两件事,不要混淆来谈。


根据第二种曝光思路。可以不用18%灰参考,思考设定 场景里某物还原成示波器里某个亮度 的目标就行。比方说目标是 不管现场光线亮度什么情况,只要保证肤色主要在60亮度,这也就是第二种曝光思路(所想即所得)。


10

主题

76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3-11
发表于 2016-1-2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主要看示波器来 保证女人是60-65左右 男人55-60

点评

70-80的情况 也不少!特别是婚庆电影......  发表于 2016-1-20 10:40

33

主题

19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8-14
发表于 2016-1-20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层次基本意思就是颜色分级的更加细腻化  第一个图就是一个12bit传感器的分布,比如图里不是5档吗,如果最黑是0,最白是1,那么这5档就是0.2   0.4   0.6  0.8  1.0的亮度值。 从0到0.2的亮度范围可以平均分层128份  同理 0.8到1.0的亮度范围却可以分成2046份,  所以明显亮度的分级在0.8到1.0看起来过度层次更加顺滑,将画面向右曝光让其大部分范围贴近0.8-1的亮度之间得到的亮度分布 比0-0.2之间看起来顺滑,细腻。我猜这是使用向右曝光的主要原因。
参考了这篇文章 讲向又曝光的 http://academy.fengniao.com/152/1522528.html

点评

你可以后期挤压,只要信息在素材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0 01:19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6-1-22 16:20 编辑
克里斯托弗超超 发表于 2016-1-20 00:10
我说的层次基本意思就是颜色分级的更加细腻化  第一个图就是一个12bit传感器的分布,比如图里不是5档吗,如 ...

嗯。看了转帖,数码coms线性数据转对数编码的问题,向右曝光确实能使素材保留更多过渡细节。

120

主题

3690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为哈尔滨做一份贡献。梦想成为独立电影人!

注册时间
2012-10-10
发表于 2016-1-20 0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留记号

0

主题

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11-13
发表于 2016-1-2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MARK

0

主题

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2-3
发表于 2016-1-20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基础知识

95

主题

195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3-9-16
发表于 2016-1-20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9

主题

7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调色新手

注册时间
2015-10-20
发表于 2016-1-2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4

主题

5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1-28
发表于 2016-1-22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喜欢这样的帖子,火花四溅

20

主题

29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1-20
发表于 2016-1-24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4

主题

37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9
发表于 2016-1-24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看不懂,太理论了。当今社会辅助工具太多,貌似懂这些的人不多了。

点评

屏幕上非常不准的,看屏幕曝光,等于是外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7 17:15

13

主题

6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3-1-21
发表于 2016-1-2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下来了

5

主题

2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1-21
发表于 2016-1-27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看不懂啊

2

主题

1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3-3-26
发表于 2016-1-2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棒棒的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qin10707 发表于 2016-1-24 10:36
完全看不懂,太理论了。当今社会辅助工具太多,貌似懂这些的人不多了。

屏幕上非常不准的,看屏幕曝光,等于是外行。

4

主题

37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9
发表于 2016-1-2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内行大师....我说的是辅助工具,如测光表。

点评

测光表,也要和机器宽容度,高感,色彩响应。孤立用测光表是不行的,现在机器型号这么多,各方面的色彩表现情况差别很大。以前胶片就那么几款,而且配有详细的色彩响应说明文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7 20:20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6-1-27 23:39 编辑
qin10707 发表于 2016-1-27 17:59
抱歉,内行大师....我说的是辅助工具,如测光表。

测光表,也要配合这个基本思路来决策 曝光 和 布光。你这么说,很明显你是外行,你连测光表都没用过吧?

点评

是的,又被你猜到了。我真是外行。内行大师,你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8 09:34

4

主题

37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9
发表于 2016-1-28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1-27 20:20
测光表,也要配合这个基本思路来决策 曝光 和 布光。你这么说,很明显你是外行,你连测光表都没用过吧?
...

是的,又被你猜到了。我真是外行。内行大师,你好。

点评

理论知道这么多,用到作品中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8 09:35

4

主题

37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9
发表于 2016-1-2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qin10707 发表于 2016-1-28 09:34
是的,又被你猜到了。我真是外行。内行大师,你好。

理论知道这么多,用到作品中了吗?

点评

本来不想跟垃圾人耗费口舌,但是实在不想看踏实学习的人被你这种垃圾人挤兑。 简单说下你的逻辑, 第一:自己不懂,也看不得被人懂。 第二:自己不懂,看到别人懂,而自己看不懂,心里不平衡,就用阿Q心态来安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1 12:06
并非理论。基础知识而已。你既不会打灯,又不会调色,只是看看看取景器的掌机,对你当然没用。我的作品都用到这些基础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8 10:12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qin10707 发表于 2016-1-28 09:35
理论知道这么多,用到作品中了吗?

并非理论。基础知识而已。你既不会打灯,又不会调色,只是看看看取景器的掌机,对你当然没用。我的作品都用到这些基础了。

1

主题

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6-27
发表于 2016-1-31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18度灰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是39-42之间

点评

不同机器,不同。数字机现在挺乱,拿测光表,和灰卡,针对特定机器做测试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 18:07

28

主题

13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12-15
发表于 2016-2-2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表达的稍微有些复杂,这个人表达的比较清晰直白,执行性高
https://vimeo.com/ondemand/fs7/118760900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1146 发表于 2016-1-31 08:16
18度灰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是39-42之间

不同机器,不同。数字机现在挺乱,拿测光表,和灰卡,针对特定机器做测试吧。

15

主题

94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1-9
发表于 2016-2-4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usic.letv.com/izt/foofig ... x.html#vid=24263002

这套成片在这里,我想知道是什么机器拍的,里面有一集镜子反光看到好像是佳能的,但是不知道型号

点评

imdb上的说明是Red Epic。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4 11: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6 0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