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2002|回复: 0

[摄影] 【转变 transformation】有温度的画面:意大利著名家居品牌NATUZZI的两条宣传片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223

帖子

0

精华

机构会员

注册时间
2014-9-15
发表于 2015-9-1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峰传媒 于 2015-9-16 09:47 编辑

“你导演来我摄影”
杨耀昕,大峰大师班第七期王昱商业电影摄影师全流程实战大师班学员和第八期林正英商业广告摄影师大师班学员。在王昱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个脖子挂着白色毛巾认真做笔记的身影,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在唐自头影视基地拍摄的那天,灯光助理人手不够,他就去义务帮忙转动反光板共同制造移动光源,通过光影变幻让静止的火车在摄影机里动了起来。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王昱老师课堂上的第三天杨耀昕说:“今天课程结束回家跪搓衣板向媳妇儿好好忏悔”,到了第四天课程结束的时候杨耀昕再次提到“这次课程教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现在想之前遇到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问题,昨天也向媳妇儿忏悔了,以后自己尽量的low,让他人高一点。”当时可能在场的所有人都对他的话以及他的行为所感动,后来才知道原来杨耀昕跪搓衣板忏悔的媳妇也是他工作中的最佳搭档——曹郭苏洋。
在第八期林正英老师的课程上,杨耀昕不仅来了,还带着他的“领导”曹郭苏洋一起来学习了。在生活中杨耀昕和曹郭苏洋是模范夫妻,在工作中两人则是最佳搭档。

听完他们的故事看完他们的作品,小编脑海中一直缠绕着一种旋律——你导演来我摄影(你耕田来我织布)。其余的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看看这样一组最佳搭档的影像作品:
NATUZZI——where dream comesfrom


导演:曹郭苏洋         
摄影:杨耀昕


NATUZZI—harmony maker


导演:曹郭苏洋         
摄影:杨耀昕
杨耀昕的摄影技术在画面中显露,曹郭苏洋的导演思维在短片的字里行间和整体风格中呈现。
主创访谈
导演:曹郭苏洋
Q:大峰
A:曹郭苏洋
Q: NATUZZI品牌宣传短片让人觉得很温暖,在《Where Dream Comes From》这支短片中,Pasquale Natuzzi提到:“一把椅子一座沙发都必须是舒适的,家要让人感到舒适”,这种制作理念和短片的传递情绪深深吻合,您是怎样策划导演这两支短片的?

A:这两支短片是《家居廊ELLE DECORATION》杂志邀请我们共同策划的,在前期我们就一致认同,要做内容上很扎实,同时又短小精悍的片子。因此一起做了大量对品牌、Natuzzi先生以及拍摄当地风貌的了解。
为了营造“娓娓道来”的故事感,我们会预设一个大致的故事逻辑,由此设定采访问题,再确定对事件、场景的拍摄需求。这是方法上的。
而“温暖”的感觉其实和情感相关。在拍摄前期,我们花很多时间和员工聊天,和Natuzzi先生沟通拍摄细节,他甚至亲自带着我们走了一遍整个工厂,招呼每一个看到的员工,让大家一起过来拍照。因此,我和摄影师决定尽可能把他的热切、自豪保留在画面里。同时即使是拍摄风光的时候,也尝试用他的视角去捕捉细节。尽量去“懂”我们的拍摄对象,和他共鸣,我想这是温度的来源。



Q: 从父和子的角度去揭示NATUZZI品牌的历史传递和不断创新,这种切入点非常新颖,并且具有深厚的人文厚度,您当初接到拍摄案子的时候是怎么想到要从父子关系切入的?

A:实际上最开始我们计划把主要焦点放在父亲身上,以儿子的采访作为补充。但是开始拍摄以后,我们发现他们在工作状态中表现出的互动和信任,与品牌本身传统和创新之间的融合有一种巧妙的一致。父亲对当地的眷恋,白手起家至今的使命感;儿子对市场的敏锐、对未来的信心能够与我们拍摄到的大量素材契合。所以我们当时商量之后,根据后期的计划调整前期拍摄,最后完成目前的2支短片。


Q: 这两个短片在制作上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A: 最大的困难应该是我们这次拍摄仅仅两个人,平时在北京拍摄能够保证的灯光、摄影机位、助理、现场所有细节的准备都捉襟见肘。
解决的方法就是:一、时刻都带着后期的思路去拍摄,即使是纪录片,也带着分镜的意识去拍摄。二、越是人少,越是要做好分工。把灯光、收音、美术、第二机位这些必须要去考虑的元素都分摊到每个人身上,逐个完成。
小团队的海外拍摄的确是对体力和脑力的考验。不过好的题材,好的镜头真的是值得付出的。





NATUZZI沙发工艺制作
Q:  您和摄影师杨耀昕在生活中是夫妻关系,在工作上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关系,导演和摄影在剧组中是最重要的两个部门,您和摄影之间有没有过分歧,最后又是怎么处理分歧的?

A:分歧一定会有,分歧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哈哈。
我觉得摄影和导演之间的“互信”很重要。既然选择成为一个团队,导演要相信摄影师的眼力,把镜头内的判断交给他,给他空间。我们自己团队,大家平时收工以后会一直聊,聊拍摄,也会聊电影聊广告,什么都聊,从聊天里可以知道一个人美学上的、情结上的来源。这个对一起创作非常好。


夫妻二人为人谦和,处事谦虚低调。这两个短片在林正英课堂上得到老师极高的评价,但后来课程结束后仍然对短片进行精雕细琢很长时间才在线上公开。

摄影师:杨耀昕
Q:大峰
A:杨耀昕


Q:当时在林正英老师的课上,您简单的描述了这两支短片摄影面临的艰难条件,在这里能再详细介绍拍摄条件吗?
A:本次意大利拍摄最艰难的条件主要是拍摄团队只有我和我领导俩个人,以及拍摄时间上的比较紧张,随行器材又不能少。从堪景到拍摄到转场几乎走遍了整个意大利普利亚区,但其他条件都是很好,每天到点儿吃饭、到点儿下班,随行和我们拍摄的意大利客户也都非常配合我们的行程,安排接送车辆。




Q:最后的影像呈现真的就像是曹郭苏洋在朋友圈说的那样“有温度的画面”,在拍摄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您是怎么做到让画面有温度好看?

A :“温度”这词儿是福根团队会经常提到的,“温度”只能走心,也必须走心,在我们看来,每一个镜头的温度永远取自于摄影师内心的温度。我们希望永远要让福根的拍摄团队热爱你所要拍摄的一切人、事、物、景等所有拍摄对象,对这一切都保有好奇、热情与敬重之心,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可能实现的构图,而不只是用眼睛,再将这一切一个个的纪录到你机器的卡里。

我们希望我们每支为客户制作的商业纪录片、宣传片或广告,虽然每一个商业项目都为了其特定的商业宣传目的而制作,但我们依然希望每支影片都是一支可以触碰到观众们心灵的故事,让观者能跟随我们的每个镜头一同感受整个故事里的每一处“温度”,为之感动,产生共鸣。

Q:整个短片如行云流水,在拍摄之前对运镜以及后期剪辑之间的关系有做过详细策划吗?
A:首先我们会对我们要拍摄的对象在开始工作前几周,便开始进行大量的调查总结,不管我们所要拍摄对象所处在哪一行业,也不论人、事、物、景。我们都尽可能多的了解和熟悉我们所要拍摄的对象,哪怕能了解到我们的人物拍摄对象早饭都喜欢吃什么。
我们的每一位摄影师几乎都是带着剪辑思维在作业,有的摄影师的剪辑意识和技术比起职业剪辑师都不相上下,所以我们总是边拍边在寻相器中观察每一个分镜头是否够剪辑点了,再来判断每个镜头的拍摄进度。

在拍摄每一个事件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有相应都成组镜头或叫匹配镜头,远、中、近、特、变换拍摄角度,运动镜头更只是拍摄工作中的一个小手段。我们尽可能多的拍摄构图精美的有效素材,虽然每回这样都会得罪剪辑师,但每支影片的镜头量一定要够丰富,后期剪辑的选择性才能更多、更全。

虽然这次是我们头回来欧洲拍摄,但我们在每次拍摄前,都会做好具体而详细的故事策划脚本,我们很清楚我们拍摄的内容都有哪些,然后再按其“层级”细分到每一部分的拍摄内容。比如在本片的故事策划里,其中有一个部分是拍摄NATUZZI工厂,那“NATUZZI工厂”在摄影组看来就是一个“大事件”,而每一个“大事件”内也一定包含很多个“小事件”(设计师、技术工人、选皮、制版、剪裁、缝纫、安装、传送带、运输、仓库等等),清楚了解到这些个细分的“小事件”,摄影师应该如何运用一系列的成组镜头 (不同的景别、角度、运镜等) 来把它们都完整的呈现,而一旦完成好每一个“小事件”后,这整个的“大事件”自然也就完成了,之后再去拍摄下一个“大事件”。



Q:短片中有很多影像都在展现普利亚的美景,在拍摄外景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A:之所以会围绕普利亚区拍摄,也是根据NATUZZI老先生的采访内容来定的,老先生作为NATUZZI创始人兼设计总监,从小很多的设计灵感都来源于普利亚区的自然风光,这更成为NATUZZI这个伟大品牌DNA的根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在普利亚区的景色拍摄,主要为了服务于老先生在访谈中所提及的内容。
大家在影片中所有看到关于普利亚区的景色,其实都是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完成的(而马泰拉的镜头是从凌晨3点到早7:30拍摄完成,共连续拍了2天),在这一个下午里,从Matera到Alberobello再到Polignano,每个地方转场车程几乎都在50分钟至1个半小时左右,所以在每一个取景地能留给我们观察拍摄物体的时间也更少。
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只有一个:玩儿命拍。只有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且耐下心来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认认真真的拍好它们,然后再马不停蹄的扛上笨重的器材去下一个地方。



但我们团队不论每次拍摄人多人少,我们都是一支“快速反应机动队”,得益于我们这几套“快速装备”,我们首先统一了机器下部的快拆板,全部使用Manfrotto 501型快拆板。而为了能快速的制作运镜轨道,我们在Manfrotto 501三脚架的云台上安装一支Konova 80cm轨道,轨道底部也同样安装一个Manfrotto 501快拆板,可以将轨道随时与501三脚架云台衔接,而这支小轨道上,可以随便安装一个任何云台,但在这支云台的快拆板上我们再安装出一个Manfrotto 577快拆安装板(577快拆安装板可以和501型通用),把机器安上后就有了影片里,尤其是拍摄风景时的那些运动镜头。
而平时的拍摄,也为了保持机器与稳定器材在拆装时的快速统一,包括我们的大疆如影在内,其快拆板上也同样安装了一个Manfrotto 577快拆安装板,这样不管我们遇到人再少、机器再少、时间再紧的情况,我们统一了所有稳定器材设备云台上的快拆板,这样可以自由、快速的将机器从一个稳定器迅速转换到另一个稳定器上,而无需再费换机器底座快拆板的时间了至少。





Q:短片中对NATUZZI父子的访谈拍摄内容,在灯光极少的情况下是怎样布光才最合理可行?

A:还是开始提到的原因––––此次拍摄人少,所以我们只带了3个便携式的60W LED板儿灯、冷暖两色的柔光纸,由于这次所带的灯光实在有限,所以在NATUZZI父子家选择采访位置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利用家中朝南的落地窗附近,这样借助老天爷给的“N个K的日光”折射作为辅助的主光源,其他3个小LED使用人物采访时传统的3点光源布光,除1个LED做人物轮廓光外,其他2个LED都加了一层柔光纸分别做主、辅光,在人物不接触落地窗的一侧以180度轴线分成2个小直角角度布下它们。

Q:您和这两支短片的导演曹郭苏洋在生活上是夫妻,在工作上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关系。在剧组中导演和摄影是两个很重要的部门,在您和导演相处的过程中,您是怎样处理摄影师和导演之间的关系的?有没有出现过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当两人出现分歧的时候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A :分歧总会有,但分歧的主旨都是为了每个项目都尽可能的做到最好,和平解决分歧就行了。
3
拍摄幕后
2015年4月,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交给由杨耀昕和曹郭苏洋组建的福根团队拍摄作业——在意大利南部拍摄制作意大利著名家居品牌NATUZZI集团的两支宣传片。这次的拍摄创造出很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有中国的拍摄团队来NATUZZI创始人老爷子家里和其集团的工厂里进行拍摄;

第一次有人拍摄马泰拉小城的日出延时;

NATUZZI老爷子一辈子我行我素风格,但却第一次愿意任凭我们一队来自遥远东方的年轻人“摆布”,除采访外,虽然只给了5分钟的时间单独摆拍一些分镜头;

第一次福根踏上欧洲的土地,尤为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点。NATUZZI作为一家当今的世界级公司,居然对这两支影片的修改意见为零修改,这也是我们福根团队从未遇到过的第一次,这对所有的创作团队来说都是极大的肯定;

韩国的CJ娱乐集团和日本ELLE DECO观后主动要求购买这两支短片的播放版权;
大师班感悟

曹郭苏洋:  我参加了林正英老师大师班,印象非常深刻。大峰整个团队让我感觉都是非常坦诚、热情、快乐,他们的这种共同拥有的“分享精神”感染到了我。
课程本身对我很有帮助,林老师在课程中实践了非常多种广告灯光、以及广告的镜头语言,对于我们惯用的拍摄方式是一个很大的提点和启发。更重要的是,在大师的光环之下,林老师本身是一个非常平和、诚恳的人。坐在摄影机后面,慢慢讲,有问题一一解决。这一幕应该会像一个分镜一样留在脑海里:不要有太多杂念,就踏踏实实地拍,做一个拍好片子的人。


杨耀昕:大峰课程非常精彩,课程安排的紧凑、知识信息量非常大,但又非常的有条不紊,注重质量。在此也特别感谢王总的认真、努力、坚持不懈的付出,更感谢大峰培训团队的每位老师,每个人都非常的热情、细致、善良和勤奋。

在下分别参加了王昱老师和林正英老师的两期课程,俩位老师虽然平时具体所做的项目领域不同,但俩位老师都具有同样大师级的意识高度。老师除了在摄影、布光等技巧上给予亲近所有为同学们教学外,最主要我在俩位老师这里学到了如何做一位真正有价值的摄影师,永远都要摆正自己的创作态度,永远保持对影像的热情,永远富有全局观的去思考的每一处工作细节,永远去爱你周边的人、事、物,永远做一个好人。我也一定会把这些从俩位恩师这里所学到的这所有最珍贵的教诲带回到福根的团队,望未来的福根变的更好。

写在最后: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大峰在走过八期大师班后也逐渐品尝到了丰收的喜悦。就像是庄稼汉守候着庄稼一样,我们见证着每一位学员的成长和转变,也为每一位大师班学员获得的成长和成功感到由衷地欣慰,你们的作品和成功成为我们的骄傲。这些证实了大峰每一个工作者长期以往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

期待更多的佳音传回,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分享!




商业广告摄影师全流程实战大师班10月15日上海开课


讲师Jeffrey Ang(新加坡)



Jeffrey Ang代表作品

Jeffrey Ang 代表作品视频(时长1分48秒):



报名须知【主题】商业广告大片摄影大师班·第三期
【讲师】Jeffrey Ang 杰弗瑞(新加坡)
【开课时间】2015年10月15日—19日(全实战)
【地点】上海威盛片场
【学费】13800(9月16日前报名优惠1200元)
【咨询电话】13717789050(微信)杨老师
【器材支持】上海威盛影视器材
【影棚支持】上海威盛片场            造梦空间广告片场
【跟拍车支持】极幕影视器材


报名请点击:http://www.movie1895.cn/contents/70/89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 桂ICP备16000355号-1 )

GMT+8, 2024-6-5 04: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