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1713
- 阅读权限
- 60
- 自我介绍
- 大学教师,硕导,媒体及影视圈闲人。
- 注册时间
- 2015-7-17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5-7-17
|
默默关注了三届三七,说一说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包涵。
先说去年主要的三个最佳。
《白夜》——去年的最佳影片。这个团队,差不多被当成三七的偶像派了。坦白地说,我也是粉丝之一。擅长虚实手法,今年继续玩了一把。虚实+轻科幻+美女帅哥+欧亨利式结尾,如果再来一届,这快成《白夜》团队的标签了。《白夜》团队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北上广代表着大陆影视生产的最高水准,不缺文化不缺技术不缺人才不缺钱。但是,在我看来,《烟火》没有超越《白夜》,当然花的人民币除外;而阅片无数的人也会发现,《烟火》向希区柯克致敬的意味稍微有点浓。因此结论是:《烟火》依然是最佳影片的热门,假如不考虑希区柯克的话。
《小世界》——去年的最佳导演。这个团队,和《白夜》团队一样,依旧做自己喜欢的或者擅长的——关注社会现实并希望直抵人心。《乘风归去》选择以东方之星为故事背景无疑是十分冒险的,因为这是一个热点事件,又与风有关,很多人都会想到(今年至少三部参赛作品以此为故事背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视角就显得无比重要了,而《乘风归去》无疑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就电影写作而言,找好一个视角其实比编好一个故事更难。本片为我们看待生死和灾难提供了另一种角度,对老年人的孤独、归属予以了关照和反思。因此结论是:《乘风归去》并不是热门片子,但它依旧具备冲击最佳影片的潜力和实力——如果技术型评委占比不大的话。
做自己擅长的当然是对的,但敢于尝试新的东西,勇气可嘉。因此对于去年最佳摄影奖——《断》团队,要给个点赞先,因为他们在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而《白夜》和《小世界》团队并没有如此大胆的跨越。去年武侠,今年科幻——“我猜,明年你们就该《小世界》了吧?呵呵”——其实,《33区》也在玩深刻——关于未来的人类(与机器人),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但《33区》尚未探讨到“人类的未来”,故事有些乏力。特效算是本届一流,海报绝对前三。结论:离最佳影片的距离不及前两者近,甚至有点远。那么,最佳制作?最佳特效?
总体来说,我依然很看好去年的赢家,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不过,孩子们今年表现让人喜出望外。黑马真不少。
比如《游戏》。简单的故事,慎密的台词,“风”的要素也设计得很到位;而一镜到底,这是很讨好评委和观众的技巧。鬼故事、恐怖片去年之所以全军覆没,原因在于没有涉及人性。而今年的《游戏》,它做到了。结论:最佳影片的黑马。
再比如《无常》。真的很好。可是孩子们,肿么一开始就穿帮了呢?!3分钟的短片,不能原谅一个重大的失误。要知道,毛爷爷在故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标签。……好吧,不必纠结于此了,最关键的是,和《烟火》将面临的同样问题——阅片无数的人会发现,这不是在向《狗镇》致敬么?而且,你们,更明显。结论:如果不考虑上述两个问题——最佳影片的热门;如果考虑上述两个问题——为让你们吸取教训,争取明年夺冠,我建议优秀奖也不给为好!
当然,老人今年也出来抢饭碗了。
比如《界》。目前我看完的影片中,它已经进入了最佳影片候选。不多说。(孩子们,你们不懂历史是拼不过他们的)
除此之外,以下入围应该没有悬念。
《听》(关注包养这一社会现象,我比较喜欢的欧亨利式小小说结尾)
《红烛赞歌》(如果没有《游戏》,这是这一类型片中的今年最佳)
《风口》(最后的五毛特效是一大败笔,狗尾续貂)
《黄雀》(一气呵成的黑帮片)
《Balloon》(多了一个不必要的老婆的《黑洞》)
《闰秒》(午夜版《罗拉快跑》)
《风逝三月》(一个字美,除了美,额~~~)
《塔希提的风》(还是美,但彼风非此风)
……
最后说一说沈阳独立电影联盟——一个非官方非党派非主流非亲非故的团体,年年“拉帮结派”,届届从不缺席,值得所有省市兄弟们学习啊。他们今年拿出了《红烛赞歌》————这是向韩大昊先生最好的致敬!
最后补充几句。
电影是综合艺术,但故事是其核心,而价值是故事的核心。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明年拿出几台艾丽莎,嘿嘿,那就好看了。
希望三七的精神既不是草根也不是精英,而是公平公正。
鄙人没有看完所有作品,没点到的,不代表不好。
再说,鄙人又不是评委,以上都是废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