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oonzzzzzChan 于 2015-6-30 12:20 编辑
献给毕业季——《厦至45.8°C》摄影手记 影片:《厦至45.8°C》 导演:孙兴盛 摄影:陈强、聂宝其 文:陈强 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在剧组成立之初,导演便给大家抛下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而这部影片,就是导演对这个问题给出的一个回答。 《厦至45.8°C》是一部歌舞形式的微电影,故事内容很简单。影片的主人公孙枫意是厦门大学化学系的一位普通的学生,他虽然读的化学,但是心里却一直有一个音乐的梦想。然而孙枫意在参加每年的海峡音乐赛中却屡屡折戟,而学业上的压力也让他步步为难。在追求梦想与屈服于现实的矛盾下,孙枫意左右为难,然而在恋人颜雪晴和一众好友的帮助下,孙枫意在毕业前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这部影片取景于厦门大学的各个校区,外景主要在校本部和漳州校区。为力求展现一个真实的大学校园环境的同时,又满足影片歌舞的需求,所以在场地的选择上也是经过一番的周折。其中化学实验室是制片人特别联系才找到的一个空的实验室来给我们布景和跳舞。
而室外场景的舞蹈部分,为了让画面看起来不杂乱,清场也是一个让我们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要清的是汽车的时候。
在摄影方面,由于没接触过歌舞片的拍摄,歌舞片的形式对于我们几位摄影组的成员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这次的拍摄使用Kinefinity Max(图)作为我们的主机进行拍摄,而kine mini 4K则作为我们的辅机和备用机(图)。镜头方面,主要使用的是学院的蔡司CP2镜头组(图),包括21mm T2.9, 35mm T2.1, 50mm micro T2.1, 85mm T2.1和100mm T2.1,配以sigma10-20mm, canon 24-70mm, canon 50mm和canon 70-200mm作为补充。对于学生剧组来说,这些镜头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们的所有拍摄要求。 机器使用上由于我是第一次使用kinefinity的机器进行拍摄,所以正式拍摄前也做了些拍摄练习,也为正式开拍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案。首先是录制方面的问题,我们这次录制用了6K的krw+proxy的录制格式,300M/s的码流也就意味着每3秒就有接近一个G的素材,这对于我们的储存和备份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抱着追求更高质量的心态还是选择了最高质量的影片储存方案),SSD方面主要使用的是三星840pro256G和松下RP-SSB 240G,在记录和储存上基本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摄影方面主要的参考影片有《歌舞青春》、《芝加哥》和《红磨坊》。影片主要风格主要分两个方向,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的部分主要是以大光圈、低对比、缓慢的机位运动、高调的布光和略微宽松的构图来营造出清新的青春的氛围;
而在剧情发展到激烈冲突的时候则更多地加入快节奏的机位运动配以虚实焦、推拉焦和手持的晃动感等强烈的机位运动来营造出激烈充满斗志的气氛。 而主要的镜头设计,则是根据歌曲所传达的情绪来进行设计。
《Let’s have a party》 这是影片的开场部分,与主线剧情基本无关,主要是用来暖场。歌曲的节奏欢快,歌词也像旋律一样让人想要跟着一起跳舞“Let’s have a party, ohh life is like a movie”。这一场的音乐舞蹈,主要是营造一种毕业季毕业生在学校里庆祝狂欢的热闹氛围,舞蹈演员都穿着学士服跳舞。而在拍摄这一场的时候大量使用了升格的镜头,而Max在HiSpeedS35下,4K100fps的升格能力足以应付这种拍摄。 这一场的场景转换较多,舞种主要是不同类型的街舞,加上一些和环境相配合的动作,努力把这一场变成有趣好玩而又热烈的毕业季。 而这次也专门设计了毕业季求婚的桥段,为此,美术组也是费尽心思在学校图书馆外布置了一个清新浪漫的“求婚现场”。而这一场的拍摄也更多地使用了各种亮色的前景,配之以升格的画面,还有整体偏亮调的风格,极力营造浪漫的氛围。
《大气层云朵》 这是影片中男女主感情戏的部分,讲的是男主遭受重大挫折,女主去安慰男主。影片选景在厦大新闻传播学院的院楼外,建国初用石头砌成的建筑,还保有浓浓的厦门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加上门口的一棵百年大榕树,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合适这一场的场地了,就像是歌词中写的“别驼着背,大气层很轻。害怕看你,渐渐变透明。”而拍摄也选择了下午3点到5点阳光正好的时间,阳光将大榕树的叶子打得通透,树影在石头建筑上随着风摇摆,跟男女主单纯的爱情也正好搭配。 这一场拍摄主要用了35mm和21mm的焦段,构图时尽量带上周围的环境,也有一两个镜头刻意冲光以营造一种“大气层稀薄”的清新感觉。机位运动主要是轨道的左右轻缓横移,也是要营造一种跟女主性格相配的“慢而柔”的感觉。
《周郎》 作为全片的高潮也是全片结束的段落,这场的拍摄对于我们而言尤为重要。这场是男主孙枫意在毕业之前,经历过各种挫折后,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至于是什么就暂时先不剧透)。音乐结合了中国风和摇滚,前半段是处在情绪积累的阶段,而在后半段则是情绪激烈爆发,快节奏、重击、连续的拨弦,镜头的情绪也随之提升。《周郎》的最后需要强烈的舞台效果,而在拍摄这一段之前,我们参考了《我是歌手》等舞台音乐节目,决心一改 “文”的风格,来点更“武”的东西。强烈的推拉焦,大摇臂的摇移,大特写和全景形成的强烈景别对比,手持带来的不稳定感与强烈的呼吸感,拍摄时候作为摄影我的情绪也着音乐的爆发而爆发。 影片的最后以航拍镜头结束,将厦大的全景收入镜头,暗示承载着主人公梦想的地方,正是这所大学。 虽然电影是我们剧组内大部分人的梦想,但可能剧组里的大部分人以后都不会再接触到电影,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曾经为这份梦想而努力过。“宁愿被梦想烤焦,也不愿被平庸冷藏”,这也是影片想要传达的关于大学是什么的回答吧。 附上一些现场花絮照
最后是成片的链接,第一次写摄影手记,手记和影片都欢迎大家吐槽哈哈~
该贴已经同步到 MoonzzzzzChan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