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1561|回复: 0

[摄影] 斯托拉罗谈与导演贝尔托鲁奇的合作之道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223

帖子

0

精华

机构会员

注册时间
2014-9-15
发表于 2015-3-2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峰传媒 于 2015-3-27 09:15 编辑

已故英国电影摄影师,奥斯卡奖获得者约翰·阿尔科特曾经说过,维托里奥·斯托拉罗1981年摄制的影片《赤色分子》是“有史以来所有的影片中结构最美的一部佳作”。

曾经多次获得电影摄影奥斯卡奖的哈斯克尔·魏克斯勒则说,斯托拉罗1978年拍摄的《阿迎萨》“是一部富于光彩美的影片,也是用光进行创作这一行中所能达到的顶峰”。

《美国摄影家》杂志评论斯托拉罗时也说:“他是摄影艺术中活着的里程碑”。此外,去年在波兰托伦市举行的《国际电影摄影艺术节》把终身成就奖授予年仅54岁的斯托拉罗。

斯托拉罗与导演贝托鲁奇

斯托拉罗访谈

1、问:你是如何探索光质?

答:  很久之前,我曾经向你谈过我最初从事这一职业时的生活状况,以及当时我是怎样尽力争取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那时我一切工作的中心目的就是要对光以及光的种种特质加以研究探讨。例如全影与半影,人造光与自然光等等。后来我转而又对光本身的种种特质,例如光谱,色彩等等更加感兴趣了。正如达·芬奇说的,“色彩是光的孩子”。我曾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色彩的意义;研究人体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应怎样用色彩来把思绪和情感形象化;这一切又和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些什么关系。

《末代皇帝》

后来,在拍完《末代皇帝》以后,我意识到我必须再前进一步,以便在这众多的不同要素之间取得平衡。一开始,我主要是尽力将它们加以区分,把光与影区分开来,然后把红色与蓝色区分开来,把某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区分开来。这些区分工作有时是不自觉地做的,不过当时我的确是有意要尽力去做的。当时我已进展到这样一个时刻,即是否能把这众多的不同要素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之间更加和谐一致。

我想到要回过头来求助于希腊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们的学说,他们曾确信生命是由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即水、土、火和空气。我当时想弄清楚怎样做才能通过这四种元素而使生命本身形象化。随之我又想到通过这部共计放映十五小时的纪录片也许能够做一些重振我的摄影生涯的工作。我想过要把这部系列片分作三部分:一部分应当主要是表现光的历程;另一部分则是在光的内部巡游,深入色彩的堂奥;第三部分就应当在光、色彩等等这些要素之间寻求平衡,但是主要目的则是要在上述的生命四元素之间寻求平衡。

2、问:你认为你已经成功了吗?

《小活佛》

答:你会看出还有差距呢。我说的是我走向自己内心的旅程。我所以要给你讲这么多,是因为这一切均与《小活佛》有关。因为我一向是运用我全部的感受能力、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我本人的经验力图表现真实的自我。我要通过形象、通过摄影来描绘这部影片的故事,为的是让观众能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理解这个故事的要旨。当然,我一向是尽最大努力来体现导演的想像力的,但是同时影片也就是我自己的故事,因为我是运用了我全部的内在力量来完成他的想像力的。从我的第一部影片(1969年摄制《乔凡尼莎,乔凡尼莎》)一直到《天启降临》,这可以算是我的第一个阶段,这时期我主要关心的是光。从那以后到拍摄《末代皇帝》可算是我的第二个阶段,这时我已进入到光的内部,同时也在研究色彩了。拍过《末代皇帝》之后是我的第三个阶段,这时我探讨的是如何通过各种元素的平衡来显现形象。

3、问:关于摄制《小活佛》这件事,你最早对贝尔托鲁奇说了些什么?

答:说实话,我认为《小活佛》的拍摄已经超出了制片这一行业中的常规程序之类的考虑,我认为摄制《小活佛》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从我一出生就开始了的,已经进行了五十四年了。我这样说是因为鉴于我一生中时至今日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不自觉地引导我摄制这部影片的因素。在我看来,这是人的一生中某种内在的历程,这个历程就是本人力求与自己生命的意义取得协调一致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力求与他所遭遇到的一切根本问题协调一致的过程。

《小活佛》

另外一方面也还有些半自觉的因素,我还通过阅读一些书籍,从而取得拍摄《小活佛》的体验。其中有一本书是印度的斯利·奥罗宾多写的,书名叫做《悟性历程》,是路易基·巴松尼送给我的。奥罗宾多是印度的一位伟大的瑜咖苦行僧和政治活动家,他生活在上一世纪与本世纪相交接的时期。他的这本书真正触动我的所在是其中有如下的一种基本概念,即人是可以发现本人自身的潜意识的。一个人在这一方面做得愈加深刻,他就能够更好地了解他意识领域的外层表象,也就是他的表层意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现在到了这个境界就算走上一条大路,走进了你的意识领域。你进入潜意识的程度越深,当你再转回来时,你对自己表层意识的理解也就会达到同等深入的境地,因为表层意识就属于你意识领域的上层。

4、问:这种增强意识力量的内向运动是否就是沉思冥想的模式呢?

答:不仅是模式……许多哲学家曾经研究过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是其中最主要的学者;他就是用他的理论来给人们提供帮助的,因为人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在意识的这两个层次之间取得平衡,人类就可以活得更好些了。瑜咖信徒们使用了“冥想”这个词。心理分析学家则使用了“分析”这个词。所以奥罗宾多就说,人想得越深,就会懂得越多。我读奥罗宾多的著作时最为感动的一点就是书中指出的这一点:即人们只要一旦头脑中有了某种意念,有了一点灵感,这时他们就能够超越意识的层次,透过表层意识,深入到意识深层的蕴含。

我认为这的确是一种很高明的原理,说明我们是沿着意识领域的层次运动的(不过,当你写作的时候,你自己感到的情况却是:文字所表达的乃是突然蹦出来的概念。或者说,正当你拍摄照片的时候,就会产生出如何使用光的概念)。这种时刻就是我们可以透过表层意识,深入内部,然后再返回原来的意识层次上的好时机。

你不觉得这原理很美吗?正因为如此,我才把这本书又转送给贝尔纳多,我说:“贝尔纳多,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我还在书里面写了几句话:“我知道你现在不会读它,然而我相信将来适当的时候,你一定会读的。”几年之后,拍完《末代皇帝》时,贝尔纳多有一天对我说:“维托里奥,你知道我昨天干什么来着?我呆在起居室,踱来踱去,不住地思索,忽然看到书架上的一本书。我走过去拿起它,打开来,这才看见你给我写在书里面的那几句话。”

《末代皇帝》

那是一个转折点,当他开始合成《末代皇帝》时,他也早就开始研究起东方哲学来了。不过,这一回在我和贝尔纳多之间却是通过奥罗宾多的书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我记得大约是在1989年,当时我正在摄制《迪克·特雷西》,贝尔纳多曾对我说:“你觉得拍摄一部关于佛祖的影片好不好?’’他是在和我通电话时说的。

5、问:如此说来,你和贝尔纳多在某种意义上是志同道合,共同实践奥罗宾多的原理的吧?

答:对。一切事物就好像是在根本上联系在一起的。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琢磨如何用可视形象来表现佛祖了:在摄影方面我应当做些什么准备;而贝尔纳多则侧重于进一步考虑故事情节。你知道,我开始考虑如何体现这部影片的形象的这一瞬间,的确是我的一个重大步骤。我的意思是指应当如何来把“顿悟”予以形象化!当我一开始考虑这个间题的时候,我就体会到这就意味着我又得继续踏上我内心的旅程了。

后来贝尔纳多对我说:“维托里奥,我已经决心不仅仅拍一部有关佛祖的影片了。我想要拍摄的是有一位喇嘛寻找他宗师的转世灵童的影片。他要找到三个灵童。当这位喇嘛找到这些孩子的时候,他就开始讲述起佛祖的故事来了。”自从他告诉了我上述基本结构的时候起,我就意识到我们得找三个不同的国家,一国出一个孩子。三个灵童,一位宗师。有关悉达多(佛祖释迩牟尼的本名,意为“醒悟了的人”—译者)的基本概念就是指他找到了自身的平衡,清静的境界,自己的体验和自己的顿悟。同时我也暗想:“我的天!这不恰恰正是我进一步深入自己内心旅程中正在追求的东西吗?也就是说我要寻求如何通过四个元素来实现形象化和平衡的目标。”

《小活佛》

然后我就对自己说,我们是否可以暂时这么设想,可否用土元素来表现喇嘛诺布,土是营养素,提供营养也就是给予知识。这位喇嘛就是这三个灵童的教师,就是说他同时既当父亲,又当母亲。所以我就决定用黑色的土元素来表现这位喇嘛,用以象征本质实体。这本质实体就是沃土,是活命的泥土。本质实体就是物质。

接着我就给三个灵童每人一种元素—水、火和空气—并付诸适当的色彩。我给予西雅图的约希水元素,绿色;给予另一个男孩加德满都的拉珠,火元素,红色;给予尼泊尔小姑娘吉塔的是空气元素,蓝色。这些并非我的臆造,这几种元素都符合它们天然的特点及其地理学的原理。

这就是我在形象化方面的基本处理方法,在整部《小活佛》影片中你都会看出这几种元素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出现。有时是单独出现;有时是几种元素同时出现;有时是象征性的显示;但总的目的是力图达到和谐,为的是导向第五种元素的展现,这就是能源,即纯白色光的能源。白光标志着顿悟。

6、问:那么,顿悟的效果,你是怎样表现的呢?

答:这种轮回的感觉就达到了最高潮。你会注意到,在诺布喇嘛向孩子们讲述悉达多在菩提树下寻求自己的顿悟之时正是白天。当孩子们上场,看见在树下的悉达多时,他已经被马拉(黑暗之神)的女儿们搅得心烦意乱,画面上的一切景物也就都渐渐转为日落的景象。大风骤起是表明马拉已经来临,这时画面就渐渐转为黑夜。当孩子们转到树的背面的时候,他们就发见大海已经完全笼罩在黑夜之中了。大海上四面八方都有大队的兵士,他们的弓箭都变成了无数的花朵,像雨点般地洒落在悉达多的身上。然后,月亮就升起来,黎明的曙光也一同出现了。当悉达多面对他的自我真身现形的时候(这就是二元一体的根本原理),天就亮了。这时太阳和月亮就得到了平衡。这一切都是一些象征符号,表现的是自觉意识与不自觉的无意识:太阳、白天表示自觉意识;月亮和黑夜表示不自觉的无意识。就这样,我让它们取得了平衡,使它们趋于均势。不久悉达多就战胜了二元性,于是自觉意识就占取了支配地位,变成表层意识了。
所以,我在一组画面中表现了四种元素的整个轮回进程,也表现了太阳与月亮的全部行程。当这三个孩子走到悉达多的面前时,你就可以有土地的感觉,因为悉达多是稳稳当当地坐在那里的。当风带着马拉的女儿们来临以及随后她们的身体化为灰烬时,空气元素就出现了。当孩子们跨过去,走到树的另一边时,他们就看到了大海,这就是水的象征。当这场斗争结束,一切都已平静下来,花瓣儿向下飘落时,全部的光又回复到白色,这就是能源的象征,即表层意识。

7问:你从前曾经说过,光具有一种神秘的素质吧?

答:光就是能源。我以为我们人类不仅仅是由能源而产生的,而且我们的实际存在也正是靠这种能源。光的本质就具有这种精神特质,不论我们是否认识这一点,都是一样的。即使我们不理解.不相信,或不承认,不知道,它也必然如此。我在前面对你说过,在我看来,《小活佛》并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实际上是我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假如我不摄制《小活佛》,那就像我的旅途已经停顿下来似的。所以,前些时候,我曾经有一度感到有点担心,担心《小活佛》几乎会成为我的旅途的终点,成为我一向所追求的东西的终结,因为我觉得《小活佛》仿佛是我再也不能超越的极限了。

《小活佛》海报

在影片的结尾,诺布喇嘛死后,他的骨灰是由三个灵童分别以不同方式挥洒的:一部分撒在空中,一部分撒在水中,还有一部分则返还到土地上。这就是说我把人体再加以分解,分解成几种元素。这一点还是我早就有的认识,也就是我以前对元素的认识:即由于我们本身是由物质构成的,所以我们也就是由能源构成的。

我认为每一部影片都是作者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你不愿承认,也仍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因为只要你在生活、在工作,你就得表达自己。只要你一步一步地表达自己,就会作为一个人成长起来;同时.作为一个人,你愈加成长,也就会更强烈地表达自己。人的一生,只要你从事自己的一份工作,时时刻刻都是要表现自己的。

说到《小活佛》,上述情况就更加确切了。当你准备拍摄影片的头一天晚上,必须要熟悉第二天所要拍摄的电影剧本。这并不仅仅指某些人正在打仗的场景,或者仅仅指一个汽车追逐的场景,也不仅仅指一个恋爱场面。你读《小活佛》的剧本时就会说:“哦王明夭我们要拍摄悉达多出生的场景了”;或者说:“明天我们该拍摄顿悟的一场戏了”;或者也许说:“明天垂死的喇嘛就要通过沉思冥想而亲眼看到自己是怎样死去啦”。这样,第二天你一觉醒来,就会按照你应当做的那样完成这些场景的拍摄工作,而这样做你就必定要面对你本人生活中所存在的这些类似的重要问题。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一个人不论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或者处于任何一种精神状态之中。他总归是十分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死亡的意义、希望的意义、爱和同情心的意义、过去未来的意义、以及人生旅程的意义的。以前我对完成《小活佛》影片一事的畏惧心理,就是指我担心这一生恐怕再也不会有另一个章节能够比拍摄这部影片更加强有力,更为重要了。但是当我拍完之后,我却又对自己说,不对!这部影片决不是什么终结,反之这应当是另一种事业的开始。我已经打开了另外一道门,我就要走上另一个旅程了。我不知道我会走到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何处是终点。我不知道我明天要做什么。然而未来我必然会品尝到有所发现的美感享受。






获奖经历

电影作品:

末代皇帝


书籍作品:


报名须知
主题:大峰MASTER CLASS 斯托拉罗(北京)大师班
主办:大峰传媒MASTER CLASS  
中视盛德(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开课时间:2015年5月1日-3日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4月30日
提前报名可优先选座
地点: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
学费:标准 9600元(3月30日前报名优惠1000元)
VIP  18000元(限20名:提供食宿和交通,与斯托拉罗大师同一酒店;上课座位为最前端VIP区域;仅VIP学员可参加斯托拉罗大师私人晚宴,届时会有众多行业神秘大咖!)
咨询电话:
137 1778 9050(微信)杨老师
134 0100 5533(微信)王老师
报名详情:http://www.movie1895.cn/contents/41/41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 桂ICP备16000355号-1 )

GMT+8, 2024-6-5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