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德 于 2015-1-1 01:05 编辑
谁的童年记忆中,没有一颗大树?谁的童年记忆中,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谁的心灵不曾被那盏闪烁着橘红色光芒的煤油灯温暖过,照耀过?童年是我们最美丽的成长印记,童年是我们最不能割舍的快乐时光,你的童年是否已渐行渐远,我们的童年哪儿去了……..忙忙碌碌中,停留一刻去看看我们的童年吧。影片幕后制作心得:
摄影和后期制作的一点个人心得感受:影片从一开始准备要拍摄时,那是在2014年的2月份,因为,在2013年里,我做为后期剪辑和调色的工作中,经历了不少项目是用BMCC的,所以在14年年初当时准备做这个影片时,最初就决定用BMCC了,当然大家可能会说,那时BMPC是不是已经出来了,哈哈。当然的,官方是报出来了,但是,机器还没有地方能租到,本人是在北京的,一开始项目是定在3月初进行的,后来改了,因为一些问题,再后来定到了3月中旬之后,哈哈,到了3月中旬的时候,我得知租赁公司现在有机器可以出租了,就迫不及待的决定了用这个机器拍摄的方案。拍摄地在四川泸州市叙永县的一个山村里,因为,有一点距离在加上成本的问题,这次BMPC 4K拍摄时,只用了最简单的附件,(三角架,云台,导轨,电池扣板),所以在拍摄时,有些方面并不是那么理想,外观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不够酷,也没有扩展功能,跟焦直接上手转了。拍摄时间从2014年3月21日开始,因为,是第一次用这个机器,所以,我自己心里也没谱,当然,事事总有第一次,因为,跟机员和租赁公司,也同样是第一次,先说说我的开机前一晚的测试吧。当我在宾馆的楼道里和跟机员一起拍了几个镜头后,我导进我的MAC BOOK PRO里,激动的打开研究时,视觉上一上眼,完全找不到BMCC拍摄的宽容度感觉了,我当时都 怀疑是不是我的设置有问题,哈哈。当然,当时没有想到BMPC4K的12档拍摄出来的PRORES422HQ和BMCC相比差那么多,哈哈,习惯就好了。我纠结了好一会儿,之后又查了不少资料和对比,想想也就只能认了吧。哈哈,第二天,就进入了拍摄进程,在拍摄过程中,当用这个机器上普通摇臂时,出现了监看问题,摇臂是本地的,他们没有SDI的接口,因此,当时的摇臂拍摄时,我尽量把摇臂镜头的拍摄方案定的很简单,因为没有监看,就只能靠感觉来进行模拟盲拍,一个镜头拍摄几十边,拍几次后,感觉差不多了,就到机器上来回看,觉得最后差不多了就过,当然,因为,我自己同时也负责后期的剪辑和调色,所以,在拍摄完的画面里,即使就是有些画面有些抖动,我也知道,后面在AE和PR里可以用防抖来解决不稳定的问题。所以,这样就大大的减清了,前期拍摄时的一些难度问题。因为,这是我自己个人做摄影里面的第一次用4K拍摄的一个微电影项目,而BMPC 4K这机器也是第一次用,租赁公司也是第一次出租这台BMPC4K,好多种第一次,在这个片子的进程中出现。在拍到第5天时,机器诡异的出现了触摸屏不能操作的问题,当时,眼都直了,打电话各种咨询,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只能返厂维修。哈哈,汗了一地。内心里是各种悔啊,第一次真的好难,出租公司当时,另外还有一台机器,但是也出租了,而且,这么远的距离,也不可能说第二天就立马给重新送一台来,毕竟远啊,到那去,只能坐飞机和火车,中间还要换一次汽车才能到。最快也得一天时间了,而且机器并没有坏到完全不能用,触摸屏不能用了,但还能开机,机器上面的几个按钮还是可以操作的,所以,到远地方进行拍摄时,最好有第二个后备方案,要不然,到时哭都来不急的。还有就是在拍摄时,也遇到了无法识别SSD的问题,插进去后,好一阵都识别不出来,有时要等个10分钟左右,还有就是有时候会突然发生非常高的热度,可以说,真的是烫手了,这真的是让人心里很担心的,有时候机器放在包里,没有用,但拿出来,就感觉非常热。还有就是,因为是第一次使用这机器,也出现了4K监看的问题,当时固件上的设置里有1080的输出选项,但是我们用松下的监视器,接着时却无法正常显示全幅画面,还是只能看到裁剪后的画面,让导演看监视器时,是非常蛋疼的,无法看全部的构图,这是一个悲剧。也算让BMPC4K给黑了一次,多少让人有些伤心。不过,拍摄的进程总共只有8天,第七天,就已经把重要的戏全拍完了,第八天是去拍外景空镜了。所以,问题还不算太严重的。关于镜头方面,因为,成本问题,当时并没有费用可以支付镜头的开支,没有这方面的预算,所以,我就只能拿了我哥们儿的4个镜头,70-200/24-70/85/50mm. 前三支是佳能红圈头,第4支50mm是最便宜的700元镜头。因为没有了,16-35广角,在拍摄全景时真的好吃力,有时退到不能退的地方了,才行。哈哈,真心难。后期在剪辑(premiere cc for mac版本)的过程中是比较顺利的,直接4K项目,2天时间完成的初剪和精剪,然后进入到达芬奇的调色流程,这次拍摄的是PRORES422HQ的4K格式,但是实际上在达芬奇里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宽容度上也比我最早之前在笔记本上看到的要好,所以,我后续的几个项目后来都选用了BMPC4K的拍摄方案。本片的调色方面,确定了两种风格,当然在这之前,我和导演还有机房里的其它工作人员朋友们,也对其它的几种风格方案做了不少测试,后来确定原LOG调(回忆过去少年时)和还原的709调偏向暖色(是现在当下)。当然,小成本的片子,都有很多说不出的痛在里面,但做这个影片,也带着一种大山里出来的孩子的情怀在做,所以,我第一次看到剧本时,就决定了,即使往里付出一部分钱,也要做,就在这种强列的心态下,后来就做了,也用心去努力做了,当然,这里面还有非常多的不足,但也只能是在当下的那个条件和能力下的尽力而为了,因为,除了做片子,我们还得继续生存。 导演方面的心得感受,后续邀请他们补上呢。
大家可以用国外代理的,可以在youtube上看4K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TKLvqvknY
[flash][/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