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越秀客 于 2014-8-16 23:07 编辑
4K时代电影 《归来》摄影简析 一部《归来》开启了中国4K电影时代,一届世界杯,激活了4K电视时代,这两个最近发生的“事件”,向世界影像行业宣示了4K商业化的正式起步,这一切源于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索尼用F55和F65两款4K机型打通了高端电影和电视领域两条通路,其他厂商必然会紧跟潮流,于是,我们将开始一个全新的创作时代,而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掌握它的拍摄技巧尤为重要,毕竟,4K的拍摄,从技术层面上看,将会对我们的未来工作带来不少的改变,今天,我们就参考张艺谋导演的《归来》看看能带来什么启发。 
字幕与包装的改变 首先从头说,由于4K画面的分辨率较之以往的常规2K电影高出很多,清晰度提高,字幕设计可以不再顾虑是否因为字体太细而使用黑体勾边等常规做法,《归来》的字幕使用了纤细美观的宋体字,清秀而锐利,辨识度丝毫没有问题,同样,整部影片的包装调色也都要更加严格,特效制作需要非常谨慎细致,这对后期的要求大大提高,做4K影片,没有一台大屏幕全分辨率的4K监视器,显然是不合格的。我们也看到了专业厂商开始涉足这个方面,佳能也推出了4K监视器,虽然价格有些离谱,但真正要做好4K的,不差钱。 


大场景优势明显 以往由于画面分辨率限制,拍摄大场景、多细节的时候,导演很担心是否能够看清细微的环境,4K时代这不再是问题。本片中的大场景很好地烘托了时代的气氛,各个角落纤毫毕现,给观众的直接感受是身临其境。 但是,大场景的拍摄难度在于现场环境的选择和道具服装之类的品质控制,正是因为太清晰,差一点就会穿帮,所有剧组的各个部门都要严格苛刻才行,就连墙面的痕迹是否足够老化,服饰的年代是否真实做旧,这都要考虑到预算当中,否则,一看就是假的,那就大大影响了片子的质量。 实际上,这很难拍,难在组织协调和标准要求,如果我们条件有限,可以多拍摄一些自然环境状态的大全景,减少因为成本问题带来的困难。 

大特写的力量 张导演选择巩俐和陈道明主演这部4K影片,是有原因的,因为4K画质的细腻程度令人吃惊,演员的表演要求就相当高,没有精准的情绪控制和细节演绎能力是没法完成角色的。这两位演员的功力深厚,因此,导演也大量使用了他们的特写镜头,用面部的表情细节来冲击观众的情绪:肌肉的颤抖、眼角眉梢的微动,都是格外动人的,当陈道明的一滴眼泪落在桌面上,立刻迸发了情绪,这就是4K的魅力所在。而化妆的精细则更直接地影响观众的感受,好在现在的化妆技术发展得很快速,能够制作出符合影片年代气氛的妆容,这里面提示一下,要是化妆水平不到位,还是不要画蛇添足了,切忌使用一般性的妆容来敷衍,一个假眼毛,都会让观众发笑,还不如返璞归真的好一些。 

特写物品的作用 片中出现过多次有关故事情节的物品特写,这些物品必须是老的,具备年代感的,一定要真实。通过特写,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内容,突出情节,这样最直接的好处,那就是尽量让观众接近并领会真实。 

近景刻画人物 由于本片的拍摄环境并不复杂,场景也没有太多变化,因此,在人物的中近景方面使用量比较大,从而避免一些环境不够丰富的问题,通过大量的人物近景和对白铺陈故事。 4K影片需要在全4K标准的影院播放,因此,对摄影师的曝光和对焦这种基本操作能力要求很高。遗憾的是,这部影片之中若干镜头出现了跑焦现象,虽然普通观众并不在意,但严格来说,还是一个对4K技术掌控经验不足的问题。 
影片在公映之初,特意邀请媒体进行了内部展映,第一次在一个2K环境下播放,第二次在4K环境下播放,显然,第一次的2K影院并没有发现跑焦的问题,而第二次全4K大银幕下,跑焦就显而易见了。这是4K拍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要拍摄4K,必须使用大屏幕监视器之外,每一组镜头多拍几条备用也很关键,再有,适当使用中档光圈控制景深,还有就是加强对演员走位和表演精度的训练。 
多人拍摄的细节 正是因为4K的细节非常丰富,多人同画的镜头,尤其要注意每个人的表情动作,一个镜头中必须以一个人物为中心,其他辅助人物不要干扰正在表达的视觉中心,因为每个细微的动作或表情都会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要求所有入画人物必须兢兢业业,环境道具也要一丝不苟。 
大胆用光 《归来》的用光很精到,这符合张艺谋的喜好,片中大量使用了比较窄的光束来打亮主体,从而减弱高分辨率下观众对主体之外的环境的关注度,由于摄影机具备较宽的动态范围,此光法可以放心运用,后期调整中,暗部细节也是能够得到很好还原的,片中的雨滴、雾气、灰尘的颗粒感等的表现效果非常好,这是4K的优势,也是对导演创作的最大帮助。 
侧光的造型能力进一步提升,逆光的描写力令人叹服,这同样是4K带来的结果。当然,有时候为了渲染气氛,就要刻意安排逆光下的灰雾感,增加画面的空气透视效果,这虽然是降低清晰度的做法,但会大大提升影调在表达上的作用。 
放心的灰阶 传统摄影师之所以迷恋胶片,是因为胶片的动态范围和灰阶的表现力要超过数字传感器,而4K时代的传感器通过优化的LOG模式和高分辨力已经很大程度缩小了和胶片的距离。本片中绝大多数场景都是在昏暗的室内和夜晚情况下拍摄,这时候,暗部的灰阶依然有层次,真实感很好,反差的控制也不错。 
这种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必须在大屏幕4K电影院观看才更有体会,若改为2K播放,效果的冲击力大打则扣。 
自然光的价值 由于摄影机的低照度性能大幅提高,中低感光度下,很多自然环境甚至不需要额外特殊的高功率灯光就能完成拍摄,光密度的可调范围很大,噪声的控制很理想。 
利用环境道具 巧妙地利用镜子实现主体与呼应对象的同画、利用天桥和栅栏分割开期望与失望、利用手写的文字显示执着的情感、利用风雪暗喻归来的坚信,这一切都是创意性的安排。 

典型的道具 这一段戏比较有趣,主人公手中的一把勺子成了剧情的点睛之笔,从要开始的报复,经过一段意外的冲突,到最后隐藏起勺子,黯然离去,利用一把典型的小道具,把小小的桥段叙述得津津有味,而暗含着不同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不同伤害。 

归来的期待 就用影片的结尾来结尾本文吧,影片的人物本来已经在身边,但却无法被感知,人归来了,思念和灵魂却在心里,回不来了! 而对于影像摄制行业来说,4K真的来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观众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