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1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9-2-6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09-2-6
|
本帖最后由 cloudvfx 于 2014-4-21 22:46 编辑
手持稳定器调节
1、调节前 上稳定器的设备要处于临拍状态 背带 镜头盖都要拿掉 电池 卡都装上 如果你习惯拍摄时翻开监视屏 也应该把监视屏翻开开 总之就是即将按拍摄钮前的状态
2、找整个相机的中心点 我的习惯是用手指感知 一根手指撑住相机底部 不断地找这个平衡点 将来这个点应该接近稳定器云台板的中心 越接近将来细调的余地也就越大
3、握住把手 将直杆横置 暂时让相机端和配重端处于平衡 调节方法可以通过加减配重 调节杆体长度 在相机端增重来实现 这几种方法的区别是 如果杆体增长 配重就可以少 将来整个系统也轻 但是整个系统轻 防风以及操控难度就大一点 就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4、然后调节左右 前后平衡
5、做最终的垂摆测试 基本2-4秒就行了 区别是垂摆时间短较容易掌控 适合新手 垂摆时间长 做仰俯的时候吃力小(杠杆原理) 但是它会放大不同轴同心 增加操作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 许多厂家 在垂摆时间上做文章 故意引导你垂摆时间短点 或者靠增加万向节的阻力(我不太愿意叫阻尼)来掩盖不同轴同心
6、最后调节完成的测试 应该是杆体竖直旋转 0 90 180 270 四方向都是平衡的 另外做三到四次 上下左右 猛移的动作 仍能基本保持平衡 这个就算调节完毕了
基本的操作
一般是右手持机 左手做细活 右手因为要吃力 所以有时候会越拿越低 最后手柄都会碰到云台板 这个要注意 尤其是微型稳定器
左手轻触旋转杆体来控制镜头的方向 注意这个轻触几乎等于抚摸 靠多次点触来控制旋转的幅度 另外这个旋转肯定是有惯性的 也就是说 你要停止旋转也应该有预判早做回旋来抑制惯性 而不是要停的时候 生硬的止旋
步伐上 阳光说是像做贼一样 是这个理 就是说你还是要像端着一个快要溢出水的满杯那样的感觉 后脚掌先着地 小碎步前进 要有这样的感觉 就是能做到身体动 而稳定器的位置和镜头的方向都不变
基本的练习方法 比如步伐 换身步伐 霍侠的视频教程已经很清楚了
另外 整体系统轻 防风必然不行 这个和脚架的道理是一样的 昂贵的碳纤维的防风能力可能干不过廉价的傻大粗笨的铝合金脚架 稳定器增重的办法 可以在机器端加平衡杆 平衡块 或者缩短杆长底部加配重
练习稳定器是种感觉 很难手把手教 就好像骑自行车一样 很多时候要顺势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