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000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1-12-3
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1-12-3
|
最近跟了几部戏,忍不住对后期剪辑发表点议论(在剪辑吧,当然是说剪辑了)
常常有人说,一个片子几分拍,几分剪,好片子不知是几分对几分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水水的剪辑师,绝对剪不出一个火火的片子。
在国内的电视剧市场上,有很多剪辑师,其实也就是勉强够得上熟练操作员的水平。
为什么如此“高看”他们呢,因为他们往往就是用很单一死板地手法接台词,拼画面
先说接台词
电视剧的特点就是话多,台词一句接一句本无可厚非
但把所有的台词都接得枯燥无味,还真需要点“硬功夫”
本人就见到了这么两位,剪出的戏都是差不多地枯燥(也可以说没戏),但手法还各不相同。
区别在于:一个是掐尾,一个是去头
先说这个掐尾高手,具体手法是:
演员台词说完最后一个字,立马咔嚓一刀,后边再接下一句。
如果需要反应镜头,就用反应镜头贴一句或半句台词(绝大部分是一句)
几十集戏下来,全靠这“一招鲜”,最后的成片,大家都说,有故事但不好看。
如此死板的剪辑,什么片子都会让他剪得枯燥乏味。
后来这个戏发行的时候反应不好看,连导演也郁闷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问题就出在这“滥剪”上。
后来看一些大腕拍的戏,剪辑手法竟与此毫无差别。
真乃剪辑无人乎?
这种不懂戏地剪辑手法,对戏的损害是很直接很致命的。
举两个方面的例子:
一、该戏中几个角色的爹都死了,本来死爹了必然有点戏,但结果是:
那边角色刚喊完“爹”,这小子就把镜头掐了,接下来其他角色的台词无非是“节哀顺变”,那边语音未落,这边就擦完眼泪继续新台词了。
本来该是有点感人的哭爹戏,让他生生给剪成了坑爹戏了。
二、前一句台词尾巴掐得很干净,后一句台词的头肯定就很富余,于是哎啊之类地水词就必不可少了,让人感觉几乎所有的演员都不在状态一样。
这个掐尾哥还有一个不得了的功力,就是多么跌宕起伏的戏,都能给你剪成波澜不惊。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得出一个结论:
要求一个心里没戏的人剪出戏来,一是不现实,二是不人道。
放下这个“掐尾哥”,再说一个“斩头兄”,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斩头兄”是把台词的头修得干干净净的,同样是台词接台词
于是乎,本来就有点二地戏,经常就会有个角色不知道从哪里就蹦进画面,没头没脑地来一通。本来台词就比较不接,这一来,更楞了。
本来掐头去尾是台词剪辑的基本手法,不知道为什么到了这二位手里,就成了凶器了呢。
细细揣摩,还是这二位心中没戏,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戏”
这种水平的剪辑师,好像还不是最次的。
其手法和水平,很典型,很具代表性。
一个剪辑师,最起码应该做到:
故事要讲得让大家看得进去, 节奏要抓得住观众, 演员的表演要在角色里。
现在很多电视剧剪辑师,几乎把电视剧剪成了专题片,如果再配上几句不咸不淡的旁白,就更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