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25723|回复: 22

[稳定器] 关于稳定器的设计及使用的探讨(谈谈自己对稳定器理解)

[复制链接]

2

主题

7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9-21
发表于 2012-9-25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石 于 2013-2-19 00:57 编辑

  最近论坛内讨论稳定器的话题越来越多 有故意抬高自己打压同类厂家 也有为了搅乱市场瞎起哄 不过这些都早已习惯了 国内环境基本就是这样 所以在这些讨论中 就物说物的回帖 就难能可贵了 我还是希望这样的帖子能多些 最起码可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不会只停在口水战 而忽视了产品自身的品质和竞争力  为此我也想说说自己对稳定器的理解 顺便抛砖引玉 欢迎补充指正
稳定器 用更通俗的话来 可以叫消摆器 (消除摇摆的工具) 也可以叫惯性器
这里有个概念和大家分享
  
未命名1.jpg

三维空间中的变化可分为 位移 旋转
也就是说稳定器只能利用平衡和惯性消除旋转角度 位移是不能被消除的 所以大家手持的时候尽量要平


在论坛里也有人说 杆越长 摇摆越厉害 表面上一看似乎有道理 其实是的错误的
我们摄像机之所以画面晃动 是因为成像镜头与地平线、垂直线的角度在变化  所以他只跟角度有关 无论杆有多长 角度其实还是没变
未命名2.jpg


稳定器用到的原理



  • 平衡     
  • 惯性


对应的主要的部件
1.         偏移云台 杠杆 配重块
2.         万向节

我们市面上常见这2种稳定器 I C 平衡上我们来对比分析下
他们都具备了 云台 万向节  平衡砝码  那他们本质的区别在哪呢
我们来用图示意下


未命名3.jpg
未命名4.jpg

稳定器其实就像个天平 调节方法无非3
1.         对等的砝码来调节
2.         杠杆的长短来调节
3.         移动支点的位置来调节

I型稳定器具有的 万向节可移动性(支点可移)在不增减砝码 不调节杠杆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调整
C型稳定器在杠杆重量上长短上 要有严格的数学计算 对机型的适用范围限定会多些 由于支点离摄像机较近 在配重上能有所减轻 这是C型设计的优势

真正定义i型和c型 应该不以外观来决定 而是要看 万向节是否可移 所以类似minicam这些稳定器 也被列为 C型稳定器
未命名5.jpg

惯性我们来分析下什么样稳定器比较好
质量越大 速度越快 惯性越大 可以看出稳定器也不宜过轻 过轻的稳定器有时候还要考虑到风阻 也可以看出在视频中 快速移动稳定器的测试画面是不可信的  毕竟是依靠大惯性来实现稳定的 还有就是减少阻力 使摄像机轴竟可能的不被影响 所以万向节轴承组的精密度对一个好的稳定器起着决定性作用

稳定器的使用
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平衡调节 所以一个好的偏移云台是至关重要的 以我个人的经验
1.         旋钮少的云台他会大大缩减你的安装调节时间 也不至于让你手忙脚乱 (下图的比较)
未命名6.jpg
2.         材料和做工 决定手感 大多数持有者的感概 一时图便宜买回后由于不实用成为一堆废铁占地方
3.         旋钮最好都是圆形 可以减免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平衡
未命名7.jpg
4.         有防滑落保险的优先 (避免摄像机掉地上
5.         快装板机型的兼容性和拆卸的方便性 (个人习惯更偏向于插滑式 平衡微调旋钮都在两边 比较好去手 更人性化)
未命名8.jpg
6.         要多加练习 好的画面人为技术影响占50%以上 (等有时间开个贴专门说下使用技巧 )
市面上常见的几种云台
未命名9.jpg





对于未来稳定器的发展方向
有人提出用回转仪器(在航拍上叫增稳云台)
其实除了我 已经有很多人进行制作了 为什么没能大批量生产和推广 其中的瓶颈我跟大家分享下



  •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值采集的准确度校准需要大量时间
  • 使用无刷电调 舵机驱动 扭力有限(只适合卡片机 比如大疆系列) 使用步进电机 驱动部分难调整 算法复杂 且外接电源增加重量 (不管用什么电机齿轮的间运转带来的震动 会使得图像有波纹)
  • 不管用什么驱动方式 不能达到100%增稳补偿 迟缓严重 (这是最致命的)


所以目前采用增稳补偿的量产产品少之又少 即使出来的缺陷依然严重 返回来想就现有的稳定器 完全能满足拍摄了 后面对陀螺仪的研究 真就有些画蛇添足



以上是我对手持稳定器的了解 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指正 不足的地方大家来补充 共同进步

点评

图片都看不到  发表于 2012-9-25 01:00

1

主题

17

帖子

0

精华

会员

注册时间
2012-8-18
发表于 2012-9-25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
3721 实名认证

28

主题

108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雪球电影

注册时间
2010-5-14
发表于 2012-9-25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贴 很受用

21

主题

70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7-17
发表于 2012-9-25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滑槽什么的最讨厌了。
大机器大架子还能用用。
小机器,还反复转换模式的,滑槽是很费事的。
我是用的这玩意。
QQ截图20120925082910.jpg

点评

对快装板添加改进确实不错 不过正说明了原装板 本身就存在着设计缺陷 你说的转换模式 是怎么回事 很想了解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25 21:22

82

主题

276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6-14
发表于 2012-9-25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很有营养

43

主题

55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7-23
发表于 2012-9-2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该不会也要DIY一个吧呵呵

4

主题

30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2-20
发表于 2012-9-2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最后一点很难苟同,有些误导了。
现在的增稳云台已经很成熟了,应用领域也十分广阔,你说的那几点问题早就不成为问题了。

点评

不知道 你了解过的是那几款产品 就我所了解 国外有FlyingCam 国内来说大疆相对算是比较成熟 实际使用效果 还是存在我以上说的问题 舵机的性能限制了云台的发挥 慢速有抖阵爬行现象 快速摇动不能完全补偿 舵机的死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25 21:34
死区 小角度的摇晃无法补偿 高 精度的伺服电机 保证运动精度高、响应快 负载能力较强 但其高成本和体积 在传动方案中不一定是好选择 所以现在都限于航拍 因为飞控系统相对斯坦尼康要平稳  发表于 2012-9-25 21:27
不知道 你了解过的是那几款产品 就我所了解 国外有FlyingCam 国内来说大疆相对算是比较成熟 实际使用效果 还是存在我以上说的问题 舵机的 性能限制了云台的发挥 慢速有抖阵爬行现象 快速摇动不能完全补偿 舵机的   发表于 2012-9-25 21:27

61

主题

400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12-2
发表于 2012-9-25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1736 于 2012-9-25 10:51 编辑

这种帖子,岂能不参与,
楼主对稳定器的观念是小弟见过最好的了,
不过还有几点需要讨论,

1 稳定器原理为 平衡及惯性
平衡应该不算是原理,杠杆会比较恰当吧,
不过惯性好像也不是原理,是一种物件属性,但了解就好。

2 c型 i型  并不是以万向节可不可移动来定义,
梅林也是可以移动万向节的,
所以应该是以把手的方向来分,
c型就是为了想要改变把手方向,所产生的一种畸形稳定器的一种妥协形式。

点评

同意昼月观点  发表于 2013-2-20 20:29
minicam下面有旋钮调节杆子长度 本质上不是移动万向节 请不要误导。  发表于 2012-9-26 09:46
同意,minicam支点下面有旋钮调节杆子长度本质上就是移动万向节。  发表于 2012-9-25 22:15

61

主题

400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12-2
发表于 2012-9-2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台的设计,其实才是各家稳定器厂商能发挥创意的地方,
也是各家稳定器特色的地方,
其余重点就只是精度及刚性,
虽然说 ”只是”,但也是加工及材料成本的重要来源。

20

主题

32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2-22
发表于 2012-9-2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不错适合小白diy者,至少简单易懂,能让人看下去,

30

主题

127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12-7
发表于 2012-9-2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都认为,自重大的稳定器效果会更好。

0

主题

190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2-6
发表于 2012-9-25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而言  差不多自重的稳定器  c型的比I型的长时间手持要轻松一点    另外人的体能毕竟有限 手持稳定器自重太大也不行   要有各方面妥协平衡考虑

点评

什么是多角度拍摄?船摆跟C型没有关系,C型 I型都是万向节结构,何来只有 C型转动失灵?  发表于 2012-9-26 01:13
I型可以上背心 重量不是问题 更重的机器都可以 C型那种只能适合小机器 太重的机器会压的万向节转动失灵  发表于 2012-9-25 23:41
C型不能多角度拍摄 C型跑动很难保持不船摆  发表于 2012-9-25 23:40
说道重点了。  发表于 2012-9-25 22:15

10

主题

77

帖子

0

精华

会员

注册时间
2012-9-12
发表于 2012-9-25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留名,等候更新技术贴

2

主题

7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9-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飞一 发表于 2012-9-25 08:31
滑槽什么的最讨厌了。
大机器大架子还能用用。
小机器,还反复转换模式的,滑槽是很费事的。

对快装板添加改进确实不错 不过正说明了原装板 本身就存在着设计缺陷
你说的转换模式 是怎么回事 很想了解下?

点评

国内外高端稳定器的云台基本都用 滑槽方式 只能说你的第一代产品 精度不够  发表于 2012-9-26 10:21
滑槽方式的云台是齿轮方式 弱点2个 1个是齿轮转动大移动距离大 不好掌握距离精度 2每次调节都需要松开锁紧扳手 非常麻烦 滑槽方式稳定器 我们第一代产品就是 后来发现很多弱点停产了  发表于 2012-9-25 23:38

2

主题

7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9-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2-9-25 09:24
对最后一点很难苟同,有些误导了。
现在的增稳云台已经很成熟了,应用领域也十分广阔,你说的那几点问题早 ...

不知道 你了解过的是那几款产品
就我所了解 国外有FlyingCam  国内来说大疆相对算是比较成熟 实际使用效果 还是存在我以上说的问题 舵机的性能限制了云台的发挥 慢速有抖阵爬行现象 快速摇动不能完全补偿 舵机的死区 小角度的摇晃无法补偿  高
精度的伺服电机 保证运动精度高、响应快  负载能力较强 但其高成本和体积 在传动方案中不一定是好选择 所以现在都限于航拍  因为飞控系统相对斯坦尼康要平稳

4

主题

30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2-20
发表于 2012-9-2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石 发表于 2012-9-25 21:34
不知道 你了解过的是那几款产品
就我所了解 国外有FlyingCam  国内来说大疆相对算是比较成熟 实际使用效 ...

你的观念早该更新了,现在好云台谁还用舵机?
你把Z15拍的东西看看在说话不迟。

点评

自认为自己算是比较能折腾的人 关注大疆很久了 因为本人也玩航模 对禅思z15 筋斗云s800 等系列产品也有些了解 被你这样一说 倒想听听你的见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9-26 21:04

2

主题

7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9-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2-9-26 11:51
你的观念早该更新了,现在好云台谁还用舵机?
你把Z15拍的东西看看在说话不迟。

自认为自己算是比较能折腾的人 关注大疆很久了 因为本人也玩航模  对禅思z15 筋斗云s800 等系列产品也有些了解  被你这样一说  倒想听听你的见解

4

主题

30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2-20
发表于 2012-9-27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我最重要的2个拍摄,神九回收和环中国国际自行车赛,在这种高速运动中拍摄,不借助陀螺仪是不可想象的,不知道你怎么得出:“后面对陀螺仪的研究 真就有些画蛇添足 ”。
环中赛在武汉休息了2天,和当地的朋友交流了一下,他们给我看了z15拍的东西,说实话,我被震惊了,原来z15完全可以拍出媲美摇臂的画面,可惜我的Z15回来一直没顾上玩,看国庆期间有没有功夫补课。
稳定器小巧方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效果,是一种廉价实惠的解决方案,但它的缺点和不足是十分明显的,真要高端应用,电子或机械陀螺才是稳妥的选择,也是稳定类产品的发展方向。
A_M 实名认证

4

主题

15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9-25
发表于 2013-2-2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费哲轮盘稳定器 好像没提到

点评

cloudvfx 正解 只是一种握持方式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23 13:25
费哲轮盘严格说 谈不上是稳定器 它只是一种握持方式而已(握持方式减震) 我觉得应该和肩扛架放在一类里  发表于 2013-2-20 12:05

1

主题

11

帖子

0

精华

会员

注册时间
2013-2-16
发表于 2013-2-2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帖,希望不要成为商家的口水战场。

2

主题

7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9-21
 楼主| 发表于 2013-2-2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A_M 发表于 2013-2-20 12:00
楼主 费哲轮盘稳定器 好像没提到

cloudvfx 正解 只是一种握持方式而已

82

主题

276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6-14
发表于 2013-4-3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未来稳定器的发展方向
有人提出用回转仪器(在航拍上叫增稳云台)”


现在再看这个帖子非常有前瞻性!!!

0

主题

15

帖子

0

精华

会员

注册时间
2013-8-14
发表于 2013-9-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30 08: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