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6428|回复: 8

[调色] 色温与白平衡(转)

[复制链接]
zun 实名认证

19

主题

11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尊正真彩

注册时间
2010-9-13
发表于 2012-8-6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白平衡是随着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而产生的,在专业摄像领域白平衡应用的较早,现在家用电子产品(家用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中也广泛地使用,然而技术的发展使得白平衡调整变得越来越简单容易,但许多使用者还不甚了解白平衡的工作原理,理解上存在诸多误区。它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被摄物的色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等方式。
  许多人在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那么什么是“白平衡”呢?这必须先说明什么是白色,物体反射出的光彩颜色视光源的色彩而定,人类的眼睛之所以把一些物体看成白色的是因为人的大脑可以侦测并且更正像这样的色彩改变,因此不论在阳光、阴霾的天气、室内或荧光下,人们所看到的白色物体颜色依旧。人眼可以进行自我适应,但是数码摄像机就不具有这么智能的功能了,这是由于CCD感光元件本身没有这种适应功能,为了贴近人的视觉标准,数码摄像机就必须模仿人类大脑并根据光线来调整色彩,也就是需要自动或手动调整白平衡来达到令人满意的色彩,数码摄像机的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可以自动的感知周围环境,从而调整色彩的平衡,这一对数码摄像机输出的信号进行一定修正的过程就叫做白平衡的调整。
  掌握白平衡的调节,就可以拍摄出真实的色彩画面。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所有数码摄像机都具有了自动调整白平衡功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某些型号的数码摄像机同时还具有手动白平衡调整,手动调整的精确程度要胜过自动调整,而且一般还都配备了一些预置好的模式,例如阴天、晴天、荧光灯等,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来进行调整,相对来说方便一些。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在了解白平衡之前还要搞清另一个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色温。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温度继续升高会呈现蓝色。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这个温度就用来表示某种色光的特性以区别其它,这就是色温。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们对它并不陌生。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调,不同的路灯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 K。这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某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同样,当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
  由于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使我们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比如在钨丝灯下呆久了,并不会觉得钨丝灯下的白纸偏红,如果突然把日光灯改为钨丝灯照明,就会觉查到白纸的颜色偏红了,但这种感觉也只能够持续一会儿。摄像机的CCD并不能像人眼那样具有适应性,所以如果摄像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照明的色温不一致就会发生偏色。那么什么是白平衡呢?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更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摄像机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但不是全部,白平衡其实是通过摄像机内部的电路调整(改变蓝、绿、红三个CCD电平的平衡关系)使反射到镜头里的光线都呈现为消色。如果以偏红的色光来调整白平衡,那么该色光的影像就为消色,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会偏蓝(补色关系)。
  白平衡的工作原理
  白平衡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让白色所成的像依然为白色,如果白是白,那其他景物的影像就会接近人眼的色彩视觉习惯。调整白平衡的过程叫做白平衡调整,白平衡调整在前期设备上一般有三种方式:预置白平衡、手动白平衡调整和自动跟踪白平衡调整。通常按照白平衡调整的程序,推动白平衡的调整开关,白平衡调整电路开始工作,自动完成调校工作,并记录调校结果。如果掌握了白平衡的工作原理,那么使用起来会更加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白平衡是这样工作的:摄像机内部有三个CCD电子耦合元件,他们分别感受蓝色、绿色、红色的光线,在预置情况下这三个感光电路电子放大比例是相同的,为1:1:1的关系,白平衡的调整就是根据被调校的景物改变了这种比例关系。比如被调校景物的蓝、绿、红色光的比例关系是2:1:1(蓝光比例多,色温偏高),那么白平衡调整后的比例关系为1:2:2,调整后的电路放大比例中明显蓝的比例减少,增加了绿和红的比例,这样被调校景物通过白平衡调整电路到所拍摄的影像,蓝、绿、红的比例才会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被调校的白色偏一点蓝,那么白平衡调整就改变正常的比例关系减弱蓝电路的放大,同时增加绿和红的比例,使所成影像依然为白色。
  换一个思路来考虑白平衡调整的问题,摄像机在白平衡调整容度之内不会“拒绝”放在镜头前面的被调校景物,就是说镜头可以对着任何景物来调整白平衡。大多情况下使用白色的调白板(卡)来调整白平衡,是因为白色调白板(卡)可最有效地反映环境的色温,其实很多时候某种环境下白板(卡)并不是白色,多多少少会偏一点蓝或其它的颜色,经验丰富的摄像也会利用蓝天来调白平衡,从而得到偏红黄色调的画面。搞清楚白平衡的工作原理之后,再使用的时候就会大胆地尝试不同的效果,丰富了摄像创作。
  白平衡调整
  在生活中日光的色温是不断变化的,可以说没有两个地方的色温会完全一样,不同的地域、季节、地面环境、天气、早晚等等都会对色温造成影响,还有大量的人工光源,色温也不尽相同。摄像师调整白平衡的方法大体分粗调、精细调整和自动跟踪(ATW)三种:粗调指在预置情况下改变色温滤光片,使色温接近到到3200K的出厂设置;精细调整是指在色温滤光片的配合下通过摄像机白平衡调整功能,针对特定环境色温得到一个更为精确的调整结果;自动跟踪是指依靠摄像机的自动跟踪功能(ATW),摄像机自身根据画面的色温变化随时调整。
  预置功能是摄像机以3200K色温条件下设置的蓝、绿、红感光平衡。当环境色温为3200K时,摄像机色温滤光片放置在3200K,景物可以得到正确的色彩还原;当环境色温为5600K时,摄像机色温滤光片放置在5600K,景物可以得到正确的色彩还原。当环境色温在3200K上下1000K和5600K上下1000K范围内,利用白平衡预置功能可以得到人眼可以接受的色彩还原,由于色温偏差不大,使拍摄出的画面呈现出细微的色彩变化。这有一个好处,不同的生活环境本身会由于环境色和照明差异的影响而色彩基调不同,如果到处调白会使不同的环境呈现单一白光照明的效果,而利用白平衡预置则可以保留这种丰富的色彩变化。
  一般精细调白的方法是,在拍摄环境中以顺着拍摄方向的调白板(卡)来调整白平衡。这是一种普遍的情况,还有几种非常灵活的精细调白方法。利用一块透过性良好的标准白板,把它置于紧贴镜头的前面,在拍摄环境中对着光源照明方向或对着主拍摄方向来调整白平衡,专业的摄像机会给出一个色温读数,比如是5000K,如果希望拍摄还原正常的画面就以这个白平衡结果来拍摄。在摄像创作中,有时希望得到色彩偏差的画面来达到创作目的,这时可以利用任何景物来调整白平衡,被调白景物的色温同画面的色彩偏差呈补色关系,既以红色调白画面偏向青色,以绿色调白画面偏向品色,以兰色调白画面偏向黄色。白平衡自动跟踪功能(ATW)是随着镜头摄取景物的色温变化而时实调整,如果一个推镜头或摇镜头由于被摄景物的色温(镜头摄入景物的色温同环境照明色温是不同的)变化,会使画面在一个镜头内发生色彩变化。如镜头由人物全景推近脸部特写,因为景别的变化摄入镜头的色温会不同,画面中人物的肤色也就会发生变化,所以非特殊情况不建议使用该模式。
  白平衡调整是摄像的基本功,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手段。在清楚了原理之后,活学活用才会应用自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一定会有所收获。

zun 实名认证

19

主题

11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尊正真彩

注册时间
2010-9-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6500k与9300k色温的区别
1.国际情况
美国:泽威克(M. Zwick)等人曾进行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6500K与9300K的比较实验,被评价的图片场景大部分包括人类肤色,也有一部分室内和室外场景,用主观评价方法获得了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6500K"好"和"优秀"的评价比率高的结论。并促使美国采取6500K为基准白。因为美国曾使用C光源和9300K白场,故美国在CCIR会议上又重申美国彩色电视基准白是6500K。
欧洲:多数国家采用PAL制,在这种制式诞生之际,已使用了稀土类化合物Y2O3:Eu和Y2O2S:Eu作为红荧光体,光效率有了提高,使得6500K基准白得以实现。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无线电研究所长岗良富认为虽然日本彩色电视机的生产在不断发展扩大,但彩色电视机的颜色重现依旧是一个遗留下来的问题,由于日本已生产了较多9300K的彩色电视机,故向6500K靠拢比较困难。
国际无线电咨询委虽会(CCIR)采用欧洲广播联盟EBU建议的国际统一标准,彩色电视机基准白采用6500K,色度坐标为x=0.3127,y=0.3290。
但至今部分国家和地区仍生产9300K白场色温的电视接收机,我们分析有以下三种原因:
a. 彩色电视接收机一开始是使用Zn3(PO4)2: Mn和Zn2SiO4: Mn红荧光体,由于这类荧光体发光效率太低,当时为了提高彩色电视亮度,提高绿路、蓝路束电流,迫使一度采用9300K作为彩色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
b. 在稀土类荧光体Yu04:Eu、Y2O3:Eu、Y2O2S:Eu研制成功后,部分厂家没有从彩色电视彩色复现的科学严整性角度做出及时的探讨,没有改变生产流程的指标,大量生产的彩色电视接收机色温仍是9300K,使广大用户形成了固有的错误印象色,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为时已晚,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c. 由于大部分黑白电视机色温过高,为l4000K~17000K,造成人们头脑中对电视机白场色温过高的印象,并将这种印象色带到对彩色电视的观看中,形成了对白场高色温错误的固有观念。
2.国内情况
我们七十年末期的工作已表明,接近6500K比接近9300K的白场色温色还原效果有较优的再现,被评价的图象包括男女肤色、衣着中的大部分颜色,室内景物,以及红花、绿草、蓝天等室外景物。同时指出由于稀土类的红荧光粉Y2O3:Eu、Y2O2S:Eu有较高的亮度,已使彩色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按6500K实现,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有可能之事。
八十年代,我国大量引进彩色电视接收机生产线,但又几乎是清一色的来自日本。日本电视机电路设计的合理、质量的稳定虽被人们所广泛赞赏;然而正如日本科学工作者所认为的那样,日本电视接收机的彩色依旧是一个问题。我国大多数接收机厂又沿用日本原型机高色温指标。大量生产这种高色温的电视机势必导致部分人员形成错误的印象色,并以这种习惯的印象色作为判断和选择电视机白场色温的依据。虽然,在国家标准GB936-89"彩色电视接收机白场色温及其宽容度"中,我国又重申了电视机白场相关色温为6500K+7MPCD。按CIE 1931表色系统色度坐标为x=0.313,y=0.329。按CIE 1960表色系统u=0.1978,v=0.3122。但是目前厂家生产的电视机和微机显示器大多数仍采用9300K的白场色温,这使得解决彩色电视行业和微机显示器中的光色问题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zun 实名认证

19

主题

11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尊正真彩

注册时间
2010-9-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un 于 2012-8-6 16:28 编辑

不能不重视的色温问题

  【日经BP社报道】作为FPD电视画质竞争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如何忠实地表现影像内容制作方的意图。然而,在日本的FPD电视业界已经有人指出“竞争的方向未必正确”。其中的典型就是色温的设定。

  一般情况下,日本人习惯于在明亮的荧光灯环境下收看电视,因此显示器的色温通常都定在约9300K的较高水平上。而欧洲则通常使用间接照明,在光线较为暗一些的环境中收看电视,因此显示器的色温通常控制在6500K左右。也就是说,假如直接将日本生产的电视机拿到欧美去,影像效果就会显得苍白。反过来,用欧美生产的电视机收看日本电视节目时,就会偏红。由于电影胶片绝大多数都设定为6500K,因此假如在日本录制DVD影碟时不进行色彩补偿,就将无法得到制作方预期的色彩效果。
  电影《千与千寻》(Spirited Away)的DVD影碟就曾因色彩效果偏红而打起了官司,其原因就在于日本国内存在的上面所讲的特殊情况(此案于2004年9月10日最终达成和解)。拿《千与千寻》DVD影碟来说,2张一套中的第一张正编光盘由制作方进行了色彩调整,第2张预告光盘则没有进行色彩调整,因此消费者最终得到的是色调不同的 2种影像,由此暴露出来了一个大问题。
  如今,日本的FPD电视业界正使得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快。这是因为在摆满了各厂商电视机产品的大型家电商场里,显示器的色温设置得越高,图像效果看起来就越漂亮,自然也就好卖。为此,液晶电视厂商、等离子厂商都在竞相提高色温。然而,如此一来,消费者所能看到的将是越发偏离本色的影像。


zun 实名认证

19

主题

11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尊正真彩

注册时间
2010-9-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un 于 2012-8-6 16:24 编辑

简单地说就是:相关色温的标准为6500K。由于等色温线的存在,在CIE图上有很多点色温值都是6500K,但只有按CIE 1931表色系统色度坐标为x=0.313,y=0.329;按CIE 1960表色系统u=0.1978,v=0.3122的点才是正确的D65.
RGB Level 应该为1:1:1,都在100%的位置(一般来讲,绿分量一般不影响色温,蓝分量越高色温越高,图像会越清亮;红分量越高色温越低,图像会越浓艳)。灰阶和Gamma特性表现比较好的监视器Delta E实质上就是白平衡色温点偏离基准白(D65)点的偏离度。



”因为它比较容易看懂,有些杂志喜欢用这个图表。他们说如果图表是从黑到白完全平坦在6500K,那么灰阶就是完美的,这是不正确的。你需要暸解在CIE图上有很多点的色温都是6500K,但只有一个点是正确的:位于x=0.313及y=0. 329的D65。你可以有一个量起来是完美6500K的显示器,但还是显示错误的颜色。先前的红蓝绿量值图表及接下来的CIE图表才能非常精确的给我们实际上在进行的影像。我们愈少提有关色温图表愈好。忽略它吧,它真的没用。Don't make the beginner mistake of only posting 不要在在线论坛只贴你的色温图表,造成初学者犯错。没有其它的图表或资料做参考,它是没用的。“引自《灰阶及色彩校正》




CS-200_cct.jpg CS-200_rgb-level.jpg CS-200_cie1.jpg






1

主题

7

帖子

0

精华

会员

注册时间
2011-12-18
发表于 2012-8-7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2

主题

196

帖子

0

精华

会员

注册时间
2010-12-23
发表于 2012-8-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谢谢啊

18

主题

89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5-19
发表于 2012-8-8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谢谢分享。。。。

0

主题

7

帖子

0

精华

会员

注册时间
2011-11-8
发表于 2012-8-9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打基础

34

主题

1490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6-22
发表于 2012-8-12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4-28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