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讠讠 于 2012-11-19 09:05 编辑
心得来自Vincent Laforet,牛人一个。镜头画面来自于他的作品,我从英文翻译过来,供大家参考
7.5mm f/5.6鱼眼 一款特殊镜头,在矩形幅面上生成圆形画面,一年中会用一到两次,每次都能产生惊人效果
14mm f/2.8 II 一款华美镜头,拍摄效果完美,超广角没有圆形形变。对于1D MKIV和7D机主来说,如果需要超广角这是必备镜头。5D MKII机身因为是全画幅,用16-35mm镜头可以达到同样效果。运用此镜需加小心,镜头上下运动时的画面形变会成为你的敌人。
15mm f/2.8鱼眼 对此镜爱恨交加。配合7D绝佳,但在5D MKII上有点过于噱头。如果足够小心,圆形形变可以减小到不易察觉的程度(见下图)也有不少人就是为了追求形变使用此镜,使画面更加嘻哈或者动感。但无论如何请不要将此镜或其他低于24mm的镜头用于拍摄人像。
16-35 f/2.8 II 当我用1D机身时(1.3x),此镜是常用镜头。之后我转向全画幅机身,更偏爱24-70mm 2.8镜头。现在我用全画幅机身拍摄广角时,此镜又成为我的最爱。
17mm f/4移轴 既有广角,形变又小,使此镜成为拍摄建筑的绝佳镜头。但是对于微缩移轴来说,这款镜头有点太广。 
24-70mm f/2.8 如果你想从单只镜头开始涉足摄影摄像,此镜是最佳选择。在全画幅机身上,它覆盖了几乎每个经典焦段,24mm/28mm/35mm/50mm,以及70mm(当然不及85mm)。适合风光、体育、航空、新闻、人像等多种拍摄场合,和70-200mm 2.8一起成为业内必备的两只镜头。同时也是一只不错的微距镜头,进一步提升了价值。但是对于新手来说,从微距到无限远的对焦环行程过长,使得新手手动对焦有点困难。
24-105mm f/4 此镜基本是24-70mm f/2.8再多出35mm焦段,更适合人像拍摄,但是光圈掉了一档(f4 vs f2.8)。有防抖系统,不错。我个人倾向于24-70mm f/2.8,但也有不少朋友(包括小Walter Loss)用这款镜头。 
24mm f/1.4 II 非常明亮的广角镜,比大多数变焦镜多出2档以上光圈,非常适合新闻摄影。
24mm移轴 这是我最爱的两款移轴镜头其中之一。我用它来获得微缩移轴效果。另外一款最爱是45mm移轴。但是记住,此镜无自动对焦。
35mm f/1.4 新闻摄影经典焦段。把此镜光圈设在2.0,再有一只光圈设在2.0的50mm 1.2镜头,基本可以走遍天涯。当然没有用变焦镜头方便,但出片效果不是变焦镜头可比。弱光条件下此境很出色,比2.8的广角镜多出2档光圈。
45mm移轴 我的两只移轴最爱之一,和标准镜一样清晰,不支持自动对焦。
50mm f/1.2 绝对是单反摄像师的必备镜头,强力推荐。50mm焦段在全画幅机身上极适合拍摄对话场景,弱光条件下表现华丽。
70-200mm f/2.8 IS II 如果只想靠两只镜头打天下,24-70mm 2.8是第一只,那它就是第二只,强力推荐。在佳能变焦镜头里是成像最为犀利,帮我出过不少好片。
85mm f/1.2 一件宝物,把光圈开到2.0,出来的人像效果令人瞠目。此境没必要用小于2.0的光圈,如果你拿它开2.8光圈,有点暴殄天物,那不如用70-200mm 2.8算了。我基本每次拍摄都会带上这只镜头。如果你想要专业级的人像效果,非此镜莫属,就像之前说的,宝物一件。
90mm f/2.8移轴 此镜不如24mm和45mm移轴用的频繁,但当我用的时候,出片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拍人像也不错,但不支持自动对焦。
100mm f/2.8微距 令人印象深刻的微距镜,画面犀利,是当今唯一一只配备了混合防抖系统(内置螺旋仪?)的镜头,也是唯一只100%可用于手持拍摄视频的镜头。我希望佳能将来给所有的镜头都配备这种防抖系统。 


135mm f/2
又是一件宝物,完美的脸部人像头。和70-200mm 2.8比起来,它让你离被摄体更近,营造出更特别的人像效果,拍摄弱光场景也很出色,我基本放在2.0光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