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000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1-12-3
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1-12-3
|
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的市场潜力
本楼主从事影视制作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销售多年,参与并负责了多部电视剧、数字电影的前后期制作,本帖就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软件和系统的市场潜力和发展趋势发表一点看法。
本帖认为: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将很快成为电视作品(包括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一个必不可少的制作环节。
以上结论,是综合效果和实施成本两个关键因素后得出来的。
无论从画面还是内容,电视作品都一直在追求“电影”效果。
这里所说的电影效果,主要特指在影棚里拍摄出来的内景效果,及特定时间点光线条件下拍摄的外景效果。
光比、色彩饱和度、主体和背景的关系
是电影效果和电视效果三大主要区别。
电视剧日夜拍摄,风雨无阻的拍摄模式,使“平光、寡色、前后景混沌一片”成了其先天性的缺陷。
于是,后期调色,就成为电视剧后期制作中的一种稍显“奢侈”的需求。
通过后期调色,可以对电视剧画面的光、色进行调整,如果具有一定的创作意识,还可以把镜头主体和背景的关系更加突出出来。
但是,一部电视剧的篇幅往往是一部电影的10多倍长,而可以接受的制作周期又往往只有电影的10分之1, 这就对电视剧的调色提出了很严苛的要求。
正是这些特点,所以以往的电视剧的调色往往是借助非编系统的调色功能,如Avid,FCP,DPS等系统,都有自身的调色功能,这些系统的调色功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只能对全局光、色要素进行整体调整,虽然画面观感有所改善,但作为一种创作手段还略显不足。
对于有很强的调色和处理效果的特技软件,如AE,MayaFusion,Flame,Smoke等,虽然插件居多,效果很炫,处理广告和短片都效果不错,但是若用这些软件处理几万个镜头,剪辑点要求精确,时时还有修改要求的电视剧后期工程项目,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软件和系统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实时性。
音视频作品绝大部分都需要靠感觉来创作,不能单靠想象。
2. 工程性。
能与Avid,FCP软件进行工程对接和对EDL,AAF的良好支持使达芬奇可以很方便地嵌入到影视制作的流程中去。
3. 自动跟踪特性。
目标画面的自动跟踪特性非常有特色,可以用于很好地突出某些主体内容。
4. 易得易用。
MAC版的低成本和轨迹球(Trackball)的应用使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易得易用。
当然,再好的技术工具如果落到一个“操作工”的手里,其作品也必定会“匠气”十足。反之如果能很好地用于创作,则必定“灵气”毕现。
楼主目前正在做的一个电视剧后期项目,春节前后就要开始用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系统来进行调色处理,因原装苹果系统在扩充性方面的限制,达芬奇系统准备在黑苹果上跑,以便满足影片的各种特殊要求。
通过调光调色,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和年代感。
同时,通过加强主体和背景的相对关系对比,强化画面的创作表现力。
我们的项目是高清电视剧,按照央视的高清节目标准制作,以前有成熟的制作流程,这次是把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手段嵌入其中,根据实际经验和技术分析,对新学者提出几点建议:
1. 定位问题
定位问题包括目标定位和设备定位
技术学习和制作经营,是不同的两种定位。
如果只是为了学习,可以用一个较低配置的计算机平台加一个较专业的显卡如GTX285来组成系统,大概六七千元可以把主机搭起来,再配一个大屏的显示器就可以了,最好再配一个搜索轮和一个轨迹球,也体验一下“专业”的操作手法。
这个平台可以对零星的小项目进行加工。
个人学习用的系统,造价可以控制在万元以内。
若用于经营,则要定位标清还是高清,标清系统的配置比较简单,单个显卡如GTX470、GTX480都可以胜任,主板本身的Raid功能也能满足标清的存储功能,至于输入输出卡,从一千多元的到一万多元的都可以。
标清的系统,2-3万到3-5万都可以够用,差别主要在存储部分。
若要做高清节目,特别是高清电影或电视剧节目,则需要对存储、GPU等进行综合优化配置,高清系统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是存储环节,若配置不当,往往会出现指标很高,但输出总出错的要命问题。
如果不是有特别的要求,5-6万到10来万的系统都够用。
2. 实用性和实战性
很多人对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的选择存在片面性,单单追求几个GPU,几层实时,这里面存在一个严重的商业问题:
因为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难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完成项目,所以往往要嵌入到一些主流制作流程中,如电视剧,电影,广告,专题片,纪录片等,如果缺乏可靠的输入输出手段和数据的通用性及可交换性,就会形成一个孤岛,必定难以在商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对于Mac系统来讲,输入输出本来就是它的软肋,以前在FCP中,能够可靠地不丢帧输出高清片子的系统就不多,远远没有Avid或DPS可靠,在达芬奇系统的配置中,通盘考虑至关重要。
至于实战性,那就是能够接商业性的项目,出商业水平的作品。
在这一点上,很多民间高手都伴随着很多的 DV 系统流落在民间无法进入专业市场就是很惨重的教训。
最后再总结一下,其实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本身很简单,调光调色的功能是最常用的,蒙板选区功能在PS和AE里也不陌生,跟踪功能算是特色,掌握起来也很简单,最有竞争力的两条就是多处理通道的实时性及与Avid和FCP等的工程接口。
如果是用7版的系统,只有实时性的特点,工程接口的功能,需要8版的才有。
因忙着给电视剧后期准备设备,没有多少时间与大家交流,等忙过一段,与大家细细切磋。
举个实战的例子,我们在实际运作时调色的机器和生成的机器是分开的,多台机器并行调色,少量的机器用于渲染,这就是实战和实用的特点。
码字太多,就不校对了,错别字就辛苦大家猜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