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7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9-3-2
认证会员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 注册时间
- 2009-3-2
|
本帖最后由 PerryHope 于 2011-9-13 23:21 编辑
windboyz 发表于 2011-9-13 22:02 
cmos 原本就是4k,拜耳排列,两个绿色和一个红蓝,四个像素组成一个彩色,而且片上降噪还不好,4:4:4也是插 ...
其实您错了,我喜欢Arri, 从II C年代到现在的ArriCam、除了Arri 535A / B外,我都喜欢,Arri D-20早在2005年我也用过,Sony 最早推出的900我们2003年已经用来拍郑则士导演的电影 "底一点的天空" 8天拍完,那时摄影指导对数字摄影机根本不了解,全程都是我操作,那主要是Sony和Fujinon免费赞助, 我喜欢Fujinon的镜头,因为在设计给CCD感应器使用上, Fujinon的E系列很成功也走得很前,为什么Arri会找Fujinon合作出镜头呢?很明显Carl Zeiss在价钱和技术上不能满足Arri的数字摄影机要求. 我也喜欢MovieCam, 它的设计成功之处连阿莱都要运用,从Arri 535A/B, 435, 235, ArriCam都随用MovieCam Super America的机身内部设计结构, 而MovieCam却设计在一个没电影工业的国家 - 澳地利, Atton的出现也曾对这个行业带来冲击,但可能法国人过于浪漫而倒至Atton的发展未如理想中的效应. 不过最终情的还是Panavision...
身为一个摄影师最终都希望有自己的一台大玩具,我干爷 (陆正 - 李小龙多部电影摄影指导,香港目前几个大师曾是他助理) 有几台从中国内战至韩战,越战的35mm 200尺手摇摄影机,Arri II B/C, Borlex 16mm, Kodak 8mm... 最终他把这些都供现给教会...
我另一半师父 - 刘鸿泉 (恒运器材公司老板) 拥有香港最早2.5KW, Arri III 到至今多台MX, Epic-M, Alexa, MovieCam, Arri 435, Sony 900R...
其实这都是摄影师对器材的情结...
但Arri, Sony我买不起,而Red摄影机及他们这家公司的进取正合我意,那当然还是现实的问题 - 预算, 我本于2007年就有打算买,但后来还是因为担心维护不能跟上而买了台Panasonic HVX-200 P2玩,直到2008年见技术上越来越成熟才决定买Red One, 当初我建议几家器材租赁公司 (Cinerent) 购买时,他们都不看好,但现在呢? 哈哈
而我们目前是针对Red的话题,
目前几家生产商的CMOS技术根本在同一层次上,正如有人拿Alexa 和 Red One比较的话,
这有点不公平,一台应用2006年CMOS技术和另一台应用2010 CMOS技术,根本无法比较...
还是老一句话,擅长应用器材, 而不是滥用器材, 先了解清楚如何用,自己能否有把握, 那就不可能出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