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9888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18-11-14
机构会员
映核精选
- 注册时间
- 2018-11-14
|

楼主 |
发表于 2021-6-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 梁湛
第二章 硬件·操控
上一章我谈了第一天上手EDGE的印象。印象四个字:爱不释手。这章我具体分析一下EDGE的硬件。之前说过,EDGE不是MAVO LF的升级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EDGE在基本的设计思维上跟MAVO LF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另一个全新体系。新体系自然会带来硬件上的很多新变化,下面说一下EDGE机身上显著的新变化。
新1. 一体化全功能
所谓一体化,是指摄影机机身就已经具有完整的功能,或至少具备最核心的功能组件。例如阿莱ALEXA系列或索尼威尼斯和FX9这类摄影机就是一体化摄影机。而与之对应的就是“模块化摄影机”,像RED的大部分摄影机就是模块化。卓曜的Terra和MAVO也是模块化。模块化最大的优点是能适应不同的使用者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通途(或消费能力)进行组件搭配,比较灵活。但模块化的缺点也在于模块化本身,各模块之间是“活连接”,因此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就容易出问题。(不是说模块化就肯定不稳定,只是模块化需要投入更多研发精力去解决稳定性的问题。)
在我看来,一体化和模块化是摄影机的两种“基本路线方针”。路线不同,所发展出的硬件和配件就会相去甚远。这也就说明EDGE的定位跟Terra/MAVO是不一样的。(后面会陆续谈及定位的话题)
我认为一体机至少应该有的“核心组件”:
1. V口电池扣板(影视用户必须)
2. 机身卡槽(不需外接记录仪)
3. 调参屏(无监视器也可调参)
4. SDI输出(影视用户必须)
卓曜在Terra之前的机型都是一体机,从Terra开始就变成了模块机。我猜想可能是因为个人用户激增的原因,而模块化的确能很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但模块机对于影视用户其实并不友好,影视用户的需求比较统一(或说单一),一台功能全面性能稳定的一体机就能在各类剧组通吃。这也是我喜欢EDGE的主要原因。
新2. 内置ND
EDGE是卓曜第一款有内置ND的摄影机。这是卓曜一项里程碑式的进步。这块ND的位置位于低通滤镜和感光件之间。任何摄影机的这个空间都很窄,再加上卓曜的KineMount卡口的法兰距仅有15mm,因此留给ND的空间只有几毫米。更具挑战的是,EDGE这块ND不是常见的手动转轮ND,而是电控升降ND。说实话,在看发布会的时候,我就担心卓曜能否做出这么薄的升降ND。卓曜以往的摄影机上从来没出现过电动机械组件,一上来就挑战如此精密的“微机械”,这步子迈得忒大了点吧。
但拿到EDGE之后,这块ND的表现刷新了我对卓曜实力的认知。除了说句卧槽,很难用其他方式表达我对这块ND的好感。下面是ND升降的动图,欣赏一下。
动图 | ND进入工作位。极具科技感的器材可以用“性感”来形容,EDGE的ND就非常性感。
动图 | ND离开工作位。
动图 | ND值按0.03步进。EDGE的ND是可变ND,减光量从2档到7档(密度0.6-2.1),最小步进值0.03(几乎接近无级)。
动图 | ND值按0.3步进。
这里插个话题。关于内置ND是用液晶还是灰片组,不同摄影师有不同观点。我个人更倾向液晶,因为液晶ND的可用性更好。首先就偏色而言,液晶能做到跟灰片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而且液晶ND能在机内做色偏补偿(电子ND的优势),能做到“零色偏”。而灰片ND仅仅是简单的内置而已,色偏程度完全取决于灰片的品质。其次液晶ND值能做非常细微的步进甚至无级,而灰片组做不到。像威尼斯那种两个灰片轮的组合方式,未来肯定是要淘汰的。因为ND接下来的应用是“ND光圈同步”,也就是所谓的“变景深”。通过光圈和无级ND的联动,在不改变曝光量的情况下改变景深。以后跟焦员除了能跟焦、变焦,还能变景深。
新3. 卓曜小卡
卓曜小卡(KineMAG Nano)是EDGE的另一大亮点。卓曜的存储卡历来都有“便宜大碗”的亲民传统,新的小卡也不例外。除了卓曜自家的原装卡,卓曜还提供“存储卡卡体”。相比MAVO直接插第三方硬盘的方式,EDGE的卡体方式可靠性更高,对使用第三方硬盘的用户更友好。而且卡本身就带一个USB-C口,只需一条USB线就能读取素材,非常方便。
图 | 小卡太香。
图 | 存储卡卡体。装进普通的电脑M.2硬盘,就变成了一张高速存储卡。不要太实惠。
新4. 双卡记录
EDGE双卡槽的一大亮点是支持“双卡同录”,就是说你能同时获得两份一模一样的素材。这个功能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针对非常重要的拍摄,例如投资巨大的影视剧戏份(爆破之类无法NG的戏),或者纪录片里某些难以再现的场面。
众所周知在专业照相机上很早就已经有双卡记录,但在摄影机上是近年才陆续出现。而双卡功能对于商业项目是绝对有用的。至此,“一体化”和“双卡”都表现出了EDGE定位于商业应用的明显倾向。
图 | 卓曜小卡使用直接插拔的方式进行装拆,舱盖起保护作用。
新5. 调参界面
如果你是MAVO的用户,一定吐槽过MAVO的调参按钮功能。MAVO的调参方式“独步天下”,跟谁家的都不一样。即便你熟悉艾丽莎的操作,到了MAVO也得进行“再教育”。这其实给很多行业摄影师上手MAVO造成了一定障碍。而EDGE的调参设计选择了“融入主流”。在按键布局和操控上,跟艾丽莎或威尼斯这些主流机器是类似的风格。只要你熟悉任何一款主流机器,就能非常快熟悉EDGE。这又是EDGE定位于商业应用的重要标志。
图 | 调参屏上下的6个按钮功能清晰明了,操作逻辑跟其他主流摄影机一致。
新6. 网线口
EDGE在机身上设置了一个网线口(RJ45)。但绝大多数摄影师和拍摄项目是用不到网线口的。为什么EDGE会弄个网线口呢?回答这问题前,我们先看下网线口是干什么用的。
网线口是与摄影机主板系统连接的数据通信口。你可以用电脑连接这个口读取摄影机内部数据,或对摄影机进行操作,例如改变摄影机的参数设置。所以你把这个口的作用想象成两台电脑的“联机共享”就对啦。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类场景会用到这个口,一类是远程调参,像广告界很流行的机械臂摄影(MC)。摄影机上了机械臂后,人就不能靠近了,必须远程调参,要么无线要么接网线。另一类场景是摄影机维修,比如机器出了问题,送到维修站,维修师傅会通过网口读取摄影机信息以了解机器的情况。
图 | 标有ETHERNET的就是网线口
其实所有摄影机(摄像机)的主板都有可连接电脑的数据口。只是除了专业摄影机,其他摄影机的数据口并没有放在机身外面。专业摄影机将数据口外置,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为了方便维护。因为专业摄影机几乎是全年无休在工作,因此检修和维护经常会发生。如果每次维护都要先拆机壳才能读数据的话,维护效率就太低了。
看到这明白了吧,数据口不是给你用的,是给维修站和租赁公司用的。阿莱所有机型都有数据口,标识也是ETHERNET,是个多针圆形口。威尼斯的数据口与EDGE的相同,也是个RJ45口。RED Monstro的数据口标识是GIG-E(千兆网的意思)。因此EDGE将数据口外置,不仅是向主流摄影机看齐,更重要是为进入租赁市场做好硬件准备。
新7. 直通式散热
EDGE采用了一种其他摄影机都未用过的散热方式:直通式散热。就是冷风从摄影机底部正下方进入,然后热风从顶部正上方排出。这个方式有点类似艾丽莎散热鳍的散热方式。但不同的是,艾丽莎主机是封闭的,而EDGE则直接让冷风进入主机。也就是说,机顶和机底是贯通的。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设计,优点就是空气流动非常畅通,散热效率高,但同时给防尘防雨带来一定挑战。我相信卓曜肯定在机身内部做了防尘防雨设计。我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看看EDGE内部防尘防雨的表现。
图 | EDGE底部为了进冷风的需要,向内缩进一定空间。
以上就是EDGE最显著的7个硬件新特点。这些新特点让EDGE成为功能全面,且对专业摄影师和租赁公司都很友好的摄影机。下面介绍一下EDGE机身上的各种部件和操控按键。
正面
如上图,EDGE正面有KineMount,监视器/EVF接口,镜头控制口(Lens),3.5录音口,内置麦小窗。
其中Lens口是EDGE新增加的接口(取代了MAVO正面的Control口)。这个口用于连接无线跟焦马达,同时它还保留了之前Control口的R/S(录制触发)功能。
左侧面
EDGE主要的操控都集中在机身左侧面。这面主要是调参面板和卡舱。前面介绍过调参界面,EDGE的调参逻辑与各主流摄影机品牌相似,按键功能清晰明了,稍微有点经验的摄影师不需要看说明书就能上手。跟MAVO比简直是个飞跃。
那个SSD按键是A/B卡舱的操作按钮,用于选择A/B卡以及录制模式的选择。
接口组
EDGE的接口组按两个纵列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也是多数主流摄影机采用的方式。而且接口都是行业标准接口,该有的全都有了。
那个3针R/S口在MAVO上没给,这回EDGE给了,可谓善莫大焉呵呵。EDGE的R/S口跟艾丽莎和威尼斯的相兼容,所以你可以把阿莱或索尼的R/S触发线直接怼到EDGE上用,实惠得一批。
说下HDMI。我知道很多同学喜欢HDMI,但对于影视团队而言(至少对我而言),HDMI是一个不可靠且容易出事故的口。EDGE把HDMI口拿掉了,我心里是暗爽的。这一举措也证明了EDGE融入主流的强烈愿望。
后背和顶部
后背的亮点是“双模电池扣板”,这个扣板是卓曜的首创。厂长,赶紧注册丫美国的专利!虽然我没什么机会在EDGE上用BPU电池,但这个扣板的确设计非常巧妙,而且对很多同学会很有用。
顶部两个标准XLR口延续了MAVO后背的音频功能。在EDGE这么小的机身上塞进两个标准XLR,足见EDGE设计之精巧。
以上就是对EDGE基本硬件情况的介绍。从介绍可以看出来,EDGE是一台功能完整且集成度高,同时又符合行业主流标准和操作习惯的商用摄影机。如果你是剧组摄影师,EDGE完全能胜任各类剧组应用。如果你是租赁公司,EDGE也是非常友好的机器。如果你是个人用户,EDGE足够小足够酷,性能碾压各种不服,当然EDGE也不便宜,所以,你懂的。
好了,下一章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