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 Mark II的出现让视频用户突然能够利用更平价的相机镜头拍摄全画幅影片,电影式画面风格的实现成本第一次下探到大部分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5D Mark II刚上市的时候只有30p一种帧率,不过佳能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很快为它新增了24p和25p。
骄傲的兔子
佳能C300
佳能有今天的EOS Cinema系列,全拜5D Mark II所赐。
你能想到吗?C300已经是2011年11月3日发布的“古董”了。C300不是第一款“平价”S35数字电影摄影机,却是第一台获得影视行业接纳并广泛采用的机型。相比索尼F3,C300的一大优势是10-bit 4:2:2内录。数量众多的5D Mark II用户对C300的认可程度也很高,他们将5D Mark II当作跳板,等到佳能推出“正经的”数字电影摄影机就开始升级。
佳能5D mark III
佳能5D mark III发布于2012年3月,那时候佳能已经明确了针对视频领域的EOS Cinema系列布局。
佳能1D C
2012年4月12日,佳能发布1D C,我认为这是佳能针对那些习惯单反机身,但又以视频创作为中心的工作者开发的机型。1D C支持以8-bit Motion JPEG压缩录制4K 24p,或者Full HD 1080p 60 fps。但是1D C 15000美元的定价太过荒唐,和佳能的许多数字电影摄影机一样,几年后1D C售价大幅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