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12305|回复: 16

[其它] 有人知道tof自动对焦组件{模块}是什么吗?..........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发表于 2020-3-9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器材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器材帖类别: 发起器材讨论
器材型号: zcam
本帖最后由 歌如 于 2020-3-12 17:28 编辑

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再用一个神奇的自动追焦组件,据说只有大拇指大小。
这里是视频的链接:https://weibo.com/5612207435/Ivc ... botime&type=comment
他测试用的镜头是 松下 15mm f1.7

是对焦模块哦,不是镜头。

大家可以直接点进去看效果

对焦十分迅速准确,我看了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对焦效果,不必索尼的差,当然具体的人像人眼跟焦测试没有看到。
据说还没有上市
除此之外我没看到任何新消息了。
坛子里有小道消息吗?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轻量化小体积又跟焦精准快速的模块,那真是太完美了。
虽然我不用自动对焦,但是自动对焦确实很省事。
来 大家 讨论讨论。
我先来分享一些我关注到的消息。
几年前红外无线跟焦模块,其实有人在做,估计大家都知道,就是星云在做。
那个对焦模块也不算特别大,但是效果不怎么好,其实效果我都没有找到具体的测试视频,就有两个视频。
也没有测的很仔细,估计避重就轻了吧。
除了星云的这个无线自动跟焦组件以外,这几年就没有看到其他的品牌在做了,我很奇怪,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吗?
直到最近我才看到tof 这个技术,原本是用在手机上的,最近很火,我估计也是可以单独拿出来做自动跟焦模块的。
具体我不太清楚,有大神来科普下吗?

无线自动跟焦模块是个好东西,可以直接打掉索尼的招牌割韭菜手段,同时像bmd,松下这些公司的相机,就会非常有价值了。
解决了自动跟焦,bmpcc4k6k,zcam e2 f6  ,mavo lf 这些高参数机器不成神机了吗。。

来来来 讨论起来,论坛现在一点儿也不热闹。


Autofocus-1000x605.jpg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呢,大神呢?

468

主题

4586

帖子

19

精华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8-6-8
发表于 2020-3-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TOF自动跟焦的原理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或者激光进行测距,然后将距离数据发给跟焦马达,马达驱动镜头,从而完成跟焦。

测距在电影拍摄中很早就应用了(应该有二十年了吧),主要是给跟焦员提供距离参考。最著名的品牌是cinetape。基于测距的跟焦系统,国内外都有厂家开发过。国内做得最好的应该是莫孚康Movcam。我前几年发帖介绍过。



《Movcam双模式跟焦系统》:
https://www.filmaker.cn/thread-66927-1-1.html

《MOVCAM自动测距跟焦系统》:
https://www.filmaker.cn/thread-52863-1-1.html


除了发射型的跟焦,还有探测型的跟焦,比如Andra公司的那种。

《Andra摄影机自动跟焦系统》
https://www.filmaker.cn/thread-46315-1-1.html


但真实的情况是,“自动跟焦”这种功能在影视制作(指电影/电视剧/商业广告)中是没有需求的。不但普通剧组不会用自动跟焦,甚至连跟焦难度非常大的飞车摄影组也不用,具体原因就不展开说了。因此研发过自动跟焦的厂商,都因为没有市场需求而不再推进项目。但测距功能还是非常受摄影师欢迎的,前两年,阿莱基于与cinetape的合作,也推出自己的测距仪。(下图)

arri-udm.jpg






点评

现在普通爱好者或者半专业视频工作者圈子对自动对焦有一定的需求,几个相机厂商也在竞争对焦这一块,可能自动跟焦在专业影视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我的行业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如果真有这种轻量型,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22:49
哇,感谢感谢,这方面我是一个小白,真有大神科普啊。 我是个单兵作战的,拍小范围移动镜头有点多,一般人物都是主体,所以觉得有个自动跟焦靠谱的也还是不错。 所以一直在关注这块,索尼佳能倒是很强,但是画质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9 22:42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东 发表于 2020-3-9 22:29
TOF自动跟焦的原理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或者激光进行测距,然后将距离数据发给跟焦马达,马达驱动镜头,从而完 ...

哇,感谢感谢,这方面我是一个小白,真有大神科普啊。
我是个单兵作战的,拍小范围移动镜头有点多,一般人物都是主体,所以觉得有个自动跟焦靠谱的也还是不错。
所以一直在关注这块,索尼佳能倒是很强,但是画质方面又不太和我胃口。

这个tof好像是 zcam 家的不太清楚,目前还没有透露太多消息。
我还真是期待。

最后再次感谢 邓东大神分享!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东 发表于 2020-3-9 22:29
TOF自动跟焦的原理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或者激光进行测距,然后将距离数据发给跟焦马达,马达驱动镜头,从而完 ...

现在普通爱好者或者半专业视频工作者圈子对自动对焦有一定的需求,几个相机厂商也在竞争对焦这一块,可能自动跟焦在专业影视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我的行业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如果真有这种轻量型,小体积,对焦又相对靠谱的附件,我肯定会买的。

点评

对于单兵作战和纪实类拍摄(如主播或访谈),佳能索尼都已经有非常好的自动跟焦,比如佳能EOS C系列摄影机,配合自家的EF镜头,完全能应付绝大多数的自动跟焦的场景。 而对于“电影摄影机+电影镜头”的器材组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04:52

468

主题

4586

帖子

19

精华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8-6-8
发表于 2020-3-10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如 发表于 2020-3-9 22:49
现在普通爱好者或者半专业视频工作者圈子对自动对焦有一定的需求,几个相机厂商也在竞争对焦这一块,可能 ...

对于单兵作战和纪实类拍摄(如主播或访谈),佳能索尼都已经有非常好的自动跟焦,比如佳能EOS C系列摄影机,配合自家的EF镜头,完全能应付绝大多数的自动跟焦的场景。

而对于“电影摄影机+电影镜头”的器材组合,如果要做到佳能EOS C那种水准的自动跟焦,TOF也是办不到的。TOF自动跟焦有三个部分,一个是发射接收探测器(即距离探测器),一个是距离数据处理单元,然后是驱动马达。目前高性能的距离探测器价格都非常贵(高性能主要指高发射频率,即每秒发射次数达100次以上),而低性能的探测器并不能满足自动跟焦的数据刷新要求。真要做一套能投入实战的商用化的自动跟焦系统,单套成本能吓死人。而且体积也是个问题。


从纯理论的角度去看,电影摄影机如果要做自动跟焦,我觉得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机内的图像识别技术,而不是TOF之类的测距技术。不过还是那句话,没有市场需求,就不会有厂商投入人力财力去研发。所以,要么用佳能EOS-C,要么配个跟焦员。

点评

eos c系列太大了,我的单兵 起码要用到bmpcc4k 体积以下的设备才考虑,因为我经常出入 地铁 和各种 公共场合取景,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 尽量不要引人注意,不然带来的就是各种麻烦。画质又想有raw或者至少10bit422,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0 10:57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歌如 于 2020-3-10 11:34 编辑
邓东 发表于 2020-3-10 04:52
对于单兵作战和纪实类拍摄(如主播或访谈),佳能索尼都已经有非常好的自动跟焦,比如佳能EOS C系列摄影 ...

eos c系列太大了,我的单兵 起码要用到bmpcc4k 体积以下的设备才考虑.

主要还是拍摄成本限制了,目的就是省钱,自媒体就是惨。

点评

无反的自动跟焦现在越来越好了,EOS-R、XT-3、Z6/7都适合单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1 21:44

468

主题

4586

帖子

19

精华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8-6-8
发表于 2020-3-1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如 发表于 2020-3-10 10:57
eos c系列太大了,我的单兵 起码要用到bmpcc4k 体积以下的设备才考虑.

主要还是拍摄成本限制了,目的 ...

无反的自动跟焦现在越来越好了,EOS-R、XT-3、Z6/7都适合单兵。

点评

嗯,看看新相机吧,看好松下 ,听说有gh6了,不知道什么情况,很期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2 15:57

1

主题

11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12-21
发表于 2020-3-12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国产手机上都有,典型的是3摄和4摄的,但主要是进行ar的3D成像和深度检测,感觉用于对焦离实用还有很长路,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ToF镜头缺点
1、相对于普通相机镜头,成本偏高,影响该产品普及率;
2、该镜头仍受到硬件发展的限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元件工作时功耗与发热量较大;
3、测量距离较常规测量仪器短,通常不超过10米
4、测量结果受被测物性质的影响,且手机端主流ToF镜头分辨率较低;
5、大多数镜头测量结果受外界环境干扰较为明显,尤其是受外界光源干扰
6、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对结果影响明显,需要进行后期数据处理。

点评

确实不能太远,我看他们测试,最多就是70mm的焦段,精确度非常高,可以期待下吧,应该快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2 16:18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东 发表于 2020-3-11 21:44
无反的自动跟焦现在越来越好了,EOS-R、XT-3、Z6/7都适合单兵。

嗯,看看新相机吧,看好松下 ,听说有gh6了,不知道什么情况,很期待。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leonliu1985 发表于 2020-3-12 13:45
现在很多国产手机上都有,典型的是3摄和4摄的,但主要是进行ar的3D成像和深度检测,感觉用于对焦离实用还有 ...

确实不能太远,我看他们测试,最多就是70mm的焦段,精确度非常高,可以期待下吧,应该快了。

5

主题

20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3-26
发表于 2020-3-1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主流测距方案还是通过超声波/声呐/雷达/激光
视差测距的AF系统近两年BIRTV上也有展出,但是仔细研究一番感觉对单兵其实并不友好,需要安装不少额外的设备,并且还要通过手机/平板来操控。想要单兵AF还是佳能/SONY的CMOS相位对焦更实用。

点评

有链接了,你可以看看效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2 17:28
tof真的可以,我看了视频的,这里不能发微博的视频进来,不然可以给大家看看。 很多人都很吃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2 17:23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FoxSchumacher 发表于 2020-3-12 16:31
现在的主流测距方案还是通过超声波/声呐/雷达/激光
视差测距的AF系统近两年BIRTV上也有展出,但是仔细研 ...

tof真的可以,我看了视频的,这里不能发微博的视频进来,不然可以给大家看看。
很多人都很吃惊。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测试用的镜头是 松下 15mm f1.7

是对焦模块哦,不是镜头。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FoxSchumacher 发表于 2020-3-12 16:31
现在的主流测距方案还是通过超声波/声呐/雷达/激光
视差测距的AF系统近两年BIRTV上也有展出,但是仔细研 ...

有链接了,你可以看看效果

点评

无法看到设备本身什么样…也就无法判断在实际拍摄中对单兵是否友好… 但就效果来说 一点也不意外 多年前利用超声波测距给徕卡M机做的AF其实也能实现,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2 17:55

5

主题

20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3-26
发表于 2020-3-1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如 发表于 2020-3-12 17:28
有链接了,你可以看看效果

无法看到设备本身什么样…也就无法判断在实际拍摄中对单兵是否友好…   
但就效果来说  一点也不意外  多年前利用超声波测距给徕卡M机做的AF其实也能实现,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

点评

看不到,神神秘秘,等吧,有这个效果我已经满意了,只有大拇指大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2 19:33

19

主题

227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FoxSchumacher 发表于 2020-3-12 17:55
无法看到设备本身什么样…也就无法判断在实际拍摄中对单兵是否友好…   
但就效果来说  一点也不意外   ...

看不到,神神秘秘,等吧,有这个效果我已经满意了,只有大拇指大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2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