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8662|回复: 39

[摄影] 对“三条法”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复制链接]

96

主题

2230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霍大侠

注册时间
2012-8-28
发表于 2019-5-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技术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技术帖类别: 经验/心得
f34cd1285c242060c62b5d1a2e3d8d47.jpg

四月初,帮传媒大学学生拍毕业作品,虽然设备成本是很低,但是参与人员的水平却不低。
这次拍摄过程也是自己的一个学习过程,感触良多,但受限于篇幅,这里就着重讲一下当中“三条法”的一些个人理解。

之前和一位老摄影师闲聊时,得知胶片时代在现场往往只拍三条。因为本人没有拍过胶片,所以当时并未完全理解他的话,但从此有了“只拍三条”的印象。

接下来是故事环节
到了毕业作品的拍摄片场,拍摄期四天。
第一、二天的拍摄过程发现:斯坦尼康的拍摄过程,比起固定机位的拍摄,耗时更短,良品率更高。一开始以为是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的关系,所以也没往心里去。

直到,第三天晚上,拍摄收尾的一镜到底时,发现了困难所在。
长镜头的拍摄,因人走比固定镜头多很多,所以必须要求高度配合,是需要所有集中注意力的。
固定镜头可以做分镜剪辑,假设:某一镜的02条和03条,分别是前半部分可用、后半部分可用,可以通过插入另一镜的特写画面来作为硬拼接,使得某一镜可用。
但,一镜到底是无法做剪辑的(不做遮盖专场),只能在这完整的一镜中确保成功。
那一镜,受限于舞蹈演员有限的体力,不可能像其他镜头那样,拍个十几二十条。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去排练走位,训练配合。
场记本上面记录了12条文件号,这12条中,有4条是录制下来给演员们看回放找问题的,有3条是开始走了两步发现异常被叫停的,还有5条是实际认真拍摄的。在拍了10条后,导演明确表示:“一共只拍12条,如果剩下的两条能用最好,实在不能用就只有从前面挑两个出来,做拼接的伪一镜到底”。
所有人开始认真起来了。
第11条,开始走了两步之后,位置错误,为了给舞蹈演员保存体力,叫停,算是失败了。
第12条,所有人精神变得特别集中了,因为这一条失败的话,那么就只能用拼接的“伪一镜到底”,只能及格,拿不到优秀奖了,而所有人无一例外的,想要一次“真正的成功”,我也是一样。
这一次,很大家很统一的集中着注意力,走位、表演、运镜,最后落幅画面定格之后,导演兴奋的喊道:“好!完美!再来一条!”。然而,摄影指导在旁边告诉他,不可能了,再来多少次都做不到了。听到这里,导演放松的认同了,毕竟,收尾的一镜到底确实也达到了预期。
第四天,主要都是固定镜头的室内戏,固定镜头比较简单,两个演员在镜头面前的对话和走位,和很多拍摄一样,拍了几条,不满意,再来、再来、再来,重复十几二十次那种,大家都习以为常。
回忆道昨晚的拍摄,以及记忆中的“胶片只拍三条”,我向导演和摄影指导提出了“三条法”的建议:“不算排练和回看的话,常规镜头实际拍摄次数只拍三次”,讨论过后,决定下午最后的拍摄试验一下。
当我们把这个决策告知演员之后,发现演员的排练时间延长了许多,但是,当摄影机开录后,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了,也更进入状态了,三条的素材中,几乎都是能用的。同多数创作者一样,他们总是不满足于现有的质量,还想精益求精的再好一点,但这一次,他们受限于规则,只能拍摄这三条。
最后,我们发现,只拍三条和连续拍20条,总体的质量差距并不大,时间上面,虽然“三条法”的排练时间长很多,但拍摄时间短了不少,所以整体时间也很快。




下面是技术分析和总结

“三条法”相对于“无限尝试”而言,是一种高效率的行为,在以往的胶片时代,这是被胶片成本所逼迫出来的,数字时代的存储成本大大下降,“无限尝试”有更大的概率得到完美的拍摄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条件使用高质量演员的小剧组而言,“无限尝试”也是创作者对作品的一种忠诚的体现。创作中的导演,很难见好就收,再加上小组的时间成本较低,所以“利用数量堆积来创造质量概率”的方法自然很受欢迎。
然而,假如我们用自己的视角,将胶片的习惯重新解读一番呢?
当演职人员认定了“只拍三条”的有限次数这一规则,会在开始录制之后,共识性地将自己所有注意力集中起来,以确保成功率;而拍摄之前,也会尽量的给自己创造条件,以求达到最好状态。
对比之下,可持续性的、无限次的拍摄,难以在心理上让人们统一性的全身心投入,“这次我没表现好,不过没关系,再来一条吧!”“这次我表现好了,但是他没表现好,不过没关系,再来一条吧!”这种心理暗示,造成了演职人员的状态无法同时集中最好的那种。这种低效率的行为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在拍摄关联的人员数量(即不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表现的越为明显。
很多老摄影师说:“胶片拍摄有一种仪式感,这是数字机比不了的。”解读一下这句话:当摄影机开始录制的那一刻,所有人在内心深处,都是很认真、很投入、很严肃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人们害怕失误,因为机会是有限的,必须珍惜。

这种仪式感,与其说是对胶片的尊重,不如说是借由胶片打响的发令枪。我们虽然没有了胶片的机会,但是这支发令枪,还是应该继续接手。导演、摄影指导、制片人等执行者,对“三条法”的坚持态度,才会是接下发令枪的那一只有力大手。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9-5-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9-5-1 19:00 编辑

厉害,经验之谈。谢谢,学习了。
另外我的经验是,导演和摄影指导(摄影师)的合作,我作为导演只看表演(不看回放),(镜头调度沟通清楚以后)实拍摄影师把握构图。
我作为导演,表演ok,我这边就过。摄影师,如果觉得构图不行,再反馈重拍(也尽量少看回放)。尽量回到胶片时代,最终成像结果由摄影指导负责,导演充分信任摄影指导。
胶片时代没有回放,大家用第一直觉判断ok不ok,第一直觉不ok马上重来。训练直觉,缩短时间浪费,多给表演不同方案增加片比。

点评

作为经验丰富的搭档组合,这种相互信任是最完美的。 而很多初入行的萌新而言,难以有这种良好的条件,他们只能用最低成本的资源——时间,来博取质量。 “三条法”算是给萌新们一种制作意识,连拍摄手法都算不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 21:59

5

主题

1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8-14
发表于 2019-5-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楼主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仪式感。现在数码时代NG一次对于整个剧组来说成本太低了,以至于很多人习惯了roll机后再慢慢试到好为止,而不是录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排练。

6

主题

159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2-14
发表于 2019-5-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科班出身,没听过这个“三条法则”哎,受教了,不过一般我拍片,满意为止,一条过也行,NG 20回也是常事,管他几条。。。。。

点评

这些科班出身的人,也没听过“三条法”这东西,是在经验上自己总结出来的一种小技巧,既然是技巧,那就说明可以用但不是非得这么用嘛!什么情况下好用,还是自己试过之后才知道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9 09:07

96

主题

2230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霍大侠

注册时间
2012-8-28
 楼主| 发表于 2019-5-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5-1 15:46
厉害,经验之谈。谢谢,学习了。
另外我的经验是,导演和摄影指导(摄影师)的合作,我作为导演只看表演( ...

作为经验丰富的搭档组合,这种相互信任是最完美的。
而很多初入行的萌新而言,难以有这种良好的条件,他们只能用最低成本的资源——时间,来博取质量。
“三条法”算是给萌新们一种制作意识,连拍摄手法都算不上。但是带着这种拍摄意识,片场的效率就能够大大提升,让演职人员把精力放在“为拍摄做准备”上。

11

主题

11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3-25
发表于 2019-5-2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学到了很多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468

主题

4586

帖子

19

精华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8-6-8
发表于 2019-5-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越来越可以了。。。。

点评

光头老板,我亲身经历了后半夜的"周扒皮半夜叫鸡"惨案,..... 现在应该没事了吧........ 能不能打开3点到8点的限制,对于我这种昼伏夜出的动物,有点无所适从,白天脑子转不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24 15:10
还是要感谢邓大提供的平台,才有了早期交流成长的平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4 10:34

0

主题

8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8-8-19
发表于 2019-5-3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霍大侠看你的帖子收获很多。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0

主题

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10-27
发表于 2019-5-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刚开始做摄像时也是没拍好就会拍好多次,浪费时间和耐心,后来认识同行一位老人(经验丰富的人),跟我讲他拍摄时每条最多拍三次,我就觉着很厉害了,后来也开始尝试每条最多拍三次,确实会省时间,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2

主题

42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12
发表于 2019-5-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条这种都是预算很少的情况下会出现的方式。同时也是提醒各部门集中注意力别浪费钱的方式。也跟导演个人习惯有关。姜20条 王一百条都是常事。说到底钱多出好片几率更大。

点评

演员进入表演状态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越是优秀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越能进入角色,但是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很短,拍摄条数多了之后,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了(除非演员主动加条),所以感觉演员在拍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4 10:28

96

主题

2230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霍大侠

注册时间
2012-8-28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 发表于 2019-5-3 14:14
三条这种都是预算很少的情况下会出现的方式。同时也是提醒各部门集中注意力别浪费钱的方式。也跟导演个人习 ...

演员进入表演状态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越是优秀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越能进入角色,但是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很短,拍摄条数多了之后,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了(除非演员主动加条),所以感觉演员在拍摄时候,状态最好的,也只有前面两三条(针对优秀的职业演员)。
赵本山在片场的时候明确表示,每镜只拍摄两条,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剧组成员的负责,这样大家从才会在拍摄前把影响失败的因素全部排除掉。
我对这个现象的发现和斯坦尼康的拍摄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斯坦尼康长镜头就要求拍摄的时候必须集中注意力,然而重来次数多了之后,就完全做不到了,出错率大大提升,限制拍摄次数,确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的一个意外总结。

点评

你说的这种大多出现在电视剧的拍摄上 因为时间有限 又不能得罪演员 拍电视剧大牌演员都是来玩的 电影通常没这个说法 演到导演或监制满意为止 累了第二天再继续 至于掌机撑不撑的住没人在乎 没劲了b机c机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5 22:53

96

主题

2230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霍大侠

注册时间
2012-8-28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东 发表于 2019-5-2 09:51
大侠越来越可以了。。。。

还是要感谢邓大提供的平台,才有了早期交流成长的平台。

2

主题

42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12
发表于 2019-5-5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ninjakage 发表于 2019-5-4 10:28
演员进入表演状态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越是优秀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越能进入角色,但 ...

你说的这种大多出现在电视剧的拍摄上 因为时间有限 又不能得罪演员 拍电视剧大牌演员都是来玩的 电影通常没这个说法 演到导演或监制满意为止 累了第二天再继续 至于掌机撑不撑的住没人在乎 没劲了b机c机上

点评

拍一部电影和造一栋建筑,其实也是相似的。 可以雇上几个石匠、木匠、砖匠、泥水匠、帮工凑在一起,盖一栋小别墅。 也可以几十个塔吊、砼车、金工、挖掘机、民工组成团队,造一座大桥梁。 小剧组的技术人员,例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9 09:02
这种压榨一线演职人员体力的拍摄流程,是周围多数剧组的制作现状,但不应该是趋势。 在制作团队发展初级、小型化、创作为主的情况下,多次尝试拍摄是一种不合理但是有效的方法。 但创作团队发展成熟、大型化、执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9 08:39
amld 实名认证

21

主题

354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3-27
发表于 2019-5-7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瓶子吗?

47

主题

434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0-8-3
发表于 2019-5-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可以,用制度规范来减少不必要的分神,总结得特别到位。

96

主题

2230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霍大侠

注册时间
2012-8-28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 发表于 2019-5-5 22:53
你说的这种大多出现在电视剧的拍摄上 因为时间有限 又不能得罪演员 拍电视剧大牌演员都是来玩的 电影通常 ...

这种压榨一线演职人员体力的拍摄流程,是周围多数剧组的制作现状,但不应该是趋势。
在制作团队发展初级、小型化、创作为主的情况下,多次尝试拍摄是一种不合理但是有效的方法。
但创作团队发展成熟、大型化、执行为主的情况下,这就瞬间变成了一种不合理而且无效的方法。
之所以会变成无效,是因为完成一个镜头涉及的人多了之后,变数更多了,每一条拍不过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至于电视剧和电影的制作分界,其实不在于拍摄技术,而在于成本控制。
“为了降低成本而压榨工人劳动力”和“为了降低成本而改进生产流程”从结果来看都是一样的,只是看管事的人选择哪种方法。

点评

拍几条这种事跟压榨人员体力没有直接关系吧?一天工作几个小时才是涉及到压榨。三条就过一天拍20页纸几十场戏一样也是压榨。低成本电视剧不都这样吗?王拍张在镜子前梳头拍了100多条但一天就拍几个小时算不上压榨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9 23:37

96

主题

2230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霍大侠

注册时间
2012-8-28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 发表于 2019-5-5 22:53
你说的这种大多出现在电视剧的拍摄上 因为时间有限 又不能得罪演员 拍电视剧大牌演员都是来玩的 电影通常 ...

拍一部电影和造一栋建筑,其实也是相似的。
可以雇上几个石匠、木匠、砖匠、泥水匠、帮工凑在一起,盖一栋小别墅。
也可以几十个塔吊、砼车、金工、挖掘机、民工组成团队,造一座大桥梁。
小剧组的技术人员,例如摄影、导演、灯光、制片等,本质上是属于工匠系列,大剧组而言,是各个工匠们管理下的摄影组、导演组、灯光组、制片组。
小团队的运作,大家可以依靠默契和经验相互配合,但大团队为了降低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或多或少要有一些硬性、软性的规定。
硬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基础规定,力在保护工作人员的基础人身权利,比如“井下作业要悬挂硬质爬梯”之类的,而软性规定是一个拿来参照的技术标准,比如“人脸曝光在标准曝光在-06档到+0.6档之间”等。
“三条法”本身是一种软性规定,是一种拿来参照的技术标准,并不是强制的执行标准。

96

主题

2230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霍大侠

注册时间
2012-8-28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影侠 发表于 2019-5-1 19:52
不是科班出身,没听过这个“三条法则”哎,受教了,不过一般我拍片,满意为止,一条过也行,NG 20回也是常 ...

这些科班出身的人,也没听过“三条法”这东西,是在经验上自己总结出来的一种小技巧,既然是技巧,那就说明可以用但不是非得这么用嘛!什么情况下好用,还是自己试过之后才知道的。

2

主题

42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12
发表于 2019-5-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ninjakage 发表于 2019-5-9 08:39
这种压榨一线演职人员体力的拍摄流程,是周围多数剧组的制作现状,但不应该是趋势。
在制作团队发展初级 ...

拍几条这种事跟压榨人员体力没有直接关系吧?一天工作几个小时才是涉及到压榨。三条就过一天拍20页纸几十场戏一样也是压榨。低成本电视剧不都这样吗?王拍张在镜子前梳头拍了100多条但一天就拍几个小时算不上压榨吧。他觉得感觉不到位不也是精益求精的一种。科恩兄弟动不动也20条可是人家9小时工作制完爆国内所有制作制度也跟注意力急不急中没什么关系。侠隐那场雪戏在张家口姜见了斯坦尼康第一句话就是问他能背几条。掌机还不是说导演要几条就能背几条。三条法这种思路更多还是为时间考虑。工作人员包括演员本就不该心存此念。越是大戏调度越复杂。每一条都是所有工作人员全神贯注。每一条的差别只是是否达到了设想的要求。

点评

小苏老师好,好久没见........  发表于 2019-5-24 00:09

4

主题

125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2-30
发表于 2019-5-2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导演很任性 于 2019-5-24 02:10 编辑

我来插一脚吧,嘿嘿,
“胶片只拍三条”的源头,是因为特定背景,
在最早以前,人民群众看电影都是不买票的,各种关系单位互相派送,甚至是半行政命令的摊派和指派.赶上重大献礼题材,都是国家直接贴补,卖不卖座无所谓.
再往后,政策变化,电视业开始发达膨胀,各种电影补贴减少后消失,电影制片厂开始自谋生路,但国企效率太低,导致入不敷出.这时有个政策出台,就是允许与港澳台合拍,但在大陆发行时,必须贴上正规制片厂的厂标.于是,各大制片厂开始了靠卖厂标为生,只要不拍电影,靠贩卖厂标,就能活得挺滋润,但是,只要自己一拍电影就亏损.
于是,北影厂出台厂规,导演拍片必须把片比控制在1比3之内,超过要扣工资,剥夺拍摄权和署名权.
特别提示,:这三条,并不是说一个镜头的,而是指整个电影的片比............"胶片三条"的来源就是这里.

导演们真的是没办法,只好拼命超高标准要求演员,这就流出了"导演都骂人"的传说.当年的和平,拍双旗镇刀客时,即使自掏腰包补贴,还是超了,被罚工资,和3年的拍摄权.


4

主题

125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2-30
发表于 2019-5-24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体会,导演这个行当,在咱们这里,还是非常的江湖..............
不信,请仔细分析一下众所周知的导演,冯小刚,赵宝刚,和平,.....这些人都是人精,精于人际关系,讨好上级领导....
这里只有意外奇葩,就是张艺谋,真是熬出来的,

这位说的"三条",其实不是符合了电影,而是符合了人性.
人的精力有限,意志力也是,拖得太长,会把一个人送精神到意志,通通拖垮......

我本人的亲身经历,我攒了个剧组,找的都是年轻人,刚一上来都是很积极很勤快,
但因为种种原因,剧组拍了又停,停了又拍........
终于,除了一两个核心人物,其它人全都变得松懈,注意力分散.

这不只使用于电影,也对应于各行各业,更加对应人性,
比如,著名的典故,课本里的故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点评

的确好久不见。转导演顺不顺利?就没少喝吧哈哈哈、不是行业里的人即使年轻也不好用。扛不住国内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国内的组全靠机灯炮三个部门顶着干活.机灯炮一定要靠谱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26 21:58

4

主题

125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2-30
发表于 2019-5-2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东 发表于 2019-5-2 09:51
大侠越来越可以了。。。。

光头老板,我亲身经历了后半夜的"周扒皮半夜叫鸡"惨案,.....
现在应该没事了吧........
能不能打开3点到8点的限制,对于我这种昼伏夜出的动物,有点无所适从,白天脑子转不动

2

主题

42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12
发表于 2019-5-2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19-5-24 00:30
我的体会,导演这个行当,在咱们这里,还是非常的江湖..............
不信,请仔细分析一下众所周知的导演,冯 ...

的确好久不见。转导演顺不顺利?就没少喝吧哈哈哈、不是行业里的人即使年轻也不好用。扛不住国内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国内的组全靠机灯炮三个部门顶着干活.机灯炮一定要靠谱的人。

点评

都是钱惹的祸啊,囊中羞涩,不得不想着法儿的先骗点钱,不能坐吃山空啊....  发表于 2019-5-26 22:31
哈哈,您老这么善解人意..... 饭是铁,酒是钢,一顿不喝饿得慌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26 22:26

4

主题

125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2-30
发表于 2019-5-26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 发表于 2019-5-26 21:58
的确好久不见。转导演顺不顺利?就没少喝吧哈哈哈、不是行业里的人即使年轻也不好用。扛不住国内的工作强 ...

哈哈,您老这么善解人意.....

饭是铁,酒是钢,一顿不喝饿得慌啊.

点评

导演这角色就是嘴皮子得好使 练溜了就成功一大半了 您没问题 踏踏实实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31 21:28

4

主题

125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2-30
发表于 2019-5-2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才注意到大侠的名字,这不是任天堂FC游戏<赤影战士>的名字吗?

《赤影战士》Ninja KAGE.
表面上像英文,其实“kage”是“影”的日语音译

点评

是的,不小心暴露年龄了,ninja kage,是にんじゃ かげ的罗马音,确实是儿时第一次接触的游戏的名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30 09:31

96

主题

2230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霍大侠

注册时间
2012-8-28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19-5-28 23:03
刚刚才注意到大侠的名字,这不是任天堂FC游戏的名字吗?

《赤影战士》Ninja KAGE.

是的,不小心暴露年龄了,ninja kage,是にんじゃ かげ的罗马音,确实是儿时第一次接触的游戏的名字

点评

哈哈,隔年的麻雷子...............老炮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30 22:07

4

主题

125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2-30
发表于 2019-5-3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ninjakage 发表于 2019-5-30 09:31
是的,不小心暴露年龄了,ninja kage,是にんじゃ かげ的罗马音,确实是儿时第一次接触的游戏的名字

哈哈,隔年的麻雷子...............老炮儿!

2

主题

42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12
发表于 2019-5-3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19-5-26 22:26
哈哈,您老这么善解人意.....

饭是铁,酒是钢,一顿不喝饿得慌啊.

导演这角色就是嘴皮子得好使 练溜了就成功一大半了 您没问题 踏踏实实的。

点评

不愧是老师,观察力真敏锐 这几年能出头的导演几乎都是北方人,南方的同学吃亏就吃亏在嘴上了. 在国内,整合资源,平衡各种关系,寻找投资的这类能力太重要了. 相比下,导演那点专业能力反而屈居二线了. 学校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 01:06

4

主题

125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2-30
发表于 2019-6-1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 发表于 2019-5-31 21:28
导演这角色就是嘴皮子得好使 练溜了就成功一大半了 您没问题 踏踏实实的。

不愧是老师,观察力真敏锐

这几年能出头的导演几乎都是北方人,南方的同学吃亏就吃亏在嘴上了.
在国内,整合资源,平衡各种关系,寻找投资的这类能力太重要了.
相比下,导演那点专业能力反而屈居二线了.
学校里不能明着教给导演系学生们的就是"用嘴影响其它人的能力"
换做一个著名相声演员的话说:
作为一个靠嘴吃饭的,您看上了某个东西,某个姑娘,如果您用钱买过来,而不是用嘴说过来,那只能证明您不够职业.
没办法,文化如此.......

点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 19:38

2

主题

42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12
发表于 2019-6-1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很任性 发表于 2019-6-1 01:06
不愧是老师,观察力真敏锐

这几年能出头的导演几乎都是北方人,南方的同学吃亏就吃亏在嘴上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4 1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