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8250|回复: 9

[其它] 忆英雄白头 念美人迟暮 | 回顾那些年经典的S16画幅数字摄影机

[复制链接]

31

主题

1167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09-12-3
发表于 2019-4-1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器材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器材帖类别: 器材经验分享
器材型号: 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Digital Bolex D16、Ikonoskop A-Cam
本帖最后由 liangjb9527 于 2019-4-11 10:32 编辑

近期ARRI发布了新一代的全画幅MINI机型,根据中国市场的喜好这无疑会成为未来几年最能打的双花红棍。全画幅的车轮再一次被ARRI狠狠的推了一把,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画幅将逐渐接过S35的钢枪。


29d7v3MI_suds.jpg

当人们憧憬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关注过往,把镜头再交给那些短暂而经典的S16画幅数字摄像机。毕竟未来中低端还是会有S35的机型陆续面世,而S16画幅的摄像机或许已经成为绝唱。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回顾当年作为当家花旦的三款S16画幅的摄影机。



01、大众情人BMPCC

2013年BMD推出了旗下第二款摄影机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一问世就因其良好的成像品质,极其优秀的机内编码,小巧的机身和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投下了个“王炸”。


JhFySkS9_kse2.jpg


那是5D2尚且横行的时代,机内H264编码让后期苦不堪言。BMPCC的出现伴随着达芬奇的推广,无形中让尚在门外徘徊的FILMMEAKER们向着专业的流程又前进了一步。由于当时全幅单反和一些S35摄影机的影响,人们对浅景深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相对来说S16的景深效果不太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级用户的选择,但是相当多的有S16情节以及怀揣电影梦的准专业用户和爱好者还是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这股“口袋机”的洪流。



zNvvBXpN_axAm.jpg


大量专业用户的加入使得BMPCC的成片质量相当高,加上BMPCC使用的是MFT的接口,堪称万能接口可以转接当时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镜头。最重要的是很多S16画幅的电影镜头因此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当时的电影镜头市场不像如今这样百花齐放,有限的选择基本上都非常昂贵,几乎和个人用户和爱好者绝缘。但是S16镜头相对就便宜的多了,于是大量的BMPCC转接S16甚至16mm电影镜头的组合诞生了。




BMPCC拍摄的优秀作品极多,这里分享一个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作品,可以说当时就是因为看了这个作品让我下定决心购买此机。


BMPCC的画质是优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问题也同样很多。极其不稳定的品控,脆弱的HDMI接口,孱弱的电池供电,亮度非常差的监视器,在当时来看非常恐怖的数据体积等等。渐渐的只能拍摄1080P的BMPCC淡出了主流的应用。




02、文艺女青年 Digital Bolex D16


所谓生不逢时说的应该Digital Bolex D16(以下简称D16),D16是一款众筹网站走下来的网红摄像机。复古造型的机身,CCD的感光元件,RAW格式的存储。



SWAY2nDP_skAF.jpg


立项之初是众筹平台上红的发紫的项目。项目的两位创始人感觉非常的有范,一看就像搞艺术的,可是不知道是不是搞艺术的人搞技术有点偏科还是怎的,经历几次跳票后,稍晚于BMPCC之后D16发布了。


DxGeV7T4_VZqr.jpg


发布时小毛病不少,产能还不足,最大的问题是还贵,在当时卖到$3299.99(而且每一个配件都贵的令人发指,他的一个PL转接环需要$3000),而同期的BMPCC只要$899。因为S16摄像机的大部分购买者都是爱好者或准专业用户,预算并不是特别的充足,所以过于高昂的价格、产能问题和质量问题让D16一直有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在中国你很难看到他的真机。


8TAdc3gp_rqGw.jpg



在画质上,D16是相当的出色,不过在初期产品上好像有一些偏粉色的倾向。CCD天然自带的质感非常好,并且完全没有果冻效果,用CF卡录制RAW格式后期空间非常大,自带一个小屏幕,但是如果做监看还是需要额外在加一个小监的。

fkw5jFPG_q6jr.jpg

我们的老朋友Philipbloom 是他们项目的众筹参与者之一,我们一起看一看他用D16拍摄的样片。

可以说D16有魔鬼的身材,优秀的内在,但同时也有着大小姐的坏脾气(贵)。在S16画幅这个相对小众的群体内都是小众的存在,因此很快D16就停产,而现在连他们的官网也打不开了。



03、冰山美人Ikonoskop A-Cam

Ikonoskop前身是是一家生产胶片摄像机的厂家,他们家有一款非常经典的s16胶片摄影机机Ikonoskop A-Cam当你能号称世界上最小、最轻、最实惠的Super-16胶片相机。




当数字时代到来之际他们顺势推出了基于胶片机造型的S15数字摄像机—Ikonoskop A-Cam,连名字都没有更换。在这三款摄影机中这款是最早推出的,在2011年,使用柯达的S16画幅CCD感光元件、PL卡口、固态硬盘记录RAW格式、1080高清记录、SONYF570电池供电并配有EVF。


84CyWRJa_vgY9.jpg

可以看出虽然机器推出的早,但是配置还是相当的高,并且具有前瞻性,这个配置放在今天也是完全能打的。



8HHM34jP_IAQp.jpg




但是高配置带来相应的就是价格贵,Ikonoskop A-Cam的用户很多都是当年胶片拍摄的玩家,非常硬核的价格虽然影响了她的普及但是在小范围内还一直有着相当的拥趸。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台机器拍摄的样片。


Ikonoskop A-Cam做工优良,设计合理,画质优异,只不过实在是推出的时候价格太高,加上国内S16摄影机的土壤并不深厚,所以在当时的国内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jfAaX5xq_M3DJ.jpg

总体来说除了BMPCC以外其他两款摄影机都因为价格和幅面的原因没有在国内的市场掀起太大的波澜。所以Ikonoskop A-Cam就像那在深山中的仙女,离得远看起来就格外的仙儿。


如今BMPCC已经出了二代产品BMPCC4K,画幅已经从S16变成了M43,而全副更是整个行业的大趋势,可以想见S16幅面的摄影或许从此将成为绝唱。我是一个坚定的大幅面的拥护者,大幅面带来的景深效果、视角、纯净的暗部应该是每个摄影师孜孜以求的。但是我同样怀念当年精巧的S16摄影机,以及曾经S16摄影机拍摄的那些经典影片。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曾经摄影机的更新速度也是非常慢的,有些摄影师在整个从业期间可能只使用2~3款摄影设备,现在新机一年一更,两年一大更。幅面越来越大,帧速越来越高。我们越走越快、越走越远,只是希望不要那些忘了曾经也让我们魂牵梦绕的故人。



关注微信公众号:FILMPI可以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哦~~


nu4nWwPY_PTHI.jpg
X3VWmrbR_M8hf.jpg

79

主题

3156

帖子

14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4-4-4
发表于 2019-4-1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的回忆哈哈哈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0

主题

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2-6
发表于 2019-4-10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Bolex d16和ikonoskop我都有 就是没买过bmpcc

点评

这是高手  发表于 2019-4-11 13:03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0

主题

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2-6
发表于 2019-4-1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chelwoo 发表于 2019-4-10 16:44
Bolex d16和ikonoskop我都有 就是没买过bmpcc

Ikonoskop是一台好机器 不过当年raw的后期处理流程还不够成熟 并且11年1万欧的价格 实在是贵 包括现在国外二手市场 这机器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后来的bolex d16的确是生不逢时 跟ikonoskop应该用的是一块ccd 胶片质感极强 画质非常好 我觉得对得起它的价格 跟bmpcc不是一级别  不过毕竟是个小作坊 15年时我在bolex的官网定了一台 付了钱 过了半个多月临近回国 官方退了钱 告诉我因为零部件原因无法按时完成生产 让我去纽约的b&h买 有现货 …… 合着是订一台现生产一台

点评

膜拜高人 当年我也很长草D16,无奈太贵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1 16:21
看头像 像个老炮  发表于 2019-4-11 13:04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56

主题

91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3-20
发表于 2019-4-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讲技术的论坛难得一见的有情怀的帖子啊……

51

主题

243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何雄坚

注册时间
2008-12-26
发表于 2019-4-1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chelwoo 发表于 2019-4-10 17:06
Ikonoskop是一台好机器 不过当年raw的后期处理流程还不够成熟 并且11年1万欧的价格 实在是贵 包括现在国 ...

膜拜高人

当年我也很长草D16,无奈太贵了

468

主题

4586

帖子

19

精华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8-6-8
发表于 2019-4-1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Bolex D16我们在2014年NAB上报道过一次。
https://www.filmaker.cn/thread-46162-1-1.html
QQ截图20190411080501.jpg

从Bolex D16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投资规模等等众多方面看,这个项目根本不可能有生存的希望。

具体到技术关键点,CCD是纯模拟电路的感光元件(CMOS是数字输出),数模转换全部靠外部电路完成,要做全高清的单片CCD摄影机,技术难度非常大,良品率非常低,F35就是个例子,大法那么牛逼,也不可能做一堆出来。

0

主题

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2-6
发表于 2019-4-12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grace2660 发表于 2019-4-11 16:21
膜拜高人

当年我也很长草D16,无奈太贵了

是啊 确实有点肉疼 单纯是那为了那块柯达ccd 颜色毒现在绝版拿着收藏了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2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