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3865|回复: 22

[其它] 今天玩胶片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数码

[复制链接]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发表于 2019-2-1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器材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器材帖类别: 器材经验分享
器材型号: 索尼
昨天看到两个帖子都是关于胶片和数码的。可能现在很多拍片子的人并没有接触过胶片,也不影响大家成为现在视频圈子里的高手。但是我觉得回头玩玩胶片之后你会对数码的认识更深一些。
首先我反对一棒子打死胶片,这玩意儿不是玄学。《荒野猎人》胶片当然是拍不出的,化学感光材料在那种自然光低照度下不可能完成准确曝光并保持颗粒纯净。这是胶片不能完成的任务。其次我也反对把胶片说的一无是处,毕竟现在的电影摄影机技术、放映机技术很多都是建立在胶片时代的基础上沿用至今,依然还是行业主流。
玩玩胶片会对数码有哪些方面更深的认识呢?
“底大一级压死人”  别以为这是数码时代才有的,胶片时代这已经是“真理”了,半格机,135 120 4*5 8*10甚至更大画幅,135再牛逼的徕卡蔡司,拍出来的胶片和120比也是找虐。这道理其实也挺容易理解的。但是今天反而争来争去。玩玩胶片心里很敞亮135怎么和120比?哪怕是645都是碾压啊!你拍拍洗出来一看心里门清!
“等效焦距等效光圈”很多人会把等效焦距算来算去,觉得等效就是效果一样。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6*7画幅上100mm镜头大约等同于50mm,但是你说50mm和100mm怎么可能一样呢?某光圈下10米外的人用50mm可能都超焦距了,100mm还是能拍出很棒的景深。很多大画幅摄影那种空间感是无法用135表现的,因为就算视角能等效,焦距还是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国产的半幅头或者M43头,做到变焦2.8,或者定焦1.4。然后很多人都说啊呀2.8才几千块钱,1.4才几千块钱!比全幅良心啊!这也不能比!玩胶片,你玩120你会知道大多数80-100焦段是120的“标头”,等效大约45-50左右,蔡司,施耐德这些光学巨匠,或者是当年走黑科技路线的玛米亚宾得等等也就做到2.8,66以上画幅量产的2.8以上光圈,除了宾得67的一支2.4,似乎不多了。就算是那支2.4素质也没有其他2.8的好。难道是这些光学巨头水平比较菜?比国内中一菜?这不能比啊!画幅不同怎么把光圈做到135这样的1.4甚至1.0?(要知道67画幅上105/2.4,是超越了135的50/1.4的虚化能力的)。拍拍胶片就不会用半幅头或者M43头和全幅头比光圈比价格。
“高感和颗粒”这是大家现在最关心的话题了,也几乎是所有新数码上线必须测试的项目之一。就打比方说荒野猎人,为什么胶片拍不了,胶片的感光度就放那了。日光片5207就是250的感光度,灯光片5219就是500感光度,和数码怎么比?现在几千块的数码微单估计都可以把顶级的胶片在高感一项打出屎来!你用胶片的最短板和数码的长处比结论可想而知。但是很多好莱坞大片后期颗粒感很足,很多时候还故意拿数码去模仿胶片颗粒,这是闲得慌?可能还不是。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大家看的很爽?很酷?很有“电影感”?“胶片感”?这玩意儿你恐怕有机会要问问这些大片的艺术总监。我们拍片子现在喜欢越纯净越好,机内降噪完了甚至还后期降噪,镜头喜欢越锐越好,恨不得每个毛孔都看得清楚!可似乎国外的很多大片并不追求这个。数据上的完美不等同于艺术效果的高度。
“调色和宽容度”如果你用过5207拍过照片,又是哈苏X5用FFF格式扫的,自己去色罩,当去完色罩你看到的照片你肯定心里一惊,色彩饱和度特别淡,宽容度超过14档!对比度不高。和LOG是很像的。可以理解为用这个胶片拍摄出来之后留给后期处理的空间是很大的。至于调色做视频的各位肯定都不陌生了,我想很多拍视频的如果去调5207的照片比很拍拍照片的要强很多。
以上都是我看了论坛帖子之后冒出来的一些想法。其实现在拍胶片成本很低。几百块就能玩,两三千就能玩的很好了。对于动辄几万的摄影机,上万的数码微单,大几千上万一支的镜头,几百块买个二手的手动胶片相机加一支老镜头,买两卷5207分装片,拍完送去淘宝有名一点的大店冲洗一下,自己拿了照片调调色,也算是体验过一把电影胶片的颗粒色彩调色。门槛是远比玩数码低很多的,上个廉价120也就几百块,稍微讲究一点的两三千,买个imax的分装片,你拍几卷连imax都算体验过了。成本真不算特别高。拍完你可能对数码有新的认识。
数码和胶片肯定不是对立的,不是说一个生一个死,一个好一个坏。玩过胶片你会对数码现在的方便,高感,画质,轻便,感恩戴德!太好用了!而拍摄胶片,你又会对曝光,构图,拍摄时机,胶片种类色彩差别,镜头好坏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对于拍摄的态度也会变得更认真严谨,对于你玩数码也是提升很大。现阶段胶片已经渐渐从工具变成了玩具,数码是大势所趋。只是在玩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9-2-19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有人偏袒胶片。拍胶片练习有时候也会有负面效应,严谨的反面就是僵化。

数码发展以来,不管是图片还是电影,镜头语言对真实临场感、灵活感、气息感、微妙小细节动作抓取 都大大提升。

比方说c300拍的戛纳金棕榈《阿黛尔的生活》,捕捉到的人物反应灵动的微表情太震撼了,这是僵化的胶片思维所难以抓取到的,这是数码美学革命。

练习拍胶片,有一定概率让你的摄影思维僵化。

点评

真正拍胶片的除非玩大画幅,基本上没人偏袒胶片。反而是没拍过胶片的会觉得这东西太神,胶片感很牛。多数人如果不是从传统走过来,没有好的基本功,拍几个卷也没几张好照片。特别是玩那种连测光都没有的,全手动的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9 22:39

0

主题

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9-21
发表于 2019-2-19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成楼主的观点,论坛多一些这种人就好了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2-19 01:22
总是有人偏袒胶片。拍胶片练习有时候也会有负面效应,严谨的反面就是僵化。

数码发展以来,不管是图片还 ...

真正拍胶片的除非玩大画幅,基本上没人偏袒胶片。反而是没拍过胶片的会觉得这东西太神,胶片感很牛。多数人如果不是从传统走过来,没有好的基本功,拍几个卷也没几张好照片。特别是玩那种连测光都没有的,全手动的机械相机。估计装胶卷都是问题。玩过胶卷自然觉得数码是有优势的。但是我也说了,不代表胶卷就不能玩,化学颗粒的仪式感比硬盘里面的数字要强很多。有时候人往往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享受的过程。就像啪啪啪不纯粹是为了生娃。胶卷慢,感光度低,画质没有数码好,各种不可控,但是喜欢它的人依然很多。你可能把这作为人的“劣根性”,而我则把这看成是“人性”,人可能对这种不完美的东西有天生的亲近感。比如颗粒带来的感觉。当年王家卫海报御用摄影师夏永康特意用过期很久的胶卷拍摄电影海报。他追求的的是那种时代感,不可捉摸的色彩变化。又真实又虚幻的感觉,如果拿个A7R3拍,拍的很清楚,然后纯粹依靠数码后期恐怕还没那种感觉。可很多人往往就喜欢那种感觉。

79

主题

2166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8-5
发表于 2019-2-1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的数字机拍出来的东西很没有感觉,需要有感觉的人后期画面才会超过胶片的艺术效果,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现代的电影都特别难看。。。
其实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抨击 “现代数字机不停的往上堆像素” 会让画面的舒适度越来越差,就是建立在胶片的分辨率更加适合人眼的分辨率这个观点上,我认为传感器停留在1k-2k分辨率,输出1080就是最好的分辨率,因为视频和照片是不同的,照片机可以无限的增加像素,因为照片是静止的,但视频无限增加分辨率就是让人头晕,因为信息量过大造成大脑这个处理器运算不过来,这一点就好比你坐在电影院第一排头晕是一个道理,而喜欢胶片电影的人认为自己只是怀旧,其实喜欢胶片并不是自己的大脑喜欢胶片,而是自己的眼睛喜欢胶片而已,喜欢胶片并不是怀旧,而是胶片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现代的数字机设计过于激进,无知的行业推动者+生存竞争巨大的厂家 作用后的结果。。。

点评

说得对  发表于 2019-3-17 13:12
你的思路值得思考。就比如说李安的《中场》,120帧,理论上是不是更清晰呢?可视觉上舒适度反而下降了。这是从帧数上,从像素上可能也有一个人接受的舒适度。比如说啊,我们正常人在暗光条件下,看东西不可能很清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1 15:15

79

主题

2166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8-5
发表于 2019-2-1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n-yota 于 2019-2-19 23:24 编辑

不过我发现一件事,35mm胶片和16mm胶片 在“边缘的立体感”这方面对比并没有 35mm传感器和16mm传感器 差异那么大,也就是说能看出是35mm胶片而不是16mm,是因为它的颗粒小,物体边缘空间感 倒不是非常明显~~~

super35mm 广角端边缘都如此厚实

Mika Nakashima - Hanataba (Music Video).mp4_snapshot_00.11_[2019.02.19_23.13.58].jpg

super16mm(1英寸) 边缘薄像刀片

孫燕姿 - 我很愉快.mp4_snapshot_01.50_[2019.02.19_23.07.17].jpg


胶片的,低俗小说 35mm感觉比 女超人 70mm 边缘都厚实

Pulp.Fiction.1994.低俗小说.双语字幕.HR-HDTV.AC3.1024x576.x264-人人影视制作.mkv_s.jpg
Supergirl (1984) 480p [Director's Cut] DVD.mp4_snapshot_01.36.19_[2019.02.1.jpg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son-yota 发表于 2019-2-19 22:52
现代的数字机拍出来的东西很没有感觉,需要有感觉的人后期画面才会超过胶片的艺术效果,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没 ...

你的思路值得思考。就比如说李安的《中场》,120帧,理论上是不是更清晰呢?可视觉上舒适度反而下降了。这是从帧数上,从像素上可能也有一个人接受的舒适度。比如说啊,我们正常人在暗光条件下,看东西不可能很清晰锐利,但是现在的摄影机到是可以做到这点。而胶片在夜景上一般都是颗粒朦胧,从两者看反而是胶片更接近人的肉眼感觉。我们人肉眼看远处一般都不会很清晰,如果是8K很远或者很小的东西都会很清楚反而已经超越了我们人正常的感观。
我特地翻出几部近几年的胶片蓝光原片。我记得当初在电影院里面看,很清晰很纯洁。现在就算在4K显示器上看也感觉很清晰。但是如果要静止截图就会发现其实画面纯净度和数码完全不同,都是有颗粒的。
rep-starwarstheforceawakens.1080p.bluray.x264[00-54-55][20190219-145743346].jpg rep-starwarstheforceawakens.1080p.bluray.x264[00-53-50][20190219-145729594].jpg rep-starwarstheforceawakens.1080p.bluray.x264[00-55-37][20190220-155155531].jpg rep-starwarstheforceawakens.1080p.bluray.x264[01-45-15][20190220-163557676].jpg
但是我们连贯起来观看的时候,其实对这种颗粒,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感官舒适度

点评

很多人说胶片8k,16k的,其实胶片颗粒和数码像素是不同的,肉眼看下来胶片就是3k分辨率差不多,所以好莱坞的胶片电影一般不超过2k。。。 现代数字机设计的太功利,而且这两年,电影系列重启(reboot)也是一种功利的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1 16:25

79

主题

2166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8-5
发表于 2019-2-2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9-2-21 15:15
你的思路值得思考。就比如说李安的《中场》,120帧,理论上是不是更清晰呢?可视觉上舒适度反而下降了。 ...

很多人说胶片8k,16k的,其实胶片颗粒和数码像素是不同的,肉眼看下来胶片就是3k分辨率差不多,所以好莱坞的胶片电影一般不超过2k。。。
现代数字机设计的太功利,而且这两年,电影系列重启(reboot)也是一种功利的做法,无非就是认为老片看起来画质差了,里面的设定跟不上续集了,电影公司也要不停的赚钱这些因素,他们认为标准都会随着时代一直变,因为数码技术在不停的提高,所以他们重启蜘蛛侠2次,但其实标准并没有变,因为我们的视力和脑动力并没有同步进化,事实上我们的感官还在衰退,所以其实只要画质接近我们感官的电影系列,就没有必要重启,有这个钱不如在继续创作新的续集~~~一次次重启其实反倒可笑~~~

前年好莱坞说他们准备重启 异形 系列了,估计重启后这个系列就完蛋了~~~
第一部1979年的画质已经接近我们肉眼的感受了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发表于 2019-2-22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大量的电影海报,都刻意的加上颗粒,或者把人物P得非常的糙,不知道为什么捏?干干净净的不好吗?

5

主题

860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5
发表于 2019-2-2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9-2-22 03:35
我发现大量的电影海报,都刻意的加上颗粒,或者把人物P得非常的糙,不知道为什么捏?干干净净的不好吗?

画面太干净就没有质感了,我做的三维动画、视觉特效片子最后工序都会加一层扫描出来的真实胶片颗粒。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2

主题

42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12
发表于 2019-2-2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老是把事物想象的特别极端。用胶片还是不用胶片目前主要取决个人情怀和资金支持。数码基本可以模仿胶片质感大多数时候你还看不出来这个是大势所趋。再过几年搞不好计算机ai技术大革命以后连摄影机都用不着了全都是无中生有整片全cg合成画面了你们又该怀念数字机了。胶片没有特别的色彩。所谓胶片色彩都是扫描仪和后期调整得来的效果。这些数码都可以做到。现在玩玩胶片无非几点可取。
1理解一下什么叫曝光 2用一下数码机自己不常用的大底子(比如柯达65的卷。xpan的超宽。617的超宽。)3玩玩黑白玩玩滤镜 玩玩自冲自扫或者数码翻拍自己后期调整
用胶片拍电影真的是没有什么必要了。用的人的确还是情怀为主。

点评

谈这个并非鼓吹胶片多神,也不是鼓励大家去拍胶片电影。只是提出一种思考和学习的思路。从胶片上可以学到什么用在数码创作中。而且用过胶片的肯定会觉得数码的便利性太大了。会对数码有更新的认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4 10:23
所有用词都很保守,所有观点都很温和。只提出一个思路大家思考何为极端?思考都不允许才叫极端。 你也提到了数码基本可以模仿胶片质感,那为何要模仿? 胶片没有特别的色彩,可是数字摄影机有cine色彩? 数码色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4 10:18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 发表于 2019-2-23 13:54
你们老是把事物想象的特别极端。用胶片还是不用胶片目前主要取决个人情怀和资金支持。数码基本可以模仿胶片 ...

所有用词都很保守,所有观点都很温和。只提出一个思路大家思考何为极端?思考都不允许才叫极端。
你也提到了数码基本可以模仿胶片质感,那为何要模仿?
胶片没有特别的色彩,可是数字摄影机有cine色彩?
数码色彩无所不能,数码的色彩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佳能直出?索尼直出?还是RAW?RAW的色彩就是数码色彩?
胶片色彩是扫描仪出来的色彩不假,但是保守说10种胶片一种镜头,一个扫描仪扫出来有10种颜色,难道我不能认为这是胶片不同的颜色,而是理解为扫描仪的随机选择?
只要不是诺日士或者是富士魔术手这种低端扫描仪扫描的,不是后期死调,看照片基本能猜出个大体。这种色彩倾向多半被认为是这种胶片特有的色彩。如果认为能PS的一模一样,不妨用富士acros拍一卷,然后用富士自己的相机调成acros色彩同样场景,看看到底能不能模仿的一样。当然还是不一样的。
说无非几点可取,既然可取学习一下无妨,至于说拿胶片拍电影估计这个论坛基本上没有了,你也别担心谁会拿胶片拍电影。至于国外拿胶片拍电影的是不是纯粹为了情怀,不一定完全说得准,毕竟人家的艺术总监或者导演的思想不是你我可以揣摩透。像《华尔街之狼》这样的片子我个人揣摩可能是因为这个片子是拍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情,用胶片可以把观众更好的代入那个年代感。至少我认为这是比情怀更好的一种理由? The.Wolf.of.Wall.Street.2013.1080p.BluRay.X264-AMIABLE[00-07-05][20190222-085855606].jpg The.Wolf.of.Wall.Street.2013.1080p.BluRay.X264-AMIABLE[02-10-34][20190222-105951769].jpg The.Wolf.of.Wall.Street.2013.1080p.BluRay.X264-AMIABLE[00-49-54][20190222-100332734].jpg The.Wolf.of.Wall.Street.2013.1080p.BluRay.X264-AMIABLE[00-37-07][20190222-095158964].jpg

The.Wolf.of.Wall.Street.2013.1080p.BluRay.X264-AMIABLE[00-01-46][20190222-084612950].jpg
The.Wolf.of.Wall.Street.2013.1080p.BluRay.X264-AMIABLE[00-07-38][20190222-085928994].jpg

点评

数码问题特别多,那个果冻吓死人,像素越多,果冻越大,断层,锯齿。。。 动作片的某些场景都是用胶片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3-17 14:30
这个事情如果从本质来讲都是数学都是物理。都是100111001001010这些玩意。胶片的色彩科学设置跟数码预设也没有本质上的不一样。其实玩玩胶片就可以算是廉价的换地换门体验不同系统的一个事。它也没什么神秘不可表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5 14:37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 发表于 2019-2-23 13:54
你们老是把事物想象的特别极端。用胶片还是不用胶片目前主要取决个人情怀和资金支持。数码基本可以模仿胶片 ...

谈这个并非鼓吹胶片多神,也不是鼓励大家去拍胶片电影。只是提出一种思考和学习的思路。从胶片上可以学到什么用在数码创作中。而且用过胶片的肯定会觉得数码的便利性太大了。会对数码有更新的认识。

2

主题

427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12
发表于 2019-2-2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9-2-24 10:18
所有用词都很保守,所有观点都很温和。只提出一个思路大家思考何为极端?思考都不允许才叫极端。
你也提 ...

这个事情如果从本质来讲都是数学都是物理。都是100111001001010这些玩意。胶片的色彩科学设置跟数码预设也没有本质上的不一样。其实玩玩胶片就可以算是廉价的换地换门体验不同系统的一个事。它也没什么神秘不可表达的高级质感。就像你说的复古一种用途。好比现代人用古法制造食品器物的噱头。本质都是售卖的一种手段。这和练习理解数码我觉得真没有什么关系。用胶片来体会练习。和用数码拍片不看监视器曝光不是一样吗?何必要用胶片练习呢。除了怀旧还能有什么其他?难不成就为了胶片那一点点高光过渡的特点?

69

主题

576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10-16
发表于 2019-3-17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出来的东西太“写实”除非有完美的梳化服光去配合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79

主题

2166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8-5
发表于 2019-3-17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9-2-24 10:18
所有用词都很保守,所有观点都很温和。只提出一个思路大家思考何为极端?思考都不允许才叫极端。
你也提 ...

数码问题特别多,那个果冻吓死人,像素越多,果冻越大,断层,锯齿。。。
动作片的某些场景都是用胶片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9-5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