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50405|回复: 35

[剪辑] 关于为16:9的素材制作2.35:1遮幅的个人见解

[复制链接]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发表于 2018-8-2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技术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技术帖类别: 经验/心得
本帖最后由 大傅叔叔 于 2018-8-29 23:27 编辑

刚看了论坛内的一篇老帖子,是关于一些朋友对16:9强行转2.35:1的见解,有些朋友认为16:9转成2.35:1没意义、浪费画幅、纯属装x,个人不敢苟同。由于那是篇老帖子,不想再挖了,再加上来到拍电影论坛这么多年也没发表过帖子,就原创一篇,再谈16:9转2.35的意义吧,以下内容纯属从业者的个人见解,不一定科学,而且主观意识较为强烈,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轻喷。

存在即合理,个人认为即使是后期裁出来的2.35:1,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而且意义重大,特别是成本不高、几乎用不到变形镜头和宽画幅摄影机的小团队里。

1方便二次构图;这个二次构图不同于拍4k做1080p序列时的放大缩小位移的二次构图。我个人比较喜欢略微紧凑的构图,特别是给到人物特写镜头时,个人更喜欢适当的“切头”,这在拍新闻采访领导讲话时是不可容忍的,但在电影里,给到人物中景或特写镜头时,基本都会有点切头,在这里不一一细说,可以自己随便找几个片子看。所以当我在拿到有些摄像师拍摄的头部空间留的很大的素材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利用上下的黑边进行调整。
11.jpg 22.jpg
电影《盗梦空间》几张截图





2.2.35有时可以避免一些穿帮,比如挑杆话筒入镜、轨道入镜,要知道这类在小剧组比较容易穿帮的器材大多时候都是出现在镜头的顶部或者底部。而人为的黑边则可以有效的避免穿帮。
话筒穿帮
timg.jpg
加黑边后
2.jpg

3.小成本剧组,由于经费不足,所以在场景的布置上会有些力不从心,使用黑边可以适当减轻布景压力。而切在没有布景的场地下,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一般会多给特写,这就回到了第1条所说的,特写切头。
3.jpg
同样的一组镜头,无遮幅的上部出现了难看的空调出风口,而且人物头部留的空间过大,视觉重心有些飘忽不定
4.jpg

加遮幅后,一方面将难看的空调出风口裁处画面,视觉也更加集中在人物上

4.黑边的意义远不止于装x:别否认,大多数情况下,黑边加上之后,镜头就是会有高级感。记得10多年前用dvcpro广播级标清摄像机的时候,菜单里就有信箱模式,那时老师傅告诉我,黑边会让观众的视野更加集中,我觉得在今天这个理论依然是成立的,起码我是深信不疑。

5.有时拿到一些客户之前制作的成片作为新片子资料的填充,没有原始素材只有成片的情况下,避免不了原片中水印啊字幕啊,黑边则可以规避水印。当然如果原来就做的2.35:1就只能放大位移了。
5.jpg 6.jpg


6.虽然我大多数情况下是会把字幕打在画面中的,但有些客户就会要求字幕打在黑边上的,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做字幕一般是白字+带有一定透明度的黑阴影,一些小清新的片子、画面白色区域比较多的片子或字幕需要着重包装的片子,直接把字幕打在画面中会看不清或干扰画面,那打在黑边上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了。
WechatIMG3.jpeg
康美药业的几部mv,应该是北京太阳圣火出品的吧,国内非常牛的影视公司,几部mv无论在选景、布景还是调色上,都有意识的将色调偏向青绿色,然而在这样的青绿色上直接加金色字幕和图形无疑会破坏画面,所以就巧妙的安排在了遮幅上,一方面不破坏画面,另一方面在黑色背景上金色会更加清晰。实在找不到高清mv了,在他们官网上截了一张。
总结:即使你拍摄就是16:9的素材,即使你的作品不在院线播放,但不可否认的是,16:9的素材转换为2.35:1的成片,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有它的意义的,但也不排除特定要求,比如客户要求展会现场视频满屏、客户要求手机播放要满屏,但有这样特定要求的客户还是少的,在我这些年剪片的生涯里,大大小小的片子也做过几百部了,除非客户在拍摄制作前提出了比例要求,否则我都是以2.35:1的规格来制作,目前还没有一个客户因为我的片子是2.35:1而不是16:9提出过不满和质疑。至于此前大家火热讨论的究竟是2.35:1还是2.39:1还是2.4:1最标准,本人认为,既然都是后期人为裁切的,我们不是要在院线播出,大多只是在网络和客户的电脑中播放,客户看不出来差的那零点几的区别在哪,行业内的人员也不会真的拿着你的片子倒进非编里测量一下,所以具体是多少,随心情就好,当然如果行业有规范还是要遵循的,如果有一天行业真的下了这个规范,那我们再去遵守它,把差的那零点几补回来就好。以上几点只是个人从事影视行业10年来的几点观点,欢迎补充,也欢迎大家讨论。

5

主题

860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5
发表于 2018-8-2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宽是直接拍的2.39:1,并没有黑边的存在......

点评

我想你应该是没仔细看主题,我这篇帖子就是关于拍摄16:9后期做成2.35:1的解释,是专门针对小团队和小工作室来说的,比如微单和单反视频用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1 10:31
然而在电视机上播放,或者在16:9的电影银幕上播放,还是不可避免的有黑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0 21:40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5

主题

20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3-26
发表于 2018-8-29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oxSchumacher 于 2018-8-30 00:03 编辑

一般情况下 除非是要在画面之外加字幕或者多种画幅混合的情况,都是建议直接建立2.4:1的项目,而不是在1.78:1的项目上加黑边。  1.78:1再加黑边的话,在更宽的屏幕上不能直接填满全部宽度
另外宽荧幕标准一大堆,常见的2.2:1 2.35:1 2.39:1 2.4:1 2.55:1 2.66:1 2.76:1 都可以用都没错,但在HD/FHD/UHD规格的平台上播放还是推荐2.4:1

点评

没错,确实如你所说,宽画幅两种制作模式,一种是1.78:1+黑边,保证字幕区域输出,另一种就是直接2.35(2.4):1,不存在黑边,也能保证在更宽屏幕上保证填满比如晚会活动现场的超宽大屏播放,这里只是讲一下16:9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1 10:37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8-8-3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错。
宽幅,只是为了符合人双眼视宽的习惯而已,只是为了新的视觉语言服务而已。
如果你的片子适合这种视觉语言就用。其他都是瞎几把扯淡,摄影师不专业、美术不专业、不是用宽幅的理由。再者宽幅的美术制景压力更大,左右面积更宽需要美术制景。

点评

这篇帖子主要是针对小型工作室而言的,小工作室,剪辑师难免会拿到一些不专业的素材,这篇帖子的意义就是对于这批用户而言的,如果一切都很专业,那么应该直接上宽幅机器,那么这篇帖子也就没意义了。另外你说左右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1 10:57

4

主题

24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7-8
发表于 2018-8-30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正解,说白了还是装X

1

主题

45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6-25
发表于 2018-8-30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理解有误啊!!
要宽屏直接拍2.39:1

点评

我想你是没有仔细看主题,我这里主要讲的是小型工作室,用16:9模式的用户后期人为制作2.39:1,针对的是单反、微单、以及大多数没有2.39:1模式摄像机用户而说的。如果本身就是2.39:1,这篇就帖子不需要再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1 10:40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发表于 2018-8-3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DJ-SHADOW 发表于 2018-8-29 23:36
变宽是直接拍的2.39:1,并没有黑边的存在......

然而在电视机上播放,或者在16:9的电影银幕上播放,还是不可避免的有黑边。

5

主题

860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5
发表于 2018-8-3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8-8-30 21:40
然而在电视机上播放,或者在16:9的电影银幕上播放,还是不可避免的有黑边。

吃瓜同学,咳咳,大部分银幕都是宽屏的呀,更何况现在有21:9的显示器呀,还有iPhone X也比16:9窄了呀……反正我最喜欢变型镜头的美学质感与视觉冲击力。

点评

在我这个城市,包括中国巨幕和IMAX在内,大部分银幕看起来都是类16:9的,具体是什么画幅,我不内行不知道,但肯定不是21:9。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 02:26
这里说的是小题材。。小题材。。和院线没啥关系。。另外我现在用的mbp2017,1.6:1的比例。。。你能说他是主流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1 11:07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DJ-SHADOW 发表于 2018-8-29 23:36
变宽是直接拍的2.39:1,并没有黑边的存在......

我想你应该是没仔细看主题,我这篇帖子就是关于拍摄16:9后期做成2.35:1的解释,是专门针对小团队和小工作室来说的,比如微单和单反视频用户。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FoxSchumacher 发表于 2018-8-29 23:58
一般情况下 除非是要在画面之外加字幕或者多种画幅混合的情况,都是建议直接建立2.4:1的项目,而不是在1.78 ...

没错,确实如你所说,宽画幅两种制作模式,一种是1.78:1+黑边,保证字幕区域输出,另一种就是直接2.35(2.4):1,不存在黑边,也能保证在更宽屏幕上保证填满比如晚会活动现场的超宽大屏播放,这里只是讲一下16:9转宽幅的意义而不是如何制作,所以把各种做法的好处都说了一通,但你说的很对。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迪赛 发表于 2018-8-30 13:27
楼主理解有误啊!!
要宽屏直接拍2.39:1

我想你是没有仔细看主题,我这里主要讲的是小型工作室,用16:9模式的用户后期人为制作2.39:1,针对的是单反、微单、以及大多数没有2.39:1模式摄像机用户而说的。如果本身就是2.39:1,这篇就帖子不需要再看了。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8-30 10:31
全错。
宽幅,只是为了符合人双眼视宽的习惯而已,只是为了新的视觉语言服务而已。
如果你的片子适合这种 ...

这篇帖子主要是针对小型工作室而言的,小工作室,剪辑师难免会拿到一些不专业的素材,这篇帖子的意义就是对于这批用户而言的,如果一切都很专业,那么应该直接上宽幅机器,那么这篇帖子也就没意义了。另外你说左右面积更宽美术压力更大,确实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这里说的宽幅,是指本身拍摄16:9,后期裁切了画面上下区域,达到的宽幅。仔细看,我是裁切了画面上下区域,而不是增加了左右宽度,宽度并没有增加,美术压力并没有变大。如果本身拍摄就按照2.39:1来拍摄那就另说了。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DJ-SHADOW 发表于 2018-8-30 21:59
吃瓜同学,咳咳,大部分银幕都是宽屏的呀,更何况现在有21:9的显示器呀,还有iPhone X也比16:9窄了呀…… ...

这里说的是小题材。。小题材。。和院线没啥关系。。另外我现在用的mbp2017,1.6:1的比例。。。你能说他是主流吗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8-8-3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傅叔叔 发表于 2018-8-31 10:57
这篇帖子主要是针对小型工作室而言的,小工作室,剪辑师难免会拿到一些不专业的素材,这篇帖子的意义就是 ...

本末倒置。不使用宽屏,你直接放大缺陷素材不就搞定了,都已经是低成本这样了在乎那点分辨率损失没啥大意义。一个项目拍之前你就应该确定好使用什么比例的最终比例,而不是后期再去定,因为不同比例构图要求根本就不一样。如果用宽屏的构图去设计,你看看特写和近景左右多出多少空间?这些空间需要美术和灯光去覆盖的。
不管是裁切还是变宽,低成本高成本就不是重点。重点是拍摄之前应该先设计决定使用多少比例的画幅,然后按照设定去构图拍摄,如果有瑕疵直接放大画面即可。首先是为了片子的视听语言去设定需要什么,而不是用这个形式去补救什么东西。

点评

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老师说的没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1 12:20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8-31 12:06
本末倒置。不使用宽屏,你直接放大缺陷素材不就搞定了,都已经是低成本这样了在乎那点分辨率损失没啥大意 ...

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老师说的没错!

点评

117的回答正解。画面是为了更好的配合剧情。你的片子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画幅去呈现,是视觉语言的表达。无论是4:3 16:9 或者宽幅。而不是形式上的东西。前几年的奥斯卡有一部电影《修女艾达》4:3加黑白呈现出来十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1 13:30

8

主题

934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老衲丘道长

注册时间
2014-12-14
发表于 2018-8-3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傅叔叔 发表于 2018-8-31 12:20
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老师说的没错!

117的回答正解。画面是为了更好的配合剧情。你的片子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画幅去呈现,是视觉语言的表达。无论是4:3 16:9 或者宽幅。而不是形式上的东西。前几年的奥斯卡有一部电影《修女艾达》4:3加黑白呈现出来十分优秀。

79

主题

2166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8-5
发表于 2018-8-3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觉得LZ有一点说的没错,就是2.35/2.39/2.4:1这种可以增加一些后期编辑上的空间,我就喜欢做2.4:1的,然后把16:9的画面做一个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的镜头推动,等于整个画幅的面积全都适用到了,没浪费一点。。。虽然不算是真正的镜头推动有透视感,但也比没有好,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什么都不懂,分辨不出的~~~


点评

没错,我有时就会用到你说的这种方法,特别是固定机位的延时类素材,合适的时候就会用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22:41

5

主题

860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4-5
发表于 2018-8-3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傅叔叔 发表于 2018-8-31 10:31
我想你应该是没仔细看主题,我这篇帖子就是关于拍摄16:9后期做成2.35:1的解释,是专门针对小团队和小工作 ...

微单单反都不是问题,照样可以拍变形宽银幕,只是前期有否考虑好拍摄比例、构图和成片的视觉语言,而不是靠后期裁剪修改而来。有些机子是可以直接用球形镜头拍2:39:1,但这也是基于机内裁剪成的,与后期裁剪无异,浪费上下像素。我的意思是用变形宽银幕镜头拍摄,利用完整的6:5/4:3/16:9传感器像素无裁剪,后期恢复成2.35:1/2.39.1/2.55:1/2.67:1等正常视觉。小团队小工作室甚至个人都可以,只是有否考虑好或者懂不懂而已,高低成本的变宽各有各的玩法。
143838nh42khnsh4kzhjiy.jpg
143838ofilxpzszsirj0ky.jpg
143838we41use4v1110uu0.jpg
143838qbjbemtjjt85sz8a.jpg

点评

我没有变形镜头,我在自己拍片子的时候都会打开2.35:1辅助线,并且直接按照这两条标记线来构图,后期再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22:39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13

主题

184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签约摄影师

注册时间
2013-1-19
发表于 2018-9-1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单反还是电影摄像机 正常的传感器并不是长条型的;楼主说的单反还是啥的 说白了这些都只是传感器 底片;真正影响到画面的是镜头。
用2.35:1之类的比例本身是为了让画面更有真实感,所以你说这样裁剪有没有意义是对的;有意义。
但这样就等于是增加了横向构图,减少了焦距;也就是说你在拍摄的时候原本50mm就可以拍全身了,现在需要35mm才能拍开。

接着是 楼主你说的拉黑边增加集中注意力;那我问楼主 我显示器是2.35:1的。没有黑边咋办? 实话实说,不是现在的人不知道宽荧幕的好,而是你真正理解这种画幅带来的意义么。

楼主一直在说这样能够二次构图二次构图 什么能遮挡挑杆 遮挡天花板?我在想您拍的时候不走心么???走心能注意不到这个?
拍完之后不知道回放?还是不知道审片?

遮罩是遮罩,画面比例是画面比例;你觉得2.35:1是小脑袋,那你有没有看过支持宽荧幕预览比例的监视器是什么样子的;拍的时候完全可以知道
是不是会削脑袋;你既要保留这个特写,又要考虑横构图,你当然要牺牲上下构图。

还有,电影比例不止是2.35:1 还有1.95:1 (imax)1.85:1 (学院宽荧幕 标准宽荧幕)等 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之前还有圆形构图的,4:3构图的;

楼主的想法方向不太对;大家都在说16:9转xxxx 还是xxx转xxxx 这有什么可转的?
如果需要此类比例拍摄,你拍摄的时候就应该确定比例,以这种比例拍摄
而不是去转换

多了也不想说 因为这个就跟佳能尼康哪个好一样。没意义

点评

老师,你剪过不是自己拍的片子吗。。。。也许你经历的都是大团队,有专业的布景,有操守的摄影师;可我只是个小团队,接到的都是小活,经常拿到别人拍的素材过来剪,也经历过太多构图不讲究的摄影师了,不注意脚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22:34

4

主题

200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8-6
发表于 2018-9-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能二次构图的好处,自己觉得好用就行了,没有必要和别人争论,这样无意义。

点评

没错,本来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22:18
不管什么比例,你都可以二次构图,你直接放大不就完了吗?放大百分之十到二十你能分得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16:22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8-9-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sansun 发表于 2018-9-1 15:51
确实有能二次构图的好处,自己觉得好用就行了,没有必要和别人争论,这样无意义。

不管什么比例,你都可以二次构图,你直接放大不就完了吗?放大百分之十到二十你能分得出来?

点评

但是放大就会损失像素,就不是全副的画质了,除非4k的素材,然后序列设置的是1080p,你可以有4倍的空间放大,但是焦距景深什么也都损伤了,而且4k内裁1080其实画质下降满严重的,比机内那个什么清晰缩放还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 02:13
如果是4k素材做高清序列确实看不出来,但如果本身素材就是1080p并且没超采的话,别人能不能看出来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能感觉的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22:43
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21:07

4

主题

200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8-6
发表于 2018-9-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9-1 16:22
不管什么比例,你都可以二次构图,你直接放大不就完了吗?放大百分之十到二十你能分得出来?

呵呵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sansun 发表于 2018-9-1 15:51
确实有能二次构图的好处,自己觉得好用就行了,没有必要和别人争论,这样无意义。

没错,本来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Alonewordman 发表于 2018-9-1 00:26
不管是单反还是电影摄像机 正常的传感器并不是长条型的;楼主说的单反还是啥的 说白了这些都只是传感器 底 ...

老师,你剪过不是自己拍的片子吗。。。。也许你经历的都是大团队,有专业的布景,有操守的摄影师;可我只是个小团队,接到的都是小活,经常拿到别人拍的素材过来剪,也经历过太多构图不讲究的摄影师了,不注意脚下的头顶,各类器材的穿帮,用这个方法只是来把他们的纵向构图调整为我想要的,在不损失画质的情况下通过后期保证构图。当然我在自己拍片子的时候,都会打开监视器上的2.35:1标记,并且按照这个标记去构图。另外我也在尝试各种比例,像你说的圆形构图是潘金莲那种吧,我也试过,用索尼6300通过转接环装广播级B4镜头会自带圆形黑边(暗角),目前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心得体会。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DJ-SHADOW 发表于 2018-8-31 14:38
微单单反都不是问题,照样可以拍变形宽银幕,只是前期有否考虑好拍摄比例、构图和成片的视觉语言,而不是 ...

我没有变形镜头,我在自己拍片子的时候都会打开2.35:1辅助线,并且直接按照这两条标记线来构图,后期再裁。

点评

其实根本不需要辅助线,3分线,然后2个高度+最后一个高度的1/3就差不多了,然后有时可以顶上面,有时顶下面,有时放中间,根据景物水平的情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 02:16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n-yota 发表于 2018-8-31 13:45
不过我觉得LZ有一点说的没错,就是2.35/2.39/2.4:1这种可以增加一些后期编辑上的空间,我就喜欢做2.4:1的, ...

没错,我有时就会用到你说的这种方法,特别是固定机位的延时类素材,合适的时候就会用一下

2

主题

32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6-13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9-1 16:22
不管什么比例,你都可以二次构图,你直接放大不就完了吗?放大百分之十到二十你能分得出来?

如果是4k素材做高清序列确实看不出来,但如果本身素材就是1080p并且没超采的话,别人能不能看出来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能感觉的出来的。。。

点评

很明显的,特别劣质,除非万不得已,不然绝对不能4k内裁108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 02:17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8-9-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傅叔叔 发表于 2018-9-1 22:43
如果是4k素材做高清序列确实看不出来,但如果本身素材就是1080p并且没超采的话,别人能不能看出来我不知 ...

最经典的土耳其暸望塔。那个镜头放大了,那个镜头没放大,给我数出来。https://vimeo.com/108018156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1979263.html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79

主题

2166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8-5
发表于 2018-9-2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9-1 16:22
不管什么比例,你都可以二次构图,你直接放大不就完了吗?放大百分之十到二十你能分得出来?

但是放大就会损失像素,就不是全副的画质了,除非4k的素材,然后序列设置的是1080p,你可以有4倍的空间放大,但是焦距景深什么也都损伤了,而且4k内裁1080其实画质下降满严重的,比机内那个什么清晰缩放还损~~~

点评

最经典的土耳其暸望塔。那个镜头放大了,那个镜头没放大,给我数出来。https://vimeo.com/108018156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1979263.html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 09:17

79

主题

2166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8-5
发表于 2018-9-2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傅叔叔 发表于 2018-9-1 22:39
我没有变形镜头,我在自己拍片子的时候都会打开2.35:1辅助线,并且直接按照这两条标记线来构图,后期再裁 ...

其实根本不需要辅助线,3分线,然后2个高度+最后一个高度的1/3就差不多了,然后有时可以顶上面,有时顶下面,有时放中间,根据景物水平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28 15: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