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8-6-8
管理员
- 注册时间
- 2008-6-8
|

楼主 |
发表于 2018-4-20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访整理稿
邓: 大家好,我们现在是在2018NAB展会的现场。我现在来到了Tilta铁头的展位。现在是在铁头展位的会议室里面。鸟枪换炮,现在有会议室了。在我身边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铁头的曾文凭。
曾:大家好!
邓:这次铁头有什么新的产品,先跟我们大概介绍一下。
曾:今年其实没有特别新的产品,就是有一些更新。我们之前一直做的,像手持稳定器,之前的G2,现在出了G2X斜角版的稳定器。然后,就是原力N这个微型的跟焦。去年BIRTV的时候是原型,现在是已经接近量产的版本,这个版本就是现在要量产的。
邓:原力N跟之前比,量产版有什么改进呢?
曾:我们最开始做的是分体式的设计,马达跟接收是分开的,马达就是马达。现在是马达、接收和无线模块做在一起。做得特别小。你可以看一下,它是一体的马达。无线接收和驱动全部都在里面。外面的材料是一种工程级别的塑料,因为里面有无线模块,不能屏蔽。摸起来手感很像铝,但是它是比较扎实的工程塑料。用我们这种卡件去卡它,寿命跟铝的差不了太多。而且它比铝轻,在我们的使用环境下也需要越轻越好。
然后,我们这款跟焦器的设计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比较轻便的,就是机身的底座加一个管子,再加一个马达,还有一个手轮,这个是基础配置,是一个简易的套装。我们现在装的这套是带一个半包围支架的, 它的稳定性会比较高,这个是另外一个套装。简易套装就是一根管子直接装马达,其实也是够用的,因为有的人会追求比较轻。不过,我们装上去的套装的重量也不会特别重。
邓: 我们看到接收和马达,那供电怎么解决呢?
曾:供电是用USB,有一个USB口。我们的G2上面也会有一个USB的输出,直接是 USB供电。这个电手柄有一个电源输出在上面,这样就不需要扯那么长的线。
邓:这个相当于独立的套件,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假设我安装在一般的机器上,不是稳定器, 就可以进行跟焦。
曾:对,可以的。实际上这本身就相当于一个无线跟焦器,小型的。专门针对相机镜头的微型跟焦器。它可以独立操控,本身是装电池用的。可以直接作为独立跟焦器使用,不一定要装在这种稳定器上使用。
邓:这个蛮好,这一套价格大概多少?
曾:这一套我们定价是人民币899。
邓:如果只是作为跟焦器来用的话,这个价格还是蛮亲民的。
曾:因为现在手持稳定器的价格都比较亲民了。我们之前一代将近五千块,现在二代才四千左右,¥3999,加上这些配件,也不到五千块。
第二个套装是在这个基础上在承托方面做了改变。我们现在装的就是这个套装。这个套装的优点就是, 整个机身和镜头跟马达之间的结构更稳定。有这么一个半框架的结构来支撑。这个地方是固定在热靴的位置,下面是跟机身衔接。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这个管子下面有一个装电池的功能,把电池装进去之后它可以直接给马达供电。这里面是空的,是电池仓,里面是可以装一个5号的充电电池。它是可以拆卸的,不是内置的。通过内部的走线,到马达的侧面有触点。直接插进去就可以用。这部分实际上是连通的,是通过触点给马达供电,就不需要再另外接USB线了。
我们主要做这个的初衷,是因为现在大多数的稳定器还是需要跟焦。之前会有那种内置的跟焦,但是大多数内置的可能只有佳能开放了,很多其它的,比如像索尼那种,还是要通过USB去控制它的跟焦。所以我们开发这款产品的初衷,就是让所有的相机镜头都可以用外置跟焦,而且做最轻便的。
邓:这个五号电池能工作多长时间呢?
曾:两个小时,正常使用两个小时。
邓:问些技术点的问题,这个马达的扭矩怎么样?
曾:我们这个马达,你别看它小,其实它力很大。我们有测试过 ,像安琴的小变焦、富士小变焦都能用,其实它们的阻力不是特别大。像相机镜头就更没问题了。当然,它的响应速度是没有大的马达那么快,但是基本的跟焦速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上稳定器也不可能有很多那种特别快、动作特别厉害的快速跟焦。所以可以保证满足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在最基本要求上还会有一定的提升,不会有很大的局限。
邓:同步性好像还行,这个套装多少钱?
曾:这个套装是¥1299。
邓:¥1299,简易套装是¥899,基本上都属于比较亲民的价格了。这个挺好,针对一些小的机器,不需要去买像M那么大的。
曾:M主要针对那种稍微中型一点的制作。像我们有用户拿这个上大的原力M。原力M的马达体积很大,虽然它能用,但是对整个的调频,整个的试用还是不那么舒服。
然后还有一个更新就是我们的G2。G2现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斜角版的。这个就是斜角版的。斜角版现在很热门,大家基本上都是在推斜角版。我们这个斜角版也出了差不多有四个月左右,一直反响都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