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大具
发表于 2017-8-15 18:41
本帖最后由 哦大具 于 2017-8-15 20:45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7-8-15 17:49
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你连找个镜头都费劲,就别折腾了,
你找个镜头才费劲呢,不然不会给6500加个瓶底子了。M43一堆镜头可用,除了E口,你还懂历史啊。上帝那里没有历史,历史的对立面是永恒你懂不,没上过多少学的玩意儿。你不是上帝级的么,你要说什么历史啊。你是坛子里永恒的笑话。
主要M43口镜头大全(主流的都在了)
http://www.four-thirds.org/cn/microft/lense.html
无语的人
发表于 2017-8-15 18:48
虽然wolfcrow也挺逗的。。。
不过还是看论坛上的各位巨鹅互咬最逗。。。
made my day....
低小调
发表于 2017-8-15 20:30
诗′景尘 发表于 2017-8-15 16:42
其实也不是针对a7s2,我认为都是好机器在不同场合有不同作用。只是某人在每个帖子里面都踩一遍m43然后说a ...
说这么多,还是看谁用,在这些设备中,最薄弱的环节往往是人。努力让自己的技术配的上自己的设备,到了那个时候,也不需要为一两万的设备在这磨嘴皮了。
老农抚琴
发表于 2017-8-15 20:36
好想把我测试的A7R2 XT2NX1三大机王的横向对比放出来,跟着疯哥上一把热门
这三台机器目前来说是照片视频各兼顾相对比较均衡的选择
疯哥
发表于 2017-8-15 21:54
哦大具 发表于 2017-8-15 18:41
你找个镜头才费劲呢,不然不会给6500加个瓶底子了。M43一堆镜头可用,除了E口,你还懂历史啊。上帝那里 ...
E口机身很容易转接各种照相或电影镜头,当然M43这种小口径玩具级的除外。而M43机身很多人不甘心用玩具镜头,转接其它镜头可费了劲了,有的还需要买数千元的减焦环,而且这么小的CMOS整机配完比人家全画幅还大,这不是笑话吗?
哦大具
发表于 2017-8-15 22:18
疯哥 发表于 2017-8-15 21:54
E口机身很容易转接各种照相或电影镜头,当然M43这种小口径玩具级的除外。而M43机身很多人不甘心用玩具镜 ...
有啥好笑话的,你不就我们的一个玩具啊。M43自动镜头松下、奥巴、适马、腾龙这么几家可选,要转接有转接要手动定焦有手动定焦,自成系统,你啊,早让岳云鹏给怼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了,M43小怎么了,小怎么了,小就不能满足你了么!你不是喜欢大么,有本事你玩哈勃望远镜啊,那块底大,也看得远。能拍婚庆么?大,大是大了。满足不了你糊口啊。
包包大人
发表于 2017-8-15 22:46
今天回帖数飙升,全靠疯哥了。。。疯哥真是拿起机器就能秒天秒地的人。。。也没见过疯哥作品,就知道疯哥是干婚庆的
霜之哀殇
发表于 2017-8-15 23:02
路过看热闹。
木_易
发表于 2017-8-15 23:33
罗卜白菜,各有所爱,再好它不爱,也白答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0:08
疯子所有的理论就归结为一点,m43底小,所以垃圾,那现在很多电影机都是小底的,按他的理论那都是垃圾了,奥斯卡就是一堆垃圾机器拍出来的作品在参赛。他脑子里只有高感,他甚至不知道a6500的防抖和m43阵营的松下或奥巴的防抖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他一直吹嘘sony的镜头选择多,其实sony的镜头群绝对比不上m43阵营的,而且松下的镜头有越做越牛逼的感觉,等松下秋季即将发布的50-200mm f2.8-4.0,你看看sony佳能阵营里的等效100-400mm的打炮是什么重量体积?这个疯子就整一个胡搅蛮缠
哦大具
发表于 2017-8-16 00:47
是啊,小武器的底也不大啊,照样有人追
三镜小生
发表于 2017-8-16 01:00
疯哥 发表于 2017-8-15 21:54
E口机身很容易转接各种照相或电影镜头,当然M43这种小口径玩具级的除外。而M43机身很多人不甘心用玩具镜 ...
咱们就是要GH5的画质啊,不在乎大小呢。你就一个干婚庆的也没助手没灯光的,乖乖用你的大底去吧。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7-8-16 02:03
看你们天天吵我都看累了,客观点评价吧:相比A7S2我其实更喜欢索尼的半画幅机器,轻便对焦快。
1,屏幕比较,索尼有户外高亮显示模式加分但是翻转屏角度翻转有限,在显示效果略好于松下。松下的翻转屏翻转角度非常大使用起来超方便,所以屏幕这块打平手吧。
2,色彩方面松下直出肤色略好,Sony会调PP的直出色彩也不差,也打平手吧。
3,宽容度方面索尼的SLOG3因为是8比特的其实不好用,所以当他没有吧,松下是10比特的所以VLOG完胜。
3,续航方面索尼半画幅机器还有过热的毛病,电池肯定也是松下的更耐用,所以续航方面松下胜。
4,高感方面索尼完胜这个是无疑的。
5,镜头群方面,因为适马推出的MC11可以让适马头在索尼机器上实现视频自动对焦,所以索尼稍占优势。
6,画质方面肉眼不容易一眼辨别出高低,就算是平手吧。
7,浅景深,低大一级压死人,索尼胜。
8,便携性方面索尼胜。
9,自动对焦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索尼半画幅机器胜,没有相位对焦的索尼机器对焦速度方面不如松下,因为景深浅嘛这个也好理解,但是索尼机器对焦不犹豫,所以对焦方面索尼总体还是占优势的。
10,防抖方面,松下因为底小的原因所以略好,防抖效果松下胜。
总结,各有千秋,各位各取所需吧。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7-8-16 02:07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7-8-16 0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你们天天吵我都看累了,客观点评价吧:相比A7S2我其实更喜欢索尼的半画幅机器,轻便对焦快。
1,屏幕比较 ...
本人本着不黑不吹的理念客观评价,各位看官老爷们,还是根据自己手头的镜头群来选择便是,没必要天天在这吵。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6:28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0:08
疯子所有的理论就归结为一点,m43底小,所以垃圾,那现在很多电影机都是小底的,按他的理论那都是垃圾了, ...
人家电影机也不是M43啊,连松下自己的电影机都是S35,足以证明M43低档。说到防抖,你不知道CMOS越小越容易做防抖吗?没什么技术含量。
包包大人
发表于 2017-8-16 07:24
疯哥天天 怼我们忙活到夜里,天天早晨又起这么早,守护在电脑旁边等待我们回帖。。。。这是怎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8:54
本帖最后由 newnewboy 于 2017-8-16 09:19 编辑
通常正常人论器材,不会走极端,总有好有坏的,但“疯哥”这个人,把sony的一切甚至放个屁也奉为神灵就显得异常幼稚。
1、他总是以为全幅拍照片和拍视频是一样的,在他的脑子里,底就是一切,底大拍照好,理所应当拍视频也顶级。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上90%的电影机都是比m43更小的底,这个人有多可笑。。。
2、再说说sony,sony是一家很矛盾的公司,它可以把一些技术指标做到极致,但在产品的总体设计上会有反人类(不人性化)的缺陷,这是我对sony的总体评价。比如a7s2高感很厉害,a6500自动对焦很厉害,但它却没有一块翻转屏,电池续航又非常差。你要知道在乎自动对焦和翻转屏的大部分是自媒体人和vloger,简单的说就是要自己拍自己(拍微电影或艺术片的工作室大多手动对焦),但就这样一个需求,Sony完全背道而驰,没有翻转屏(其实屏幕亮度等质素也很差,a7、a6300还不带触摸)、续航短到几乎不接充电宝没法外出单兵作战。楼上有人说sony微单轻便,我的理解是指a6500、6300吧,a7系列也没轻便到哪里去,但请别忘记镜头,sony阵营里的牛头大部分都500-800克以上了,配上a7机身你再和gh5配镜头比比,松下大三元大部分都300多克,长焦镜更是松下的强项,重量和体积远低于全幅头。还有说转接环更不是事了,gh4、gh5配上mb之类的转接环那可玩的镜头群就更多了。
3、从视频机的角度看,松下gh5考虑的很完善了,多了非常多sony a7、a6系列不曾考虑的人性化细节,这些细节并非sony做不到,就是不做而已(反人类)。所以国外大量的youtuber已经转向gh5,a7s2最多只是作为暗场拍摄的辅助,gh5甚至加了增光减焦环完全就可以补上虚化和高感这两个弱项。这就是用户的选择结果,并不是靠“疯哥”这个sony恼灿粉在那里指鹿为马就可以扭转的。ps.如果a7s3能补上这些问题,相信还是会有大量人考虑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按功能性选择产品而不是盲目信仰。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9:17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8-16 09:35 编辑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通常正常人论器材,不会走极端,总有好有坏的,但“疯哥”这个人,把sony的一切甚至放个屁也奉为神灵就显得 ...
“世界上90%的电影机都是比m43更小的底”——哈哈哈哈,你真是笑死我了。
你那里自拍已经成为主流了吗?看来咱们不在一个星球上。况且GH5一旦装了套件或者插了数据线屏幕就死了,不光无法翻转,也无法俯仰,而微单不受限制。GH5的设计代价是又大又重,落后于时代。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9:20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9:17
“世界上90%的电影机都是比m43更小的底”——哈哈哈哈,你真是笑死我了。
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资料看我说的对不对,把所有电影机资料翻出来,不懂就不要出来现了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9:25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疯子所有的理论就归结为一点,m43底小,所以垃圾,那现在很多电影机都是小底的,按他的理论那都是垃圾了, ...
你连光圈的定义都没搞懂就别吹了,我的RX10M3镜头是24-600光圈2.4-4.0,按你那套说法岂不是完爆所有大炮?实际非也,光圈都是相对的,无法直接比较。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9:31
本帖最后由 newnewboy 于 2017-8-16 09:34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9:25
你连光圈的定义都没搞懂就别吹了,我的RX10M3镜头是24-600光圈2.4-4.0,按你那套说法岂不是完爆所有大炮 ...
你也知道拿RX10M3来说事,那你怎么不提它是比m43更小的一英寸底了?你不是总叫嚣底小就是垃圾吗?选择性遗忘了?哈哈哈
还有,镜头机身一体化紧凑结构和可换镜头的机身完全就两回事,你能拿来比体积吗?你怎么不说手机镜头
airfancy
发表于 2017-8-16 09:37
手持国产屌丝神器和东瀛理财产品围观各路大神了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9:39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9: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资料看我说的对不对,把所有电影机资料翻出来,不懂就不要出来现了
查什么啊,各厂家产品线都在那里摆着,莫非你把解放前的产品也拿过来凑数?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9:41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也知道拿RX10M3来说事,那你怎么不提它是比m43更小的一英寸底了?你不是总叫嚣底小就是垃圾吗?选择性 ...
对啊,RX10M3跟微单比就是垃圾,不过人家自带大炮不用费心找镜头。你的GH5不光垃圾,连镜头都不好配,所以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9:51
你其实最不明白的就是一点:传感器尺寸在拍电影和视频中并不是那么重要。拿全幅拍视频沾沾自喜的人,只能说明你的思维非常老旧。
cxg413
发表于 2017-8-16 09:52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08:54
通常正常人论器材,不会走极端,总有好有坏的,但“疯哥”这个人,把sony的一切甚至放个屁也奉为神灵就显得 ...
总结的很客观到位,现在疯哥只会幼稚的鸡蛋里挑骨头了。 大家继续围观他秀下线。
哦大具
发表于 2017-8-16 09:58
本帖最后由 哦大具 于 2017-8-16 10:01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9:25
你连光圈的定义都没搞懂就别吹了,我的RX10M3镜头是24-600光圈2.4-4.0,按你那套说法岂不是完爆所有大炮 ...
教教你,F值光圈下,进光量是相对,T值光圈下,进光量是绝对的,所以电影头都用T值。另外你中意的高感和虚化在电影制作中没有那么强的需求。一个人纠结虚化,说明他是平面摄影师思维,视频摄影师对虚化没那么纠结,在电影里十分虚化的镜头占比很少,是一种特定情型下才用的。电影要讲故事,要讲情境。你把周边一切虚没了,只剩个主演这片子怎么看。现代电影制作,摄影师常用的光圈也是T5档,一般也不用镜头的最大光圈。这档光圈保证了一定景深范围,也保证镜头最佳成像质量。M43镜头象场小,镜头几乎一开就锐,2.0的光圈跟电影头T5的进光量也差不多,所以用M43格式拍电影也没有什么问题。至于电影为什么用S35格式,其实这种工业格式也并不是技术上的考虑。主是习惯。要知道胶片时代许多影片都是16或S16格式拍的,我们今天看也没什么不妥。为什么16和S16格式后来衰落了呢?是因为ENG摄像机起来了,三分之二英寸画幅,接近于S16尺寸。摄像机又是录音寻像一体,后来摄录又一体了。因为便利就代替了S16摄影机。松下和奥林巴斯推M43的起因是要推出一种轻便照相机,镜头系数乘2等效于135画幅。我用过的松下第一代微单G1就没有视频功能。后来为照相机加入视频功能很流行,佳能做了,松下也做了,很成功,推出GH1、GH2.这样视频机就成了一个独立发展的系列,什么M43落后不落后,都说不上的,这就一种视频格式,一种视频格式是否流行许多情况下并不是由技术高低决定的,比如松下的MII格式视频和索尼的BETACAM技术上差不多,MII还有些独道的方面,但是在中国营销没弄好,所以就没有BETACAM格式流行,但是MII技术上发展出来的M5高清格式一直是录像带时代的顶级母带格式。
病哥的意义在于我们一边逗他一边做些视频史的回顾和演讨,我们不用跟他斗气,也不用对他说什么正经的让他表示认可,坛友有交流一些干货就好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10:01
本帖最后由 newnewboy 于 2017-8-16 10:04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09:17
“世界上90%的电影机都是比m43更小的底”——哈哈哈哈,你真是笑死我了。
你那里自拍已经成为主流了吗 ...
老兄,请不要急急忙忙的到处搜黑材料,因为你都没摸过gh5,你那个插满数据线无法翻转的说辞又是哪里搜来的吧(估计你现在正在百度关键词“gh5 缺点”吧^13^),侧开屏是可以不用侧开的,这个黑观点早就被人驳斥了。你最有意思的就是敢于把gh5一些广为称赞的优点硬说是缺点,还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开始乱喷了。。。。
疯哥
发表于 2017-8-16 10:05
newnewboy 发表于 2017-8-16 1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兄,请不要急急忙忙的到处搜黑材料,因为你都没摸过gh5,你那个插满数据线无法翻转的说辞又是哪里搜来 ...
侧开屏是不用侧开的,你在逗我玩吗?我十年前某单反就是这个设计,用你跟我讲怎么用吗?你看装了套件或者插了数据线的哪个屏幕能俯仰?这个设计就有这个弊端,只有菜鸟才把这个当做万金油。
cxg413
发表于 2017-8-16 10:07
哦大具 发表于 2017-8-16 09:58
教教你,F值光圈下,进光量是相对,T值光圈下,进光量是绝对的,所以电影头都用T值。另外你中意的高感 ...
绝对的干货,我开始怀疑疯哥是为了套大师们的干货存心而为之的^09^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