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320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8-5-25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8-5-25
|

楼主 |
发表于 2018-6-1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摘个洋柿子 于 2018-6-14 14:51 编辑
导演札记:
2018年6月5日晚十点,“摘个洋柿子”四个人停下工作,按照约定坐到会议桌前观看学习往届三七作品。《无常》让我们惊呼,《夜车》让我们争论不休,《33区》让我们自愧不如……
6月6日零点,题目出来了,“室外”,一个如此开放的题目反而让我们没有线索可循。老焦大哥突然说了一句“室外桃源”,于是我们构思了一个流浪汉的故事——一个内心通透的流浪老汉。通宵将剧本写了大半,却卡在了人物动机上,通篇在渲染氛围和情绪,故事性极弱,6月6日下午,推翻重来。其实到现在都想不起是如何想出现在这个故事的,好像是郁闷到了晚上八点,灵光一现,说写个爷孙俩的故事吧,最后再反转为不是爷孙俩。周老师觉得可以,老焦大哥觉得有些刻意,饶老师一如既往保持可爱状坐一边。废话不多说,用了两个小时写完了剧本,一共只有五场戏,几个人开始抠剧本,干到四点,回家休息。
6月7日,剧本初稿完成,但就是觉得不得劲,发剧本给各个行业的朋友求意见,有的给的意见天马行空,有的甚至直接推翻剧本(……),后来我的大学导师发来几句话,他说,做故事应该找到叙事的支点聚焦在哪里,然后从这个点上撕开口子,在故事内部做出别有意味的情节叙事,蝈蝈就是这个故事的支点,围绕蝈蝈做这个故事。一语惊醒梦中人,一下子就知道故事的问题在哪里了,于是将蝈蝈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点。
6月7日下午,一边在车上改剧本一边出去买人物服装、道具,联系拍摄团队、演员,定了6月9日拍摄。其实拍摄时间是题目还没公布时就确定的,编剧时间3天,拍摄时间1天,剪辑2天,最后一天润色。
6月8日,本来的摄像团队临时有事,还好有个摄影朋友连夜从外地飞北京,带来了一帮人,连轨道和大摇臂都一并唤到现场;录音老师也是在拍摄前一天晚上告知一个戏脱不了身,但是很有职业操守的给我们推荐了另一个很敬业的录音师。虽然百转千回,还好结局是好的。8号晚上第一次见到演员,这才知道小演员并没有演出经验,当时我们的心就凉了,特别怕现场出乱子,去他房间给他做了半天思想工作。
就这样,本来想着四个人随便拍个小片子,最后变成了一个16个人的大团队。本想着不超过2000块钱预算,最后变成了**(秘密)
6月9日,开机。一切都按照正规剧组流程进行,虽然只有一天拍摄,但我们还是发了通告单。天公不作美,从早上开始飘小雨,摄像那边说,机器上有了防护措施大雨都不怕,但是这种小雨特别容易漏进去,烧坏机器。我脑袋里就一句话飘来飘去——天青色等烟雨,我在等雨停。所有人抢着雨不下的时候能拍几条是几条。9号拍摄较为顺利,只有两场戏拍了16条,其他差不多都三四条。小宝一整天只哭了一次,因为等待时睡着了,醒了以后没睡饱就大哭,所有人都等着这个小祖宗,制片人买了玩具汽车才哄好。
我们的拍摄算是比较艰苦的,都在荒郊野外,和废弃的拆迁房里,但是全剧组各司其职,没有人叫苦叫累。预计十点杀青,最终十点四十五杀了,几乎都在计划内。
6月10日—6月12日进后期,时长没把握好,五分多钟,后期老师、我、制片人各删了一分钟的戏。
讲完拍摄外部,再讲讲故事内部。
老马是个卖卖蝈蝈、顺便卖卖孩子的人,他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错事,因为这是他的营生。他的戏应该是麻木中带着捕获猎物的狡黠,对孩子流露出的怜爱表情或亲密动作是出于自然本能,而愚蠢是观众自己得出的人物概念或人物形象。
这个故事的妙处是——老马始终在做营生的感觉,丝毫没有愧疚或不安(当然,他也没必要),小宝始终很开心,看故事的观众则始终很揪心。我们本来还有个备选名,叫《盲村》,他带着小宝进入的这个村子,是专门买卖儿童的村庄。
全片没有交待他是如何骗来小宝,小宝为什么愿意跟着他走,这些对于我们的剧情来说,都是累赘信息。甚至我们也没有明确交待他是个人贩子这件事。本来设计了两套结尾,一套是他一个人扛着竹竿走上了回头路,正好和开头与小宝两个人走路成呼应,两人来,一人去,几只蝈蝈卖三万,已经给出了足够的信息。另一套结尾是他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地方缺男孩”后面打了个勾号。剪辑的时候还是觉得,没必要把观众当傻子,于是用了第一套方案。
蝈蝈是什么?蝈蝈是蝈蝈,蝈蝈是小宝,对于老马来说,都是他放在竹笼里的猎物,只要他不放,肯定逃不出去。所以他对小宝说“别碰着自己”,又对他说“蝈蝈碰着了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所以,现在再想想你遇见的所有事,你看到的好,都是真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