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8-6-8
管理员
- 注册时间
- 2008-6-8
|

楼主 |
发表于 2018-4-9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访内容整理
邓东:大家好!我们现在是在2018 NAB展会的现场。今天是开展的前一天。我们有幸请到了非常熟悉的Kinefinity的厂长郑吉华
郑吉华:大家好,我是卓曜科技的郑吉华。非常高兴在新一年的NAB又跟大家见面了。
邓东:今年是一个非常兴奋的年度。有很多新产品,包括Kine之前的发布会我们都看到了,发布了MAVO新系列的摄影机。先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
郑吉华:今年确实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一年。很多新产品和软件。从镜头再到机器。我们也相信2018年可能会是很重要的一年。三个礼拜之前我们开MAVO发布会的时候,发布了一个型号下的两款摄影机。
首先,MAVO相比于TERRA有三个亮点。第一点,它的CMOS传感器有了全新的升级,是一个double增强版,翻了两倍性能。第二个是内部的处理平台也得到了很好的升级。它的编码以前只是ProRes的422HQ,现在会扩增到444XQ,同时也会支持压缩KineRAW和CinemaDNG。主要是让大家能把这个应用在达芬奇的平台上。第三点,MAVO会支持我们新的无线后背。MAVO接上无线后背就变成一个无线摄影机。
MAVO的另一个型号是大画幅的版本。它采用的是全新的传感器。传感器本身是36x24全画幅的。同时它是一个6K 50格,指标上强悍的版本。Cine Gear上大家会看到真正的机器。
邓东:我们的访谈既然叫看门道,就要问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首先MAVO在原来TERRA的基础上是一个大升级。我们知道升级主要是两方面:传感器和硬件平台。先聊一下传感器部分有什么比较细节的技术透露?
郑吉华:在升级这一块,对S35版本来说,传感器比TERRA 6K的S35传感器大一些。像素大小从以前的3.9左右变到了4。这样4μ乘4μ方形的像素,它的尺寸是24x16,一个标准的3:2。我们觉得3:2是非常好的宽高比,因为我们希望电影机更多地用上变形宽荧幕的镜头。3:2的宽高比尽可能地用到高。非常重要一点是它支持3:2片门全开,所以它的高达到了16mm,非常接近于阿莱的A2X的尺寸。这样不管是6:5还是4:3,对变宽的镜头是非常好的支持。然后,单帧的画面有2400万像素能全部突出来。第二点,以前大家诟病TERRA 6K的果冻要大一些,在MAVO上会有比较大的改进。我们知道比较流行的一个方式是用毫秒的方式来判断,那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很多人现在都开始用这个去描述,因为它是很简单,很容易理解。简单的说,它是一个读出的速度。从上到下的读出速度越快,倾斜的就越小。现在MAVO是16毫秒左右,两台都是。但LF的数据可能会再更低一些,读出速度会更快一些。LF还没有进入到非常完整的输出或矫正的阶段,所以这个数据我暂时不太好说。但从现在来看是会更好一些。现在主流的摄影机也差不多到这样一个水准。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第二个是传感器方面。帧率在6K DCI上能达到50,在宽屏幕上能够66,所以基本上你能利用整个S35去拍摄升格。还有它本身传感器的高感也会更好,噪点水平更低,所以在升ISO的时候,1600,3200都没什么大的问题。我们也都放了素材,主要是1600和3200拍的。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噪声电平的指标实际上是下降的。就是传感器本身的设计和工艺方面实际上是一个提升,指标是降下来了。它的宽容度也比之前TERRA 6K要高将近一档左右,能够将近15左右,我们写了大于14。
所以这个传感器从宽高比,输出的有效像素,到输出帧率,再到噪点水平,再到它的动态范围,整个实际上是比TERRA 6K为代表的传感器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可以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迭代,一个非常好的迭代。
刚才是S35部分。LF部分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工作,我也不好讲得非常多。粗略地讲,首先它的像素尺寸更大,基本上它的尺寸是6mu乘6mu,面积上比S35大225%。传感器面积看得到也是很大,基本上是全画幅大小。我们都知道像素尺寸变大了,它整体的性能会提高。它本身的升格能力不会比MAVO S35版本弱。
LF的推出比我们想象中更受关注。因为很多人是从这个大小入门的。现在很多刚入行的,还有行业的中坚,很多人实际上是习惯这个视角的。所以大家觉得很兴奋,觉得我们的时代终于来了。LF 版本我们预计是Cine Gear 6月1号的时候首秀。但之前我们应该也会发布一些素材、样张,到时候大家会得到更直观的感受和认知。
邓东:刚才是传感器的部分。我们再简单聊一下后面这个硬件的部分。
郑吉华:后面这个硬件基本分为数字处理器加上编码器。数字处理器主要是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桥的作用,相当于是把传感器过来的数据进行一个预处理,主要是进行一些色彩方面的处理。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都是术语我就不讲了。之后就是编码器部分。编码也得到了一个增强,就是ProRes。因为大家还是希望能有ProRes444,422HQ。大家都觉得苹果的编码很好,不管是Windows还是Mac上,软件支持都非常好,所以MAVO会支持ProRes444XQ。对于RAW的流程来说,美国人可能更喜欢。
在MAVO上我们有两种RAW,一种是我们自己的KineRAW,我们叫2.0,这也是为了适合未来更高分辨率,更高帧率,就是有更多压缩比的方向,2:1到10:1。同时还支持Cinema DNG,压缩的Cinema DNG,提供了3比5比7比三个比例。现在Cinema DNG这个RAW在MAVO上已经可以正常运行了。我们觉得画质非常好。我们都知道达芬奇Resolve在整个后期流程中有非常大的普及,所以如果使用我们机器RAW,在机内录入一个可直接进入达芬奇的RAW的话,对于喜欢RAW的就非常好。美国人很喜欢RAW,他们对RAW非常渴求。我们也尽了很大的努力支持Cinema DNG,基本上大部分的功能都已经可以了。
邓东:最近很热门的一个点就是ProRes RAW出来了,这个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郑吉华:ProRes RAW这个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发布的那天晚上,我在Facebook群里面也聊了一下。ProRes RAW这个编码对像我们这样的独立相机制造商非常好。包括像大疆,或者Atomos这样做录机的,他们也算是相机制造的一部分。比如大疆是以稳定、航拍、飞行器为主。
我们的重点关注是在机器的设计上,怎么去符合各种条件下的应用。我们是关注地面以及各种应用场合为主。其实说实话,编码后面的部分有开发的必要,但是如果跟后期的软件不能做到十分兼容的话,开发的意义就不是那么大。所以,Apple推出ProRes RAW对独立相机制造商非常好。我们也在跟苹果联系,一旦我们获得了RAW的授权,会尽快把RAW带到MAVO里面来。
邓东:我还有个很感兴趣的,就是这个dark tower,这个有中文名吗?
郑吉华:这个暂时没有中文名。DarkTower这套无线的平台是我们跟MOVCAM一起做的。MOVCAM主打的是无线跟焦部分,有无线跟焦,有无线图传。应用场景实际上是需要更加精简。因为你用无线跟焦肯定是用无线图传。对我们摄影机来说,机器进剧组,不管是大剧组还是小剧组,无线图传都是必备的。机器要有更强的无线能力,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对于像MOVCAM这样很好的附件厂家来说,也希望在无线上能更进一步。对于从业者来说的话,这挂个监视器,那挂个接收器,很繁杂,弄的很累。所以这些都是我们最初动力,我们跟MOVCAM一起做了小两年左右,就做了这个DarkTower,核心就是解决了图传的问题。
第二点,无线跟焦实际上不仅是跟焦,还是一个镜头控制系统,就是把镜头跟机器的连接关系整合在一起。对我们的设备而言,我们会把它跟摄影机本身融合得更深。对于MOVCAM而言,他们会给RED,给Alexa-Mini,给威尼斯,做无线后背。这些无线后背都会具备无线图传和镜头控制系统。就是大无线整合,它的核心是一个集成了无线图传和无线镜头控制的卡在里面。这样我们不再需要一个独立的接收器,发射器什么的,整一个就好了。而且MOVCAM的无线后背都是可以通用的,用在MAVO上也行,用在RED Weapon上MOVCAM做的东西也行,用在ALEXA也行,用在威尼斯也行。基本来说,接收器都是一样的,都是可以达到3000尺的接收器。
邓东:好了,我们来讲一下看门道的看点。这个东西里面是什么东西?
郑吉华:里面的话就是电路板,就是一个5.8G和2.4G的双频段。镜头控制的是2.4G,图像部分的是5.8G。等于说它把所有的无线功能集中在这里了。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坞,无线扩展坞。所有东西都在里面了。机器通过这个扩展坞跟卡进行互相的通讯,频道的设置通过机器来设置,通讯、供电和信号全部传给它。这样就不再需要一个SDI线。就是说这里面集成了包括原来镜头控制的盒子还有图传的发射器。但是Wi-Fi现在没有放在这里面,因为我们机身本身有Wi-Fi。它现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2000尺一个是3000尺的。2.4G的是隐藏天线,这个接天线是5.8G的天线。距离是2000尺或者3000尺,后面可能会推出短一点的。
邓东: 机器部分的讲解差不多就是这样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