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夕口贝 于 2017-11-3 10:34 编辑
小贴士:当我们选择污点区域,松开鼠标后,DaVinci Resolve会首先备份当前图像文件,然后再执行“除尘”运算。 备份路径为:偏好设置中首个媒体储存路径\.resolve_backups
在.resolve_backups文件夹下,备份的文件会保留其所在文件夹层级信息。 例如当前图像文件路径为: G:\test\Dust_Removal_test\Dust_01
偏好设置中的首个媒体储存位置为: G:\Davinci_resource
则备份路径为: G:\Davinci_resource\.resolve_backups\G_\test\Dust_Removal_test\Dust_01
4.除尘设置详解 在除尘设置窗口中,有多个选项可用于该工具的优化。当“除尘”效果不理想时,可能是某个选项设置不符合污点运动特征,试着更改选项,或许能取得不错的结果。
4.1算法 算法弹出式菜单可让我们选择“除尘”的运算方式。是“除尘”设置的核心所在。
自动时域-/+1:当框选或点选污点区域时,上一帧、当前帧、下一帧将用于分析。3帧中最好的一帧将被自动选择,用其像素替换当前帧的污点区域像素。“自动时域-/+1”和“时域-/+1”适合去除运动较快的污点。因为当污点移动较快时,当前帧的污点区域,在相邻两帧的相同区域上,很可能没有污点,所以相邻帧的像素信息适用于替换污点像素。
自动时域-/+2:与上个选项相似。不同的是,该选项用于分析的帧为当前帧、当前帧往前第2帧、以及当前帧往后第2帧。例如,我们在第10帧上去除污点,则第8帧,第10帧,第12帧将用于分析。这3帧中最好的1帧将用于去除当前帧的污点。当污点移动较慢时,相邻两帧的污点区域像素差别不大,使用“自动时域-/+1”或“时域-/+1”,可能效果不明显,这时使用“自动时域-/+2”或“时域-/+2”或许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时域-/+1:如果从左至右框选污点区域,则下一帧将用于污点去除。如果从右至左框选,则上一帧将用于污点去除。
时域-/+2:与上个选项相似,只是用于分析的帧为当前帧、当前帧往前第2帧、以及当前帧往后第2帧。
实际应用中,我常用“时域-/+1”和“时域-/+2”,因为这两个选项可以根据框选方向的不同,确定用于去除污点的帧。
空域:使用当前帧所选污点周围的像素数据,来替换污点区域的像素。如果画面运动较快,或者有运动模糊时,使用时域可能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可尝试使用空域。我在实际应用中,在一些运动非常缓慢的污点上运用“空域”,去除污点效果比较理想。
中值:该选项可进行像素的混合,平滑污点区域。当其他算法无法有效移除污点,或者图像中没有可支持替换的像素信息,这时可尝试使用“中值”。框选较小的区域,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我发现“中值”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会使污点变成红色,无法有效去除污点。所以我很少使用“中值”。
4.2强度与混合度 强度:对于“强度”,DaVinci Resolve用户手册是这样解释的:增加或减少强度和混合滑块,取决于你想要应用修复污点的程度。在实际应用中,我发现不同“强度”数值,效果好像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一般不更改默认的“强度”数值。
混合度:用于控制污点修复区域的边缘羽化程度。当我们发现污点修复区域的边缘较明显时,可适当提高“混合度”的值,使修复区域的边缘柔化。
4.3优化 开启优化,可以提供更好的污点去除效果,但会增加处理的时间。我习惯将“优化”开启。
[size=12.0000pt]4.4 ROI模式 在ROI模式弹出式菜单中,用户可选择框选污点清除(翻译为“涂绘清除”),或是点选污点清除。我习惯使用框选清除的模式。
4.5 CNC大小 当我们选择ROI模式为“点选清除”时,CNC大小输入栏被激活,我们可通过输入数值,设置点选清除的范围。
[size=12.0000pt]5.经验总结 我在一部网剧的制作中,大量使用“除尘”功能,去除画面中飞舞的蚊虫。我也在一些画面中运用After Effects的“仿制图章”工具进行污点的清除。对比以上两种软件,我认为在去除动态污点方面,DaVinci Resolve的“除尘”功能自动化处理效率较高,效果也较好。特别是对于复杂背景上的动态污点去除,非常准确。After Effects的“仿制图章”可控选项更全面,比如采样帧和采样点,可随意设置;但效率不如Resolve的“除尘”高。
以上。
关于作者 我是一名兼职调色和剪辑的动画合成师。出于对调色的兴趣和热爱,我开设“调色说”专栏以分享更多实用的调色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