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6236|回复: 19

[稳定器] 【泄密】ORVi~真正强大的未来拍摄工具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37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30
发表于 2017-8-7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器材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器材帖类别: 发起器材讨论
器材型号: 影能 幻逸 ORVi
本帖最后由 windboyz 于 2017-8-8 14:45 编辑

三脚架 轨道 摇臂 可能真的要说再见了。。。
弄不好相机后面站的那个曾经值得尊敬人的也要说 Bye Bye 了。。。
         影能这次是认真的,全球仅此一台,真正智能化、轻量化、可负担得起的摄影机器人就要诞生。他的名字叫 幻逸 ORVi ,他能实现你无法想象的镜头,带你进入全新的拍摄境界。
          历时两年,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将在影能第二个独栋的工厂~影能(香河)机器人有限公司 生产。
          谍照放出,云台已经挂上(完成度XX%),大家自行联想未来的应用场景:)

170935zpktuu7kt4qlo5o7.png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79

主题

3156

帖子

14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4-4-4
发表于 2017-8-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鼓个掌~~

155

主题

37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30
 楼主| 发表于 2017-8-7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MaVouNi.KT.. 发表于 2017-8-7 17:46
鼓个掌~~

影能从来言出必行:)

182259eswmeooe0qmjccoc.jpg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8

主题

8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5-17
发表于 2017-8-7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可以下岗了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1

主题

6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10-27
发表于 2017-8-7 1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退休

3

主题

19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6-22
发表于 2017-8-7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们科技树是不是点歪了?

这个估计和排爆机器人一样,轮式底盘+机械臂+稳定器云台,遥控拍摄?

但是应用很窄啊,人能拍的地方,肯定还是人拍更得心应手,遥控的手感还是不行。人不方便拍的地方,小机器人也不一定能稳定运行,还不如上无人机了。

如果说目前无人机因为GPS的缘故,在室内定位飞行还有些问题,但这个是很快就会被攻克的行业方向。到时候无人机可以很方便的按设定的航标模拟摇臂、三脚架、滑轨等各种拍摄手段,甚至可以模拟“呼吸感”。

民用商用,无人机摄影平台才是趋势,机器人只适合军用吧。


点评

很可惜,无人机已经走到了末段,也触到了天花板,亚马逊和天猫还在说无人机送货吗?为什么呢?  发表于 2017-8-7 20:50

3

主题

19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6-22
发表于 2017-8-7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说,大疆的航迹模式,就可以在户外根据GPS定位,按同一个路线和姿态飞N遍。用来模拟延时或特效合成,都很方便。

55

主题

33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摄影师

注册时间
2014-5-18
发表于 2017-8-8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精度,二是编程是否方便。精度大家都懂,不要卡顿。控制方面光遥控是不够的,需要有一个编程方式,例如人手扶着机械手先模拟一遍轨迹,机械手记忆,或者通过软件编程。这东西的高端产品就是工业机器人,但怎么平民化确实是个挑战。

点评

肯定不能是编程,这样没有实际意义,就成了工厂的工业机械臂了,我们要做每个人都能用的机器人。 这里可以说一下机械臂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最初是为了解决核燃料无人更换的问题,八十年代以后大量用于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11:23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155

主题

37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3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ndboyz 于 2017-8-8 11:37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7-8-8 08:48
一是精度,二是编程是否方便。精度大家都懂,不要卡顿。控制方面光遥控是不够的,需要有一个编程方式,例如 ...

肯定不能是代码编程,这样没有实际意义,就成了工厂的工业机械臂了,我们要做每个人都能用的机器人。

这里可以说一下机械臂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最初是为了解决核燃料无人更换的问题,八十年代以后大量用于汽车制造。按照操控形式来分:

第一代是 编程 完成固定动作,就像疯哥说的。
第二代是 示教,很容易理解,就是手把手交,可以是用遥控器定位,也可以用扶着臂体做一遍,记忆下来,我们肯定是以这个为起点,目前先进的也到这一步。
下一代是 人工智能,语音告诉机器人:“我要一个45度推进并且从仰视到俯视的镜头。。。”,这是我们的目标。

说到精度,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关节转动的精度,比如用遥控器控制关节转动,这个So Easy,这个是伺服电机精度问题,还有大比率减速器配合,一般都是0.01度的级别,远远超过人力范围,再大也没有意义了。

另一个层面就复杂了,XYZ坐标的空间精度,也就是在天上画一条我们希望的直线或曲线,注意这样是没法用遥控器直接控制电机转动得出的(除非你的遥控器模式是XYZ坐标,也就是机械臂在后台运算。)这里面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是 反解,也就是我们已知路径,转换为机械臂几个关节的电机转动,这个算法就是求方程式,很不幸,解不是唯一的,而是无穷多解,并且在其中找出一个最理想的,可想而知其运算量。第二个概念是 插补,臂体组合运动的时候,由于不断修正直线和弧线都是由锯齿组成的,关键就是锯齿大小,比如精度0.1mm会比1mm多十倍的动作指令和运算,而且高速大扭力往复运动,震动就来了,想云台一样要调整PID是肯定的。

上面说的 反解和插补,就是自动控制领域最高级的应用,这些都叫做运动控制 Motion Control。其实工业 航天 军事 的精度要求不见得比咱们摄影高,绝大多数都是从A到B运动过来就行,对路径和锯齿要求不高。拍视频是连续拍摄,1mm以下的抖晃我们都能从镜头里感知,比如35mm的Cmos投到35米的大屏幕上等于放大1000倍。

点评

多讲的,此处讲编程本来就不是代码编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15:54

1

主题

3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1-20
发表于 2017-8-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boyz 发表于 2017-8-8 11:23
肯定不能是代码编程,这样没有实际意义,就成了工厂的工业机械臂了,我们要做每个人都能用的机器人。

...

多讲的,此处讲编程本来就不是代码编程。

点评

代码编程也不足为奇,工业机械臂大多还是代码编程,拍高速电影用的几千万的Motion Control 也是代码编程,都要专门的程序员来操作。 严格说,拿着遥控器存记忆点这个不叫编程,这种叫路径规划,也就是 示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16:06

155

主题

37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3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shakenbaby216 发表于 2017-8-8 15:54
多讲的,此处讲编程本来就不是代码编程。

代码编程也不足为奇,工业机械臂大多还是代码编程,拍高速电影用的几千万的Motion Control 也是代码编程,都要专门的程序员来操作。

严格说,拿着遥控器存记忆点这个不叫编程,这种叫路径规划,也就是 示教。

所以幻逸的责任不仅是拿出能动的机械臂,还要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流程。

14

主题

39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10-29
发表于 2017-8-8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自动跟焦一并解决了再说吧,电影镜头哪个不来点景深啥的,你推上去我就不信不跟焦点。

点评

自动跟焦最终会以一种极其精确的方式解决,这种方式的精度远超过人类的操作,毕竟人的眼睛没法实现精确到厘米的测距吧。超声波只是一种,还有更高级的,用在自动驾驶汽车的 LiDAR 激光雷达,它可以将周围360度的空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3:32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155

主题

37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3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ndboyz 于 2017-8-8 23:45 编辑
郑州谷华东 发表于 2017-8-8 23:00
把自动跟焦一并解决了再说吧,电影镜头哪个不来点景深啥的,你推上去我就不信不跟焦点。

自动跟焦最终会以一种极其精确的方式解决,这种方式的精度远超过人类的操作,毕竟人的眼睛没法实现精确到厘米的测距吧。超声波只是一种,还有更高级的,用在自动驾驶汽车的 LiDAR 激光雷达,它可以将周围360度的空间建模,并得到准确距离,这时候得到的焦点,远比相机相位检测来的准确。
PS:百度无人汽车上装的一只LiDAR价值50万,如果装到幻逸上也未尝不可,问题是我敢装,你敢用吗?

毕竟我们先提供了在机头上具有超声波测距功能的跟焦器,这是幻逸的一个电机轴和一双眼睛,先让你说的焦点控制实现,无论手动、定点还是自动跟焦,都要和现有的流程配合。从现在的发展看,正规剧组五年之内还是会手动对焦,我们也不急于改变这种状况。

用人工智能取代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用一上来就完成所有工作。 6AE5E9E0-7E81-468B-BB02-26731177409A-235-000000893B570A98.jpeg 628F7E07-8199-47E1-9560-1812FA0962FC-235-0000008944F1DF10.jpeg

自动跟焦我们确实在一并解决,至少我们先做了一个智能化的前端,给跟焦器装上眼睛。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发表于 2017-8-9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钱,能做到多少人能接受。

点评

卖个关子,说一下工业和民用的行价,基本都是按承重算的,平均1公斤20万吧,特种摄影行业的Bolt的8公斤是20万美金。这么贵也不奇怪,如果载两公斤的臂体,自重都要上百公斤,能载四公斤的,自重可能接近1吨,因为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10:12

155

主题

37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30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7-8-9 09:41
关键是钱,能做到多少人能接受。

卖个关子,说一下工业和民用的行价,基本都是按承重算的,平均1公斤20万吧,特种摄影行业的Bolt的8公斤是20万美金。这么贵也不奇怪,如果载两公斤的臂体,自重都要上百公斤,能载四公斤的,自重可能接近1吨,因为更多的消耗在了驱动自重上面。如果是一吨重的摄影器材,卖个百八十万也是合理的吧。

幻逸肯定不能这么干,价格也不能这么定,我们是服务大众的嘛,小贵是肯定了,先富起来的肯定都负担得起

点评

联系方式发站内了,感谢您对星云5100斜角版的支持。  发表于 2017-8-9 20:45
论坛里买5100斜角版能优惠么。现在就很感兴趣。  发表于 2017-8-9 16:19

14

主题

39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10-29
发表于 2017-8-1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boyz 发表于 2017-8-8 23:32
自动跟焦最终会以一种极其精确的方式解决,这种方式的精度远超过人类的操作,毕竟人的眼睛没法实现精确到 ...

激光雷达哪有那么贵,小米1599的扫地机器人都有激光扫描了。

点评

和LiDAR不是一个东西  发表于 2017-8-10 22:59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30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