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639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5-6-8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5-6-8
|
剧情片
片名: |
共享单车之扫码失败(微电影) |
出品方: |
广州推拉摇移影视广告有限公司 |
制作团队: |
广州推拉摇移影视广告有限公司 |
制片人: |
推拉摇移 |
编剧: |
彭国华 |
导演: |
彭国华 |
演员: |
徐良剑、谭蕾、咚咚等 |
摄影: |
李成兵 |
录音/声音制作: |
李成兵 |
后期: |
陈薇 |
其他成员: |
徐涛 张小奇等 |
所在地: |
广东省广州市 |
成片日期: |
2017年04月 |
作品视频网址: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zNjk3MTE4MA==.html |
作品简介: |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破坏单车的行为,以一私之念侵害他人的方便行为明显是失“德”的。 |
发帖人是本片的: |
制片人 |
本帖最后由 punkua 于 2017-5-8 11:13 编辑
说实话,很喜欢共享单车的出现。
对于我这种上下班只有3公里的人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简直是一大幸运,
我某个单车app上骑行里程已奔400公里而去。
我很享受骑单车上下班的那22分钟——大部分时间如此。
路上,我经常想起小时候骑单车上学的情景。
梅雨季节,无比艰难的泥泞路,以至于单车要托放在外村好心人家里。
先走一半泥路到好心人家里,取出自行车致谢后再骑去上学。
日复一日。
对于大中型城市来说,
日益拥堵的交通无疑需要更人性化的方式来疏导。
仅仅靠车牌的摇号或限号对交通状况的改善于事无补。
当共享单车出现时,广州多了很多骑行一族。
尽管很多自行车道让人伤不起,但骑行大军的队伍还是越来越壮大。
单车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增添了很多公共的话题。
而对共享单车的无德破坏,几乎占据各大话题排行榜的首位。
就像前几年有人故意破坏公用电话,
或者有人故意在小区楼道雪白墙上踩上脚印一样。
世界有建设者,也会有破坏者。
我们对破坏者的态度决定了社会价值观的调性。
共享单车的理念,无疑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进步,
对道德分崩离析的过度宽容,也是一种破坏者的姿态。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记得父亲讲过,很早以前县城里只有2部单车,
其中一部是县委书记的,坏了链条要送去数百公里外的省城去修理。
那时候从乡下去赶一趟集要步行15公里左右,
我也曾经多遍丈量过这样的市集距离。
那时候的时间很长,生活很慢。
一二十年后,学生娃们也拥有了以前看似奢侈品的单车,
而到现在了,单车基本成为信用租赁、随取随用的一项工具。
有一段时间,一线城市似乎放弃了单车的价值,
像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甚至不设置自行车道。
曾经的设计者认为,未来人人都开得起汽车,
快节奏的生活需要更快速的汽车、飞机,
不快不慢的自行车已然没有存在的意义。
事实上,不管社会节奏如何变快,
慢,始终是另一部分人的选择。
保护好人们对生活节奏快慢的选择权,
其实也更好地保护了这个社会的多元,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一定程度上,快节奏的生活催生了道德的崩塌。
对于破坏单车的行为,以一私之念侵害他人的方便行为明显是失“德”的。
所谓己所不欲,勿失于人,
当自身的小恶最终通过反馈而加害于自己时,人们称之为因果报应。
行善积德,臻至无疆之爱,
这是社会倡导的公德之基石,也是我们心灵安稳的归宿。
希望生活越来越慢而不是相反,
希望身边的单车越来越多。
笔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