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18668|回复: 15

[剪辑] 最近尝试用IPAD PRO剪辑4k

[复制链接]

69

主题

576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10-16
发表于 2017-4-29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技术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技术帖类别: 发起讨论
除了尚不支持 265 及轨道数受限制外,发现可用性颇高,效率也不错。但受平台影响,软件功能有限(使用 Lumafusion),如果能继续开发,ipad pro 确实可以在影视圈成为一个高效的生产力工具。毕竟比笔记本和台式机轻便多了。

55

主题

33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摄影师

注册时间
2014-5-18
发表于 2017-4-2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不可能的,影视圈为了效率甚至连笔记本都看不上,用台式机工作站。可用和好用之间有巨大的鸿沟。

点评

呵呵,看要过程还是要结果了。移动设备在效能上追上台式机早晚的事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9 23:38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69

主题

576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10-16
 楼主| 发表于 2017-4-29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哥 发表于 2017-4-29 22:55
那是不可能的,影视圈为了效率甚至连笔记本都看不上,用台式机工作站。可用和好用之间有巨大的鸿沟。

呵呵,看要过程还是要结果了。移动设备在效能上追上台式机早晚的事情。

55

主题

33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摄影师

注册时间
2014-5-18
发表于 2017-4-3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预测一下什么时候追上台式机?几年后咱们拭目以待。iPad Pro先琢磨怎么跟surface竞争吧,没走稳就别急着跑了。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155

主题

37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30
发表于 2017-4-3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pro我也用,关键是存储怎么解决?

点评

这的确是个问题。即便买256G的最高容量,对专业视频素材而言,依然不够大。目前的解决方法,除了苹果自己的时间胶囊,也只能买副厂的外置储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30 17:08

69

主题

576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10-16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boyz 发表于 2017-4-30 15:20
pro我也用,关键是存储怎么解决?

这的确是个问题。即便买256G的最高容量,对专业视频素材而言,依然不够大。目前的解决方法,除了苹果自己的时间胶囊,也只能买副厂的外置储存了。

0

主题

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30
发表于 2017-4-3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boyz 发表于 2017-4-30 15:20
pro我也用,关键是存储怎么解决?

如果以后苹果全部使用typeC(雷电3)标准呢?只要能实现,储存就完全不是问了。

点评

我认为既然是pad,无线才是王道,802.11n支持300或450Mbps,如果是索尼4K源码100Mbps还是可以支持的,可用的NAS更有前途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 12:16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155

主题

371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30
发表于 2017-5-1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Youdrew 发表于 2017-4-30 19:23
如果以后苹果全部使用typeC(雷电3)标准呢?只要能实现,储存就完全不是问了。

我认为既然是pad,无线才是王道,802.11n支持300或450Mbps,如果是索尼4K源码100Mbps还是可以支持的,可用的NAS更有前途吧。

1

主题

15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3-7-11
发表于 2017-5-2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哥 发表于 2017-4-29 22:55
那是不可能的,影视圈为了效率甚至连笔记本都看不上,用台式机工作站。可用和好用之间有巨大的鸿沟。

非常精确。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9

主题

374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16
发表于 2017-6-3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给小姑娘们玩玩自娱自乐的,不是给工业应用准备的,不必相互挤兑吧?

1

主题

3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1-20
发表于 2017-6-3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满足是早晚的。记得98年我高中时台机放个mp3就70%占用率了,当时觉得电脑放mp3好高级。ipad能达到当今台机水平,也是早晚的事。专业人员会不会用?这都是不一定的,现在ipad只能满足你0%的需求,说不定10年后就能满足你30%,再10年70%也许,那么逐步逐步就会有用户转过来。甚至包括专业用户。话不要说死,好像专业人员看不起移动平台。其实10多年前的专业人员都用专业设备,也看不起工作室里拿pc处理视频的人。

点评

等ipad能满足时8K都普及了。着眼于现在吧,未来如何还不一定呢。有个趋势是未来不需要人来剪辑,由AI在远端搞定,你需要做的只是把素材传上去。高级阶段甚至没有前期拍摄,想拍的地方就放几个全景摄像头,整个空间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7:36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55

主题

33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摄影师

注册时间
2014-5-18
发表于 2017-6-30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7-7-1 22:59 编辑
shakenbaby216 发表于 2017-6-30 16:15
能满足是早晚的。记得98年我高中时台机放个mp3就70%占用率了,当时觉得电脑放mp3好高级。ipad能达到当今台 ...

等ipad能满足时8K都普及了。着眼于现在吧,未来如何还不一定呢。有个趋势是未来不需要人来剪辑,由AI在云端搞定,你需要做的只是把素材传上去。高级阶段甚至没有前期拍摄,想拍的地方就放几个全景摄像头,整个空间光场全部采集,后期靠AI选取想要的画面。再高级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有影视行业,娱乐就是电子游戏,信号直接输入大脑,人类躺在黑客帝国中睡大觉。

1

主题

39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1-20
发表于 2017-7-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哥 发表于 2017-6-30 17:36
等ipad能满足时8K都普及了。着眼于现在吧,未来如何还不一定呢。有个趋势是未来不需要人来剪辑,由AI在远 ...

不要过分解读。我的意思是硬件发展会更多的满足人类需求,当然需求也在提高,但总会让你越来越满足。至于具体细节,是不是ai革命,谁知道?有可能的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3

主题

19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6-22
发表于 2017-7-5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赞成——硬件发展速度将会超过影视行业发展的速度。

确实,ipad现在再怎么营销,也只是在挣扎。但按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只要5-10年,1080甚至4K就完全能在平板平台上完成后期制作。

至于为了维护自己观点就硬扯上8K什么的,不如说未来的专业设备将集中应用在120FPS或3D、VR等领域,普通的影视制作只受限于艺术水平,而不依赖硬件。

再往后,iphone9说不定都能用icloud实现多机位拍摄,iphone10作为切换台输出直播。

计算机平台发展速度 > 影视后期硬件标准 > 家用播放平台的进化

所以,等普通家庭都升级到4K电视的时候,高端的移动设备应该是能作为后期制作的。

毕竟现在新闻联播都还在照顾720*576的用户,而手机剪辑576简直就是毫无难度。

3

主题

19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6-22
发表于 2017-7-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所谓的专业设备和流程,只是为了满足一些特定的需要。但现在观众看的内容里这种专业比例越来越低。

以前的人每天能看3小时电视,这3小时的内容全部是专业制作的。

现在的人每天看的视频中80%应该都是手机里的毫无专业素质的自拍和短视频。制作的是否专业并不关键,反而是内容越来越重要。

所以ipad这种(其实我不喜欢,我喜欢surface)如果能作为后期设备满足那80%的制作需求,就算成功了。剩下那20%再交给专业人员用专业工作站去倒腾。

3

主题

19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6-22
发表于 2017-7-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信号从2G,3G,4G到5G,理论上很快就能超过雷电了,就是一个明证。

如果VR眼睛的显示素质能接近27寸苹果显示器,那就完全没有瓶颈了。带着VR眼睛和几个手机,一个平板,就能出去干小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9-12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