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灯光从侧面打进来所带来的戏剧效果要比直打光好一些。这种灯光能够赋予人物和场景一些“影院效果”。
我们现在再来移动主光:
看看,这种一半明一半暗的效果能让观众分不清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种灯光的位置非常有戏剧效果。这样的人物对比非常能凸显出人物的轮廓。
我们再把主光移动到8点钟的位置:
哇哦!有木有恐怖的效果??这样带来了一种很阴暗的感觉,这种打光的方法通常可以在恐怖片或者犯罪片中看到。要知道,我们的灯光是为艺术目标和场景还有人物服务的,所以我们给人物带来的阴影越多,这个人物也就越神秘。这样能让观众不清楚这个人物究竟要干什么,从而对他们产生好奇心。注意,现在的灯光可不是浪漫爱情片的效果,这是恐怖或者悬疑片的效果,因为我们在这种灯光下看不清演员,他们充满神秘感。所以我们用同一盏灯,来让她的脸部,从完全能看清,到几乎看不清。最后一直到只有左边脸部还有一些光线,而大部分全部是阴影。
主光移到正后方,灯光向上调节,灯光从上向下打下来:
这种效果大家可以尽情脑补一下,有没有像一个神秘人在车库里,或者是一个未知的政府官员,我们不知道她是谁,因为她完全隐藏在阴影里。这种打光的方法只能让我们感觉有个人在这里,其他信息一概没有。
上述一共移动了主光四次,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场景效果。当然你再把灯光高度调整,同一位置,高度不同,效果也会不一样。不信,你试试?
强光:
哦,注意,上面的所有实验都是主光在柔光的基础上操作的,我们下来看看把主光换成强光的效果。
相信大家能感觉到对比性吧!虽然位置一样(都是12点钟的方向),但是给人感觉却大大不同。强光使人物更加有轮廓感,而没有了之前的柔和感。在好莱坞的打光方法中,灯光师经常给男性角色打上强光来凸显他们的强势和硬汉形象。他们给女性角色一般打上柔光来凸显他们的柔弱。这就是主光的不同用法。
我们再把主光移动到十点钟的位置:
和之前的柔光相比,强光给她鼻子的右半部分带来了很犀利的线条,很有轮廓感,所以,强光能带来一种很强硬的感觉。
另外一种强光的使用方法——拆下来,用手举着。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像审问场景,像是一个人要从犯人口中得到某些重要信息一样。
或者你们如果想创造一种很恐怖的气氛的话,我们把灯光放在她脸部的下面,这种位置叫“非自然位置”。因为一般咱们看到的人,打向她的灯光都是从上面来的,因为太阳的位置在人头顶上,所以我们认为从上而下的打光方法是“自然位置”。但是,如果是个坏人,比如站在火堆前的坏蛋或者统治地下世界的魔王,如果我们把灯光位置改到她的脸部下面,那么带来的效果就会是很恐怖的。
有木有恐怖片的感觉捏???
说了这么多,就想说明一个事情,不同的灯光位置能带来不同的感觉。请大家记住,我们刚才达到的所有的感觉,都是使用了一种灯光,通过移动位置,改变强度,调节高低,以及面对她脸部的位置。而且强光和柔光带来的感觉还不一样,而这些综合在一起就是主光的使用方法。主光的作用就是为整个场景定下基调。这是你所用到的最重要的光,也是强度最强的光,它的使用能确定你要给场景带来的感觉。
我把主光放在哪???还有关于主光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是:你要把它放在哪里?而想要确定这个,你要先确定你拍摄的场景中主要的环境光是什么?
在这个场景中,主要的环境光肯定是烛光了。但是拿烛光当主光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图里放的是一盏500W的灯。因为要尽可能的贴合实际,同时又得保证摄像机清楚的拍摄到人物。因为烛光是一种闪烁的光线,所以我们设置的灯光要让观众看起来相信这是蜡烛发出来的光线。所以我么改变了灯光高的位置,把它调到了比较低的位置,然后把它的方向调节到了和蜡烛一样的方向,也就是正对着女演员的脸部,这样大家就知道光线来自于什么地方了。
通常,大家在拍摄过程中会遇到从窗户照进来的光,从天花板上发出的光,蜡烛的光,这些环境光源。都决定了你的主光位置和方向,在这个场景中我们还能改变蜡烛的位置,所以环境光有时候是能改变的。大家要了解各种光源所能带来阴影的不同,所以,你在设置主光的时候,应该要尽量做到与环境光发出的光线的强度,位置以及角度和能给物体带来的阴影一致,这样才能不让观众看出来破绽。
我们来看一个反例:
大家有没有看出这幅图,哪里有问题呢?看箭头标注的地方,蜡烛在那个方向,你看她右手臂和左手腕那部分却有光线,是这屋子里面还有别的光源吗?有的话,还要蜡烛做什么?这是不合理的 ,整个场景的灯光设置是不真实的。
所以你在设置主光的时候要本着真实,符合实际的原则,该设置在哪里就设置在哪里?特别是你在拍摄特写或者切镜头的时候,你一定要保证主光光源是不动的。
总结一下:找好环境光源,找好主光的位置,设置主光,并保持主光的光线不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