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3635
- 阅读权限
- 30
- 自我介绍
- 自己做出来才是王道,在批评指正别人时,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 注册时间
- 2014-8-20
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4-8-20
|
本本人是人像摄影师,最近开始拓展视频领域,八月初购入sony A7S,视频画质和规格确实给力,采用E卡口通吃半幅E头这个特点,不仅降低镜头成本,还能保持体积,不得不佩服SONY大胆新颖的战略布局。
但作为视频新手,我有很多地方搞不明白,在此想请教各位大侠关于A7S,以及视频方面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望不吝赐教。
1)a7s是否没有低通滤镜,之前去清洗过一次感光元件,师傅凭“刷感”判断没有安装,而官方并没说明;
2)在拍摄视频时,用“照片风格”和“PP”设置画质有什么区别?我知道PP主要用于视频画质的设定,膝点和黑伽马控制高光和暗部细节的保留,但我发现只要不是故意拍大光比画面,套用“照片风格”拍摄视频(尤其是“生动模式”),不仅效率高,更能发挥全副视频画质的超凡质感,而PP无论怎么设置,画面都是肉肉的,朋友说像十年前的民用DV……不知道调修视频和照片的原理有没有共同点,还是说我应该另外学习调修视频的技法,才能发挥PP设置的性能?
3)A7S主要提供两种高规格视频模式:XAVC和AVCHD,毋庸置疑肯定是前者高级,但能否理解为:前者能提供更广阔的后期空间?还是说纯粹是画质细节上的优势(说白了要不是瞪大眼睛暂停看,还真看不出两者明显的差异)?
4)拍摄视频时,为了高画质和丰富的后期空间,有没有特别需要改变的机内参数?比如镜头校正开还是关?高ISO降噪和长时间降噪这些摄影专用功能要不要开?
5)我第一次听说“视频感光元件全采样”这一说法,可以理解为A7S(据说佳能C系列也是)采用低像素,就是为了保证拍摄视频时,全部像素均参与成像保证画质么?是不是XAVC和AVCHD所有规格都用全采样,还是只有各自的50P才是全采样。
6)用全幅头调整为APS-C模式拍视频,是该机最强大的画质输出,是谣言还是事实?理论依据是否来源于摄影里的“镜头中心画质最佳”原理?我现在只用E1650和FE35就觉得画面非常不错了,以后上电影头会否有更佳的表现力?
问题比较多,希望大侠赐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