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纪录片是对创作者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挑战,而Blackmagic URSA Mini Pro 12K是我们最可靠的‘生态之眼’。”陕西人文探索总经理陈旭说。这台12K摄影机经历了高原严寒、热带湿热、暴雨冲刷的严峻考验,助力团队完成了《魅力三江源》、《野性家园》、《世界珍禽朱鹮》、《秦岭美猴王》、《竹林隐士》、《钱江源水岸秘境》、《董寨:中原秘境》、《乌梁素海:候鸟的乐园》、《长岛:黄渤海中的动物王国》等十多部央视纪录片的拍摄。
高分辨率与高速捕捉,定格自然奇观
野生动物的行动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镜头往往决定纪录片的成败。“比如我们拍过的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雄鸟求偶的时候会振动漂亮的尾羽,因为它们振动频率非常高,于是我们用URSA Mini Pro 12K的4K 240帧/秒来拍,记录到了两只雄鸟同时向一只雌鸟求偶时同频振动尾羽的画面,用慢动作精准呈现了很多无法用肉眼察觉的尾羽开屏细节。这些画面甚至也帮助了科研人员更好地掌握了我国这一独有鸟类的特点。”陈旭告诉我们。
“在野外拍摄时往往要轻装简从,所以你要选择的是对你最有用,而且使用方式灵活,能应对多种拍摄需要的设备。”陈老师解释说,“URSA Mini Pro 12K这块传感器可以拍12K、8K、4K,而且有传感器内缩放,可以在改变分辨率的时候仍然使用完整的传感器画幅,让构图保持不变,也可以选择窗口模式,大幅度提升帧率。同时,高低帧率可以一键切换,方便即时把握拍摄瞬间。这对我们拍野生动物特写来说特别有用。为了不惊扰野生动物,我们一般都是在比较远的距离用长焦拍摄。有一次在青藏高原拍摄白唇鹿求偶打斗的场景时,它们在通天河的沙洲上,离我们所在的岸边特别远,光靠我们的800mm镜头还是不够,我们是用4K窗口模式拍摄,相当于开了3.3x增倍,再给镜头搭配1.4x增倍镜,最后顺利记录了所有需要的常速、延时和升格镜头。”
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表现
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通常面临极端环境的考验。陈老师回忆道:“我们在零下30℃的高原环境中拍摄,URSA Mini Pro 12K依然稳定工作;在40℃的高温下拍摄,它同样没有出现任何因过热而‘罢工’的问题。”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耐用性。他提到,“有一次拍摄遇到暴雨,URSA Mini Pro 12K的Type-C接口进水了,数据无法写入SSD。我们用卫生纸擦干,静置晾干后再次尝试,摄影机又恢复了正常。在青藏高原拍摄的时候被雪盖住这样的事更是常有,但这台12K摄影机无论是在高山、森林还是海边,都表现出色,是我们非常可靠的拍摄伙伴。”
“Blackmagic Design真正推动了‘专业平民化,创意专业化’,让专业的创作工具不再是BBC、国家地理的专利,而是每个像我们这样的创作团队都能触及的工具。”陈老师说道,“URSA Mini Pro 12K的开放式设计也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创作灵活性。比如它是用户可更换卡口设计,我们将PL标准口换上EF卡口后,不仅可以利用手上已有的镜头,在光线充足时,用适马300-800mm超远摄镜头;低光环境下则搭配佳能200-400mm f/4.0,还能通过转接环安装各种蔡司、徕卡、尼康的老镜头,让它们在这款电影机上得到新生。”
谈到URSA Mini Pro 12K摄影机使用的Blackmagic RAW,陈老师认为这种编解码高效存储和灵活后期调整能力也让团队受益匪浅,他说,“Blackmagic RAW就像未切割的钻石,给后期创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它虽然是RAW格式,但文件尺寸比某些常见视频格式更小,并且在DaVinci Resolve中运行非常流畅。”
最近,他们又购入了一台EF卡口的URSA Cine 12K LF Body。对于这款新摄影机,陈老师这样评价,“URSA Cine 12K这款大画幅的高端电影机跟URSA Mini Pro 12K相比,动态范围、进光量、高帧率等指标都有了质的提升,从刚发布的时候我就在关注。这款纯机身型号的发布,给了摄影师更多选择,让我们这些Blackmagic Design老用户买得起,而且可以利用已有的配件来组建完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