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653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2-3-31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2-3-31
|
小底的机器固然有小底机器的好处,但是我觉得谈到艺术性,所谓只用小底不用大底就叫所谓的艺术性完全是无稽之谈。首先艺术的特性就是不断被颠覆和重新定义,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才叫艺术,有标准的那叫规定而不是艺术。而机器的用途就更是了,什么叫弱焦拍出来感觉十分真实?真实的定义是啥?谁跟你说纪录片的定义是“真实”,那么剪辑过后的片段是不是真实的有没有被导演强加叙事的?这都是需要辩证的去看的。当然你有你的权利去表达你的点,同样我觉得你必须认清现实,现状就是,大家都在用大底机器去拍纪录片,而技术的进步让拍大底变得非常轻松,不是几十年前35mm胶片时代 对焦都要拿皮尺看镜头上的标尺才能对上了。有太多用单反拍摄的东西是280是无法拍摄的,首先单反的“侵略性“比280低太多,280一看就是一个摄像机,对于一些偷拍/敏感题材 其实是先天的弱势,因为你已经让被摄者意识到摄像机的存在,而单反就可以很隐形的进行拍摄。我前几年拍摄的一部片子(现在19年戛纳电影节展映)叫《大合唱》 的长篇纪录片,我们用的c300和a7s2的组合,因为a7s2在很多地方可以偷拍而c300就不行。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拿a7s2去偷拍了,特别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那是一个没有可能拿到许可的地方,我们也是用a7偷拍的。
无极光圈,这个不一直都存在么?我用50年前的库克定焦就是无极光圈,30年前的安琴10倍25-250HR也是无极光圈,现在百分之100的头都是无极的光圈,我是在不明白你在说啥?相机头?不好意思本来设计就不是给你拍视频的,所以并没有设计这个。
大底和专业无关,只不过是行业的一个标准。就像现在没人用胶片拍广告,这只不过是时代发展了,行业标准改变了而已。对于个人创作,没人在乎你用啥。用iphone也能拍故事片呀?比如圣丹斯最佳影片《Tangerine》就是iphone全部拍摄的,同时也有拿65mm胶片拍的纪录片,比如《samasara》《天地玄黄》, 今年很火的《王朝》动物纪录片拍了长达3年也是用的red weapon和arri amira混合拍摄的。艺术的重要一点就是多元化和多样性,不是一种东西才叫好。而大底带来的不光是景深浅,单位面积的cmos通光亮爷更大,整体信噪比更高,动态范围比所同级别小底都要好。对我来说大底为什么好,因为大底模拟了35mm/65mm胶片所产生的景深。而就算是大底也可以追求深焦摄影,早在50年代著名的《公民凯恩》就以前中后景都在焦内而闻名带来了一批用s35制作的深焦电影。而在我看来行业追求的无非就是再现s35胶片的质感而已,因为电影诞生之初就是这样。而一开始的数字机迫于技术不能实现,直到arri d21/ red one/ panavision genises才开始有s35的机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