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3639|回复: 9

[调色] 在同一场景同一时间,用胶片和数码机拍摄,数码机素材后期能多大限度模拟出胶片质感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发表于 2019-2-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技术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技术帖类别: 技术求助
本帖最后由 吃瓜群众 于 2019-2-15 00:02 编辑



我知道会有杠精说,那干嘛不直接用胶片拍?
这谁不知道,问题是咱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机会啊
本贴只是希望从技术角度出发,探讨一种技巧方面的可能性。

本人对胶片的那种密实厚重的质感和偏色,甚至是噪波,都有一种迷之偏好
你说变态偏执也好,情怀也好,无所谓了,我就喜欢了。

绝大多数电影哪怕是近年的新片,到底是胶片拍摄还是数码机拍摄,
基本上看了几分钟就能判断出来,极少失误(经常去IMDB看参数)
偶而发现判断错了就会很兴奋,仔仔细细去通片观察画面,
到底它模拟出胶片感的特性体现在哪里

好希望有机会能找到在同一场景同一时间,用胶片和数码机拍摄的素材
这样就能好好去摸索了,有人做过类似的尝试吗?或者老外的例子?

20

主题

838

帖子

2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9-6
发表于 2019-2-1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技术上如果要模拟基本上是没啥问题的。
其实换一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
胶片摄像就是一组连续的单张的胶片照片
在同一场景同一时间,用胶片和数码机拍摄,数码机素材后期能多大限度模拟出胶片质感这个问题可以简化成:
数码单反拍的照片能不能模拟出胶片相机的质感。
而通过后期把数码的照片做出模拟胶片的质感,感觉很多摄影论坛都有类似的成功的片子。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9-2-15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9-2-15 06:59 编辑

真诚的,我个人的喜好来说。
我觉得胶片机无法模拟出数码的质感。

本人对 数码的那种 清晰纯净层次毕显现的质感,坚硬的高光,都有一种迷之偏好
你说变态偏执也好,情怀也好,无所谓了,我就喜欢了。

绝大多数电影哪怕是近年的新片,到底是胶片拍摄还是数码机拍摄,
基本上看了几分钟就能判断出来,极少失误(经常去IMDB看参数)
偶而发现判断错了就会很兴奋,仔仔细细去通片观察画面,它是如何保证那么优良的画质的。

好希望有机会能找到最高画质的胶片电影参考,看看胶片到底能不能超过数码。
《荒野猎人》那样划时代的纯净美感,胶片到底能不能达到呢?

点评

《荒野》这部片子确实不是胶片擅长的。首先低照度自然光胶片就比不上数码。目前产的高感胶片种类很少了,ISO也不高,就算高也大多是灯光卷。以目前的已知胶片技术,几乎没有任何胶片有可能在800ISO到达数码的纯净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7 21:50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发表于 2019-2-1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真的迷恋胶片的质感,至少去买个胶片相机,拍个几十卷胶卷体会一下胶片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真用不了多少钱。又不是说胶片的入门就是panavision。你完全可以买个几百块的手动135胶片相机,若干你喜欢的胶卷,好好的拍一下。黑白的甚至可以自己洗洗。拍完之后你会对胶片感有更深的体会。也会对数码不那么排斥。你也会懂得数码取代胶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如果你够情怀,你还是会爱上胶片独特的拍摄方式和画质。这完全不矛盾。数码是作为工具的好用,胶片是作为艺术和情怀的追求。

点评

照相的胶片我当然是玩过的,25年前我就有了第一部相机,那时数码相机是什么东西还闻所未闻。但是也没玩得很深入,因为太贵了——如果连洗印都自己来的话,投资很大的,尤其是彩色。都是拿去商店洗印的,这个环节是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9 09:12

8

主题

911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6-5-6
发表于 2019-2-1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2-15 06:49
真诚的,我个人的喜好来说。
我觉得胶片机无法模拟出数码的质感。

《荒野》这部片子确实不是胶片擅长的。首先低照度自然光胶片就比不上数码。目前产的高感胶片种类很少了,ISO也不高,就算高也大多是灯光卷。以目前的已知胶片技术,几乎没有任何胶片有可能在800ISO到达数码的纯净度,甚至500都不可能。250最多也就能达到数码800甚至1600的纯净度!所以要比画面“干净”真不能比。可电影也不是纯粹追求画面干净的艺术。
影片里面大量的长镜头,如果用胶片会很烧钱。很多激烈的运动镜头不是笨重的胶片摄影机能胜任的。所以《荒野》这部片子,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技术也拍不出来。就不要说什么纯净不纯净了。有一些片子胶片倒是可以做到完全不输数码的画质。《星际穿越》、《悲惨世界》、《华尔街之狼》、《星球大战7》、《模仿游戏》等等,不特别说明,观众肯定不会觉得这些电影在分辨率或者清晰度上和现在的电影有任何区别,但是这些电影无一不深受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和好评。说到底胶片还是有点“玄学”,但是这也是化学颗粒的“科学”,并不能说就一定比电子的“科学”低端或者差。

点评

《星球大战7》没看,我去看看,谢谢推荐。 其他还是觉得画质黏糊,不喜欢。 我只是想说明 数码 未必也不是艺术的一种玄学。 我是数码玄学派。热爱数码,讨厌胶片。 数码也是光电元件的“玄学”,并不能说就一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8 00:21

36

主题

5964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1-7-30
发表于 2019-2-18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9-2-17 21:50
《荒野》这部片子确实不是胶片擅长的。首先低照度自然光胶片就比不上数码。目前产的高感胶片种类很少了, ...

《星球大战7》没看,我去看看,谢谢推荐。
其他还是觉得画质黏糊,不喜欢。
我只是想说明 数码 未必也不是艺术的一种玄学。
我是数码玄学派。热爱数码,讨厌胶片。
数码也是光电元件的“玄学”,并不能说就一定比化学的“玄学”低端或者差。

点评

我个人从来不认为画面上有什么玄学,胶片和数码各自有各自的风格,视觉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不像音响的听感那么细微。孰优孰劣只看个人偏好,据我所知,哪怕数码器材已经很厉害的今天,很多国际大导演至今都仍更喜欢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9 08:35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吃瓜群众 于 2019-2-19 08:51 编辑
xierui117 发表于 2019-2-18 00:21
《星球大战7》没看,我去看看,谢谢推荐。
其他还是觉得画质黏糊,不喜欢。
我只是想说明 数码 未必也 ...

我个人从来不认为画面上有什么玄学,胶片和数码各自有各自的风格,视觉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不像音响的听感那么细微。孰优孰劣只看个人偏好,据我所知,哪怕数码器材已经很厉害的今天,很多国际大导演至今都仍更喜欢胶片,比如诺兰、昆汀,当然这不一定就代表胶片更优,只是说个人偏好和选择而已。

有一个现状是,大量的数码机器拍摄的电影,在后期上,都有意的往胶片的风格上做处理。或许制作人认为,这样的处理可以告诉观众,这是电影,不是电视剧。甚至很多电视剧也都在这么做,比较明显的是近些年的国产盗墓片,都在追求“电影质感”。那么所谓电影质感指的是什么呢?当然因素很多,但恐怕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胶片固有的、色彩上的某种程度的色偏、饱和度等。在数字调色还不发达、甚至还不存在的年代,胶片就只能在洗印的工序上做一点点调色处理,而且这种处理很大程度上的目的只是追求色彩还原,而非风格化。那么在追求色彩还原并不能完美的时候,呈现出来的色偏就是胶片的特质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胶片,这种色偏的程度和倾向还不一样。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蓝天的颜色,我们都知道天蓝色是真的就是蓝色,而在很多胶片电影里,天蓝色实际上是带有偏靛青色的,跟现实的蓝天相比就是偏色的。

148

主题

1115

帖子

3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2-11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9-2-17 21:34
如果你真的迷恋胶片的质感,至少去买个胶片相机,拍个几十卷胶卷体会一下胶片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真 ...

照相的胶片我当然是玩过的,25年前我就有了第一部相机,那时数码相机是什么东西还闻所未闻。但是也没玩得很深入,因为太贵了——如果连洗印都自己来的话,投资很大的,尤其是彩色。都是拿去商店洗印的,这个环节是非常影响颜色的,药水的配比、药水用了多久等等,包括相纸也会有所影响,同一个底片,拿去不同的商店洗出来的颜色还是有区别的。而且我们玩都是负片,我还真没玩过反转片,玩这个还得去再买个胶片投影机。

我也不是排斥数码,只是说胶片呈现出来的那种特质我比较喜欢,并且希望能在数码视频的后期中尽量的去接近这种特质。这也算是一种装逼吧!

0

主题

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7-6-1
发表于 2019-2-19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十三钗就是数码和胶片混用的吧,不仔细看单帧画面差异感觉不是很大

79

主题

2166

帖子

8

精华

精华作者

注册时间
2013-8-5
发表于 2019-2-20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LZ去看下 the disaster artist ,这片子是针对 the room 这部电影的一部延伸片,the room 是数码兴起之前的晚胶片时代的胶片电影,the disaster artist是数码然后后期出的胶片曲线和颗粒,算是仿胶片质感里比较重的了,但是仍然比较容易看出是数码:
1,高级电影机的通透感还是太好,另外由于超采,点线感还是太强,这一点反映在夜景上,胶片属于一到夜晚,画质和锐度大幅度下降,所以哪怕白天场景,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晚上对比就一目了然
2,胶片的动态范围并没有现代的高级电影机好,但是胶片对高光的质感表现非常厚实,除非最亮无法承受的亮度比如太阳和灯芯之外,胶片可以说没有过渡,直接就是厚实的高光质感,所以要想模拟胶片质感,高光,白色,一定要用力的回拉!!!
3,胶片对黑色的物体灵敏度不高,所以经常看到胶片画面里暗的东西都是死黑死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8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