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NAB期间,无间得知了一个全新的镜头品牌Celere HS,本想在展会期间一览其芳容却没想到吃了闭门羹——没有找到它。
回国后简单查了下资料,发现网上关于它的介绍并不多,但是却看到了很多非常棒的样片,于是找到了Celere HS的官网,首先就看到了这句广告语。
“第一套能真正买得起的高端定焦电影镜头”
“能买得起的”、“高端”、“电影镜头”、每一个词都戳中了电影人的痛处,真的有那么好吗?于是我怀着好奇心看了这套镜头的资料,一开始对这个品牌的感觉只有两个字——“中二”!
先说上面那张广告图,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后面四只镜头都是竖着放,却有一只镜头横着放。答案可能会让你有点惊讶:竖着放的那几只镜头外观重量一模一样(难道是处女座)!
一般的高端电影镜头会把光孔、口径、长度、镜筒直径等规格做成一样,但是Celere这几支镜头却连重量都做成了一模一样的1.05公斤(好担心生产镜头时刻错了焦段)。
不仅如此,Celere还宣布了这个特性带来的好处:因为Celere很小巧,所以可以很容易上电子手持稳定器,并且最快只要23秒就能换好镜头,还免调平衡!同时一本正经地拍了演示视频,这下真的又刷新了我对镜头的认知,这个功能其实挺实用的啊!
后面的介绍便开始铺垫:先表示自己(创始人)是摄影师,也是莱卡、库克、安琴等镜头的忠实粉丝,很喜欢它们的风格,但是买不起,而便宜的镜头又没啥特点。
我是Steven Kisilevich,我是电影人、发明家,我为自己代言!
理想的镜头应该是:快,快,快,快!比如说具备以下特点:
T1.5大光孔
悦人的焦外质感
灵动的画面
漂亮的肤色
恰到好处的锐度
良好的反差
绚丽、柔和的焦外...
但符合这些特点的镜头从来都没有,直到今天。终于,当艺术邂逅了科学,Celere定焦镜头诞生了...
看到这里,我笑得至少露出了六颗牙齿,你那么牛逼你咋不上天呢!而且这么粗犷的外观更加坚定了我的怀疑,况且后面居然还有至少十分钟才能看完的各种自夸以及在各种社交网站贴买家秀,绝对是中二病!
但是当我把所有介绍以及样片都看完后立即就改变了态度:人类需要这样的中二,Celere绝对算得上一套好镜头。
Celere本来是一套为S35摄影机设计的镜头,但是像场不小心覆盖了36mm*24mm的全幅。
甚至是RED Weapon 8K Vista Vision(46.3mm对角线)这样的画幅也能覆盖(包括18.5mm这支)。
目前的焦段共有18.5mm、25mm、36mm、50mm、85mm五支,全部T1.5的光孔,除了18.5mm这支广角是95mm的镜身直径与前镜直径、126mm的长度1.285公斤的重量以外,其他四只都拥有统一的85mm前镜、77mm滤镜、90mm直径、118mm长度、1.05公斤的重量以及250°的对焦行程。
可换卡口包括PL/EF/E,通过垫片来调整后焦,镜身刻度带荧光标记。
可以在镜头后口加装ND以及滤镜(官网展示了加丝袜),以便在镜头前腾出地方加别的滤镜。
由于非标准口径,他们还做了转换器。
还是先看看样片再说画质吧,样片1时长55秒。
样片2时长2分34秒。
样片3时长1分47秒(剧情很中二)。
或许你已经感觉到了,这几条样片的质量都不错。个人感觉这套镜头确实有点莱卡、库克、安琴的风格:恰到好处的风格化以及有控制的图像质量。Celere的每一支样片都兑现了描述中的特性,比如锐度、焦外、反差、眩光、轻微的呼吸效应等,可谓是一点都没有放水。下面几张是ZEISS UP、COOKE S4、CELERE HS、ZEISS CP2等镜头的对比(更详细的对比测试在之后的文章中放出),可以看到Celere表现不比其他几只差,难道是因为摄影师设计的镜头都有特色?
并且,Celere HS加了
Matebones后用在索尼系列摄影机上甚至能变成T1.1的大光孔用于水下摄影等特殊环境。
如果再告诉你,这套镜头5支的报价约为15万元人民币,你会在这个预算内选择什么样的画面风格?而至于前面提到的粗犷外观也只是为了这套镜头的品质能传承德国制造的典范,争取少更新换代,一镜永流传...
你能想象这么“中二”却又有点让人喜欢的镜头居然出自于德国人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