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igjack 于 2016-3-7 07:04 编辑
話說昨天在論壇裡有個說了一嘴好攝影的大師找我開帖聊聊關於 同景深 同焦段 同光圈 甚至同位置~但不同畫幅拍出來的影像虛化會是一樣的...以下是他自己在"SONY FS5比A7SII配件方案更具性价比!"首頁置頂文裡的回覆截圖
重點兩句話
言下之意就是說無論畫幅大小~只要 同景深 同焦段 同光圈 甚至同位置
sony EX1R的2/1吋CMOS拍出來的畫面跟5D3虛化程度會是一個樣?
他丟了一堆連結給我然後扯了一堆我聽不懂似是而非初中都懂得攝影概念
以下是網上搜尋關於景深跟畫幅關係比較靠普的解釋~以下請參考
事實上~畫幅大小跟景深無關這是物理上的邏輯~但光圈怎會沒關係呢?
就小弟我的理解~總共有三個因素會影響景深深與淺
1. 光圈值....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反之.景深越深
2. 焦段..... 同光圈大小時...焦段越廣..景深越深...反之..景深越淺
3. 相機與被拍攝物的距離...距離越近...景深越淺..反之越深
以下參考視頻....
由於各系統感光元件面積不同,所以在同樣鏡頭焦段下,所呈現的視角也有所差異: - 全片幅:乘以1.0倍(135系統基準)
- APS-C:乘以1.5倍(Canon系統乘以1.6倍)
- M4/3:乘以2.0倍
▲測試統一使用Canon EF 70-200mm F2.8L鏡頭
▲測試統一使用Canon EF 70-200mm F2.8L鏡頭
▲全片幅DSLR:Canon EOS 5D Mark II拍攝效果
▲全片幅DSLR:Canon EOS 5D Mark II拍攝效果
▲APS-C片幅DSLR:Canon EOS 7D拍攝效果。
▲APS-C片幅DSLR:Canon EOS 7D拍攝效果。
▲M4/3系統微單眼:Olympus E-M10拍攝效果。
▲M4/3系統微單眼:Olympus E-M10拍攝效果。
▲全片幅、APS-C片幅與M4/3系統在相同鏡頭焦長下,拍攝視角效果比較。
▲全片幅、APS-C片幅與M4/3系統在相同鏡頭焦長下,拍攝視角效果比較。
▲APS-C片幅(EOS 7D)的100mm端視角,比全片幅(EOS 5D Mark II)100mm窄了一些。
▲APS-C片幅(EOS 7D)的100mm端視角,比全片幅(EOS 5D Mark II)100mm窄了一些。
▲M4/3系統換算全片幅視角需乘以2倍,因此Olympus E-M10的100mm視角,約等同於全片幅DSLR的200mm視角。
▲可用單位裁切概念來解釋,各種不同片幅的視角換算效果。
▲可用單位裁切概念來解釋,各種不同片幅的視角換算效果。
▲釐清各片幅視角換算後,可開始觀察並比較背景的散景效果。
▲在同樣視角前提之下,全片幅DSLR於200mm端,M4/3系統於100mm端,景深效果也有所不同。從實拍圖來看,M4/3 ...
▲在同樣視角前提之下,全片幅DSLR於200mm端,M4/3系統於100mm端,景深效果也有所不同。
從實拍圖來看,M4/3系統的F2.8散景約等同於全片幅系統的F5.6散景效果。
22
▲攝影師Tony Northrup認為,APS-C片幅搭配56mm F1.2鏡頭,與全片幅的85mm F1.8拍攝效果相當。
總體來看,在100mm鏡頭焦長下,M4/3系統能把畫面拍得更加緊湊, 但若以相同視角為前提,全片幅需採用更長的鏡頭,才能拍到類似的構圖, 但散景效果會比較明顯,這是因為全片幅用的是實體焦長較長鏡頭,背景壓縮感與淺景深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最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視角取決於片幅大小, 而淺景深效果取決於鏡頭實體焦長(同光圈值,望遠鏡淺景深效果比廣角鏡更加明顯), 那麼在相同構圖視角前提下,例如:全片幅+200mm F2.8對比M4/3系統+100mm F2.8, 全片幅淺景深會明顯許多,算是比較正確的觀念。
歡迎指錯糾正
"同理你用FS5+70-200 只要机器放在5D3一样的位置
最后虚化是一样的"....嘴砲無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