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后记: 这部短片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更像是记忆的碎片,而没有考虑太多硬逻辑上的剧情,全片几乎都被无形的风“包围”,藏匿在记忆深处,风声也一直垫在短片里。 三七算是给了我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我想从心里“掏”出点更真更纯粹的情感,整个短片都带着随风随缘的情节,不强求,随风而去。一切由人性的非意识反应决定结构,每一个情节随缘而发,似逻辑非逻辑。此篇解说并非标榜和炫耀,更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其中的寓意,如果从硬逻辑来评价此片的故事情节,根本就连边都不能靠,如果以此标准判定就没啥好说的。 这是我们团队第一次参加三七,从七月二日晚上得知三七开始,我开始构想此片。我们团队总共有两个本子,一个是强逻辑的《吹风侠》包含搞笑元素、喜剧情节、还有小人物的励志大反转,我个人觉得非常符合当下观众需求;另外一个就是《三月三,分》,这是剧本起初的名字,非强因果的逻辑结构。 最后我作为这次拍片行动的导演,决定拍《三月三,分》,几乎没有一个人选择这部短片,因为很容易偏题,好似无结构,而《吹风侠》对于本次比赛来说是从逻辑上说绝对扣题的。 在执行阶段,我和制片的矛盾是最大的,到七月三日大家都因为外界因素讨论过重新写剧本,因为演员没找到,场景落实不下来,中间人各种不知原因地阻挠。我们是新人团队,资本薄弱,而导演的决定可能是全组白忙一阵子。 不管影片最后是啥结果,再次感谢整个剧组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