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731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3-9-16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3-9-16
|
本帖最后由 天才与白痴 于 2014-11-30 11:46 编辑
有微单拍的,有手机拍的,也有5D3拍的,很难分辨了吧








通透感跟空气质量还有镜头有关系,国内这个空气质量也就这么一回事情了,也许湖边,森林边,下雨过后会好一些。
影响照片发蒙的因素:
A . 硬件影响:
1. 镜头质量;
2. 普通长焦距镜头;
3. 空气质量; 包括天气好坏,空气清洁度,雾气,灰尘等
B .拍摄因素
1. 拍摄距离;
2. 拍摄对象的选择, 景物本身的色彩, 明暗对比;
3. 正常准确的暴光参数;
4. 对焦准确, 清晰度的影响;
5. 没有足够的景深, 或没有清晰和模糊的视觉对比
以上列出的这些因素是使影响照片发蒙的要素;
有一个优秀的镜头, 自然是你照片通透的首要条件. 长焦距镜头因为加工工艺原因, 镀膜和镜片本身的抗反射能力因价格不同而不同,优秀的镜头都要过万元级别,那么是否必须要很优秀的镜头才能拍摄通透的照片呢? 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在拍摄前首先应该选择阳光明媚的时候, 这时空气的透明度(能见度)都很高, 有常识的朋友都知道, 在山区, 天气好, 你可以看见远山, 完全没有灰雾的感觉, 或者回避在有很多灰尘的环境拍摄, 也尽量避免大雾天气拍摄( 当然雾天也有特殊的效果, 这里谈通透, 不讨论雾天拍摄的技巧).
空气中的水分以雾态形式存在, 水雾形成反射和折射,慢射干扰了你的镜头成像,这是造成你照片发蒙的重要祸根!
拍摄因素(技术)是照片通透的决定性因素
这里重点要介绍的是B , 拍摄因素 软件问题, 拍摄距离 , 这么说吧, 你的相机和拍摄景物之间始终存在一段距离, 这个距离是空气和水组成的, 这个空间里实际上好比一个立方体的介质, 这个立方体好比一块很“糟糕的玻璃透镜”,理论上说,这个立方体越大, 你的照片就越模糊, 发蒙, 这个立方体越小, 你的照片就越清晰. 理由是空气介质少了.所以, 拍摄距离是影响照片发蒙的很重要因素之一.
有了前面的知识, 在拍摄时, 还应该尽量选择色彩对比较大, 或有一定明暗对比的景物, 本身色彩接近, 或者明暗对比小的景物, 拍摄的照片本身也就不明快.
正常准确的暴光, 是决定你照片的要素之二! 暴光过度的照片, 细节损失过多,整体灰白; 暴光不足的照片很灰暗, 细节损失多, 也很容易发灰. 所以, 一定暴光准确, 才会避免照片发蒙.
过惯中国肮脏空气的国人出国才发现 如果傻瓜机去加拿大等空气绝好的地方拍都是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