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695
- 阅读权限
- 80
- 居住地
- 上海市
- 注册时间
- 2011-10-27
精华作者
- 注册时间
- 2011-10-27
|
本帖最后由 查漏补缺 于 2014-6-19 11:36 编辑
既然最近大家都在谈变形镜头普及普及,作为实例玩家,以下几个使用时被“坑”的小细节分享出来,希望其他小伙伴在拍摄前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棘手的问题(叫我摄影助理之友,不客气)
1)(基本等于废话)请使用4:3传感器的alexa
除非你需要超宽屏,比如3.5:1,否则你必须使用4:3传感器才能拉伸出正常的比例。拥有4:3传感器的机器有很多,xt,studio,plus。请记住alexa是有型号区分的,它们不是完全都一样。。。。。
2)在使用4:3传感器加变形宽银幕镜头时,得出的画面比例是2.66:1,且无法使用2.39:1参考画框。
如题目所示,传统的2.39画框(alexa并不存在2。35画框)无法显示,画面看到的是2.66。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您选择使用alexa+变形镜头拍摄时,请提前告知器材公司技术员,技术员会在arri官网的某个神奇的软件里帮你做一个2.39:1的遮罩,通过小存储卡植入机内。(对,你一定不知道arri官网有很多软件下载吧,那是一个神奇的网站,不是只卖帽衫这么简单。。。)如果不这样做的话,直接监看2.66,会严重影响构图(当然了,你如果喜欢用大力胶贴起来我也没办法。。。但是目镜总归是贴不了的,小监又通常不靠谱。。。。你懂的)
如果使用的变形镜头和机身是两家公司的。。。。。那么一定要告诉镜头那家公司的老板,让他们帮忙,我相信无论是李老师吴老师还是科某都一定会热情帮助的(对我这是硬广,你们看到了么!)
3)即便拍摄prores,也不要使用小卡,尽量使用有xt的codex大卡或者xr模块的codex大卡
原因见(4)
4)在4:3模式下,prores最高只支持升48格,而arri raw最高支持90格。
如果全片需要变形镜头,但是又使用prores,而非arri raw的话,唯一的方式就是拍摄arri raw。raw格式在codex软件转码时转为大分辨率的prores格式代理文件。。。。。。当然这种做法实在是蛋疼,等于拿着刺身食材涮火锅。。。。。但是有的时候你的后期可能无法支持你处理arri raw.比如我就遇到过arri raw素材(当然,素材量比较大)在filmmaster中无法播放,最后只能调单帧的情况。。。如果真的被迫是这种情况,那还不如拍prores呢,自己把光比控制好~
5)arri raw和prores素材无法被记录在同一张卡上。
所以如果你拍摄时默认拍摄prores,但有部分镜头有升格需要,请记得换卡,并分别将卡记录清楚,以免混淆
而且因为需要换卡,素材乱掉,很可能会无法回看上一镜。有时候需要连戏的时候非常苦恼。这时候可以采用爱丽莎机内截图的方法,然后用自带wifi的卡发送到手机啊ipad上啊暂时存档。。。不幸的是,目前只有1k可以截图。。。arri这群无耻的技术宅在开发这些功能时真心是带着来自外星球森森的恶意啊。。。。。。
6)与其他非变形镜头的匹配问题
试了一圈,我的感受就是严重不匹配。。尤其是变焦。。。。所以我支持大家都买56-152.。。。给安琴摇旗呐喊,就是好啊就是好。。在使用其他普通镜头拍摄时你有两个选项,使用16:9模式或者使用4:3模式。我的意见是为了统一使用4:3。。。。。。。。反正我俩都试过,影响不是很大
7)顺嘴说下arri raw
我真的觉得,arri raw和prores,完全就是两个不同机器拍出来的东西。。。。从曝光方式,到打光方式,到流程,到素材质感,都是完全完全的不一样啊~~~你以为raw就只是剪代理文件然后时间码套回raw素材这么简单么?(无知的地球人你们太小看科学世界了喔哈哈哈哈哈哈。。。。。。魔王笑声)
这里我就不细说了,能用raw拍的,尽量就不要用prores了。
之前就有人发现,arri raw噪点很大。这里我特来证实,煤油错!就是噪点大。这是因为arri raw是真的raw,没有其他的机内补偿,不像某尼(尼粉勿喷),严重的机内降噪,加锐度,目测画质很好,其实后期余地缩小。
但是当你在后期的时候,只需要过一遍降噪,套个lut上去,arri raw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前几天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其实codex,或者是达芬奇,他们在处理arri raw转码的时候进行的反拜耳算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有新有旧,各自有很不同的差别~而且这种技术在日后几年会更成熟,所以arri raw有些类似于底片,当技术进步了,你可以重新冲印,可以重新配光,这一切取决于解码技术的发展。但至于codex和达芬奇目前转码有什么肉眼可见的明显区别,需要我进一步去测试。。。。
最后上个图,求勿喷。。。。。。。高抬手,请放过,不足的地方还请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