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内容监管 于 2018-10-12 21:54 编辑
大家好,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一种容易被部分用户忽略的用机技巧,以及两种应用于Ursa Mini 4.6K摄影机上的增强型配件。
1.〖黑平衡校正 〗:通过机内设置,消除Ursa Mini 4.6K上存在的网格状彩色噪点 2.〖AR-ICF滤镜〗:通过更换内置的ICF滤镜,消除红外污染,解决偏品红问题 3.〖MiniBooster〗:Ursa mimi 4.6K专用的内置0.76x减焦镜,像场增大为全画幅视角 下面是完整的视频,大部分的内容都在视频里: 我们上传了视频里的所使用素材的RAW单帧供大家对比测试,百度云链接如下
补充:
经过朋友的提醒,发现视频里关于红外污染这块说漏了重点,这里再补充一下。 严格上,UrsaMini 4.6K并只是不是简单的“偏品红”或者“偏色温”问题,用下图作为辅助参考。
我们知道,人眼识别光线的波长范围大概在320nm-760nm之间,但我们能看见并能感知的光波长范围在400nm-700m之间,即为可见光。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呈现出某种颜色,实际上都是混合了可见光后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比如黄绿色的树叶,实际只吸收了波长为400~435nm的紫光,显示出的黄绿色是反射的其它色光的混合效果,而不只反射黄绿色光。当我们看到一件黑色衣服,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大部分的可见光而呈现出无色状态,但实际上它还存在着我们人眼看不到的电磁波,这一部分就是我们无法看见的不可见光。
这关UrsaMini 4.6K什么事? 这里打个比方,比如320nm-450nm波长的光线我们人眼识别为紫色(包含品红),650nm-760nm波长的光线我们识别为红色。而问题是,400nm以下的紫色,和700nm以上的红色我们是看不到的,而摄影机的CMOS能看到,怎么办?于是它前面安装了块叫IR CUT的滤色片,将400nm-700nm的以外的光线给过滤掉,便可以跟我们人眼呈现相同的色彩。UrsaMini 4.6K之所以会偏色,是因为400nm以下的部分紫色、700nm以上的部分红色它过滤不了,直接进入了CMOS后将其呈现出来,这与我们人眼所看到的颜色有了偏差,于是造成了偏色问题。所以,UrsaMini 4.6K不止是“偏品红”,它还“偏紫+红”,不止存在“红外污染”,准确来说应该是“多范围的不可见光污染”,因为部分紫色、部分红色它都不能过滤好。 UrsaMini Pro有没有这个问题? 有,但它还好,污染它的只是“红色”而没有“紫色”,就是红外污染,污染程度比UrsaMini 4.6K要轻一些。 这种红外污染后期能消除吗? 可以,但很难,因为这不仅仅是偏色温或者偏品红的问题,而是前期拍色板和后期色彩匹配都解决不了的事。要进行很精准的一级调色,再把污染的地方一个个抠下来进行二级调色,单单进行这个色彩校准都可以把12bit的素材颜色色深给榨干。 有没解决办法? 有,换AR-ICF,或者购买镜头前置的IR CUT滤镜(外置ICF只能消除“红色”,使用广角镜头会失效) AR-ICF只是一片有色玻璃吗?与那些有色的滤镜有什么区别? ICF本质上与任何有色滤镜一样都是有色玻璃,只不过它做到了更特殊的折射率和特殊的光谱,用途设计就是用来截止不可见光的。AR-ICF是经过多层镀膜的,色彩有一定的偏蓝绿色倾向,ARRI的摄影机的ICF也是有镀膜的,也是偏蓝绿色,而RED的OLPF也是有镀膜的,偏黄绿色。而BMD所有的摄影机的ICF都没有镀膜,原因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 【MiniBooster和AR-ICF安装视频】
【关于AR-ICF滤镜】 小编作为BMD产品的多年用户,必须先吐槽下: 从BMCC开始,BMD每一代摄影机的ICF都有氧化现象,UrsaMini 4.6k也不例外,新的UrsaMini Pro,BMD偷偷的把上代那块坑爹的ICF给换了...虽然UrsaMini Pro稍微解决了红外污染问题,但它是去低通设计的,存在严重的摩尔纹干扰(下一篇文章说这个)。 除了红外污染,UrsaMini 4.6K那块ICF在实际使用中证实会损失CMOS约半档的动态范围,导致这种情况有几种原因,而AR-ICF可以把那失去的半档细节给救回来。 AR-ICF的镜片采用德国肖特红外截止玻璃,再通过多层镀膜后切割而成。UrsaMini 4.6K原内置的ICF厚度为1.6mm,而AR-ICF的厚度为0.8mm。因其透光率、折射率基本与原内置滤镜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更换后滤镜后所有的EF卡口镜头都能正常合焦。
优点: 1.消除红外污染 2.挽回部分高光细节 3.提升镜头分辨率(200线以上) 3.抗氧化,不会导致分辨率下降(重点) 4.模块设计,安装方便切换简单
缺陷: 色温、色调会有一定的变化,色温约+200K。整体偏蓝绿色,倒不如说是优点,画面像ARRI Alexa的风格,个人觉得更具电影感。
【关于MiniBooster】
关于MiniBooster的镜片组选材,我们在这纠结了很长的时间。现有市面上的减焦镜组,主流的减焦倍率为0.71x,即为知名的Metaboones SpeedBooster那套方案,但由于这套镜组为独家的专利方案,如果采用的话必须购买其成品进行改装,导致造价成本过高,所以不得不放弃这套方案。国产也有仿制Metaboones的0.71x方案,但由于镜片材质和精度远不及原厂的,导致场曲严重和色散控制非常差,所以坚决不采用。而去年我们制作第一款的MiniBooster,是采用某国产品牌的0.72x倍率的镜组,这套镜组有着良好的光学性能,也在我们手上服役了一段时间,但这套镜组存在一个光学设计弊端,会导致其应用在Ursa Mini时,有数款主流的变焦镜头的某些焦段在无穷远端无法合焦,所以也放弃采用。 在经过近几个月的探究和改进,全新的MiniBooster采用的是一套4片3组的0.76x镜片组,虽然牺牲了一点减焦倍率,但其在分辨率、失真控制、抗眩光、抗色散这几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均衡表现,且基本支持所有EF卡口镜头的正常合焦。 (MiniBooster兼容Ursa mini4.6k和Ursa mini 4K,暂不支持Ursa mini pro)
优点: 1.视角增大为全画幅,将1.42x的裁剪系数缩小为1.08x 2.光圈增大约一档,提升低照度性能 3.中心分辨率不减,部分光孔下会有提升 4.最好的失真(畸变)控制镜组、不会产生像场暗角 5.不改变原镜头的色彩风格,几乎兼容所有全画幅的EF卡口镜头(重点) 6.模块设计,与AR-ICF模块能简易切换
缺陷: 1.边缘分辨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存在一定程度的边缘球差 3.轻微增加眩光(可以忽略不计)
【黑平衡校正测试】 黑平衡校正前
黑平衡校正后 黑平衡校正前后对比
达芬奇色彩匹配前
达芬奇色彩匹配后 色彩匹配前后对比
【室内更换ICF测试】
原ICF色彩匹配前
更换AR-ICF色彩匹配前 两者对比
原ICF色彩匹配后
更换AR-ICF色彩匹配后 两者对比
【室内添加ND镜 更换ICF测试】
原ICF 添加ND2 色彩匹配前
两者对比
原ICF 添加ND2 色彩匹配后
两者对比
外景-原ICF色彩匹配后
两者对比
UrsaMini 4.6K 原ICF 1.42x
安装MiniBooster减焦镜 原ICF 1.08x 两者对比 安装MiniBooster减焦镜 更换AR-ICF 1.08x 三者对比
UrsaMini 4.6K 原ICF 1.42x
安装MiniBooster 原ICF 1.08x 安装MiniBooster 更换AR-ICF 1.08x 三者对比
【安装MiniBooster透视测试】 UrsaMini 4.6K 1.42x 物距3.3m
安装MiniBooster减焦镜 1.08x 物距2.55m 两者对比
【外景安装MiniBooster测试】
UrsaMini 4.6K 1.42x 安装MiniBooster 1.08x
MiniBooster减焦镜模块已经内置了AR-ICF,所以减焦的同时也能消除红外污染,额外的AR-ICF模块可以在不想使用减焦时方便更换,用户可以在全画幅视角和S35之间简易切换,而且两个模块的色彩风格是一致的。 预售套装:MiniBooster 模块(内置AR-ICF) + 额外AR-ICF模块 ≈ 价格未定 这两款增强配件的玻璃镜片都是需要从国外商家订货的,起订数量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预定人数越多定制成本会有所下降,成品定制周期为12-15日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