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1 14:54

成片出炉 望各前辈再次监督,给出意见

三个月过去了,感谢各位论坛里的前辈指导令我顺利拍出作品,谢谢编剧板块与录音板块前辈给出的建议,附上成片链接
望各前辈再次监督,给出意见,日后继续努力,意见与建议是前进的最大动力


http://www.xinpianchang.com/a27839


这段时间还上了下新片场首页的小板块,有点小开心

--------------------------------------------------------------------------

附原帖求助链接
http://www.filmaker.cn/thread-66546-1-1.html
http://www.filmaker.cn/thread-66545-1-1.html

农民弟弟爱电影 发表于 2016-6-21 15:10

这是什么什么机器拍的呀 ?调子舒服,听到片子开头有一个很强的呲声。

农民弟弟爱电影 发表于 2016-6-21 15:23

24秒的时候有一个呲声,^13^ 拍摄和制作都很棒,看得出楼主花心思了,赞一个 ^27^

MaVouNi.KT.. 发表于 2016-6-21 16:52

前期16:9后期遮罩成2.35:1的??构图有点怪~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1 17:30

MaVouNi.KT.. 发表于 2016-6-21 16:52
前期16:9后期遮罩成2.35:1的??构图有点怪~

被你看出来了, 前期没做好准备遮幅的工作

MaVouNi.KT.. 发表于 2016-6-21 17:31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1 17:30
被你看出来了, 前期没做好准备遮幅的工作

那不如换回16:9吧~~~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1 17:34

农民弟弟爱电影 发表于 2016-6-21 15: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什么什么机器拍的呀 ?调子舒服,听到片子开头有一个很强的呲声。

用6D拍的,24秒那个我也不知道什么问题,回头我看看工程文件,调色也是出片前一个星期在论坛里学的,真的感谢你们这些论坛前辈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1 17:38

MaVouNi.KT.. 发表于 2016-6-21 17:31
那不如换回16:9吧~~~

我对电影尺寸的掌握还得加强,这也是小短板,我在加遮幅时候也试过16;9的感觉更怪 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所以就没用了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1 17:39

MaVouNi.KT.. 发表于 2016-6-21 17:31
那不如换回16:9吧~~~

前辈也是广东的吗?有机会跟你学习一下^28^

农民弟弟爱电影 发表于 2016-6-21 19:35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1 17:39
前辈也是广东的吗?有机会跟你学习一下

哈哈 我也是新手 刚进论坛不久 也是来淘知识的 可以的话加一个微信吧 582496647 我也准备拍个微电影,好多地方还想请教你呢。^28^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6-22 01:22

比想象的好很多。最后那段打戏很有意思,有点像帕索里尼电影那种直白感,很好。
主要的问题是剧本。
1.真实可信的动机和细节,这个前面提过。不过毕竟是学生,阅历尚浅,可以理解。
2.是视点。每场戏,每个镜头其实是有叙述角度的,就是以谁的角度看。如果乱用,叙事就乱了。叙事,不是说事件,是直先从哪开始讲,怎么讲这个事件的技术。
视点问题,我以前用一个案例阐述过,等下转过来。
3.新人常犯的老问题,贪多不懂留白的力量。片子在周力被击倒就该结束,就在最重的悬念点卡断,观众习惯性想知道结果,但是不呈现,观众就会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去思考想象。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6-22 01:41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6-22 0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比想象的好很多。最后那段&#25 ...

原文链接在http://107cine.com/stream/65643/的回复里。顺便你也可以看看某些装逼骗子是怎么水文的。
我写的干货如下:视点。
以《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分析理解叙事视点的使用,以及调整视点的其他可能性。


这个片子视点是和普通动作片不同的是视点主体是:马蒂达,而不是杀手。谁的视点,就是以谁的叙述角度讲故事(也就是主要知道哪个角色所知道的信息和认同谁的情感认知)。这里面的主角是马蒂达,而不是杀手。马蒂达寻求救助,马蒂达要求为弟弟复仇。莱昂实际上是被动的。

一:开场的动作戏,不能免俗,以杀手视点的
核心点当然是动作戏要漂亮,然后从角色、冲突塑造上要求 对手要强(打起来才有悬念才有劲),然后对手要坏(这个片子要塑造杀手比较正面的形象,一定要赋予杀人的道德优越感)

这里讲视点问题,这里的视点是:杀手莱昂。杀手莱昂收到任务,杀手莱昂预计到对手防备,杀得胸成竹。纵然切给对手大量镜头,不见得视点是毒贩他们,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杀手莱昂预期到的。观众是顺着杀手莱昂角度看待这个事件的。

干货来了。我们来试着调整成毒贩的视点,来再次看这个故事。如果我是毒贩,我看到的是四处检查无误,万无一失。然后有无形的坏蛋(侵入),然后是仇恨和恐惧。观众顺着毒贩的视点,得到的是压抑和恐惧,这个故事就变成了毒贩逃生的故事了。(类似绝命毒师了)

同样一个事件,你切换不同的视点,可以得到不同的故事。

然后我们再试试,在此处就以马蒂达视点进入。假定马蒂达早就暗中关注莱昂了,跟踪他,以她的视点展开。马蒂达很喜欢他弟弟,基本上是比较传统价值观的人,那她看到莱昂杀人,结果就应该害怕恐惧,感到血腥,然后再决定是否报案。(这就类似希区柯克《后窗》)

这里的开场沿用了传统动作类型片的定位,动作类型片定位,英雄自我救赎打怪兽的故事。

二:开场过后,这里巧妙的切换成马蒂达视点的故事。

情节先介绍莱昂的生活细节,这里的细节不是随便设计的,是专为马蒂达梦想中的拯救者来塑造的(这里就明显暗示马蒂达视点了)。比方说我重新设计莱昂的生活细节,收到佣金以后去嫖娼了。然后你再想想后面是什么体验,得不到马蒂达角度的认同,后面莱昂救人的转变难铺垫。

收到佣金以后去嫖娼了,这个细节设置并不是不好,而是放在结构里不适合。编剧过程中,不是拍脑门就想出牛叉的点子。是列举出很多种情况,根据主线结构要求,放进去看看适不适合。

然后是马蒂达出场,首先是一个在楼梯上俯瞰的主观镜头
这里是在镜头语言上就正式开始建立马蒂达视点认同,然后莱昂过来。

我们再来重新调整视点,如果这里我们按照莱昂的视点来看这个故事。假定你是个完美主义要求的、传统价值观的杀手。看到这个奇装异服的小孩,明显是不舒服感觉碍眼的(想想传统父母怎么看待染发的孩子的)。

再回到原片的细节,这些细节的功能都是为建立孤独、被欺负、受伤的马蒂达的细节,当莱昂打理她了,我们观众的感觉是什么,哇有人终于打理我了有人关心我了,很感激。

我们再跳转成莱昂的视点,心理大概是这傻逼孩子。(想想一下脏兮兮的乞讨者,在问你要钱,你给点零钱给他打发他走,他一个劲说感谢不走,你是不是很烦?)这就是马蒂达视点和细节铺垫的主要功能。

做完两个视点试错,我们决定故事主线是马蒂达被警察威胁,然后找到杀手莱昂救助的故事。这是个主旋律求生的故事。而不是动作类型片定位,英雄自我救赎打怪兽的故事。

然后就沿着这个视点思路,继续试错吧,我就不往下写了。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2 09:19

农民弟弟爱电影 发表于 2016-6-21 19:35
哈哈 我也是新手 刚进论坛不久 也是来淘知识的 可以的话加一个微信吧 582496647 我也准备拍个微电影,好 ...

好啊 互相学习^08^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2 10:04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6-22 01:22
比想象的好很多。最后那段&#25 ...

十分十分感谢前辈的细心评价以及给出的干货。
一,动机的问题在编剧期间我也很看重,先是设计了很多动机,(1.家徒四壁 2.工资微薄 3.村民被欺负 4.侄子想买手机 5.侄子变卦 6.妻子威胁,7.村民再次被欺负 )设置了种种动机,到再深入思考的时候认为动机太多 片长太短 很容易造成乱乱的感觉表达不出重点的感觉,所以就省略了很多动机 留下三四个(米缸没米,村民被欺负,侄子变卦,妻子威胁)
       同时前辈提出了细节问题,这点感谢前辈指点迷津,确实在动机的细节处理方面不够好,领教与学习了^28^日后我会多多加强

二,前辈说到视点问题,视点确实是我大学所学知识里面没学到的,真的是极好的干货,营养充足,让我更加增进知识,我对前辈的视点问题消化了很久,这点十分感谢,之前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相信以后拍片定会好好思考。

三,片中周力被击倒这段 其实本不打算黑场,但由于演员演技问题(周力倒下太假,贺老板太快走进倒地周力)所以尝试把这段卡掉,逼真效果比前面好,所以就设置击倒马上黑场,
      由于片子表达的主题是“敬业”“传承” 所以我认为后半段其实也挺重要的,侄子在无法忍受坏人的作恶最终走上正路 接手岗位,然后用最后周力被击后神志不清仍回到原地以自我意识保护树林这段来加强“敬业”这个主题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6-22 11:33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2 1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十分十分感谢前辈的细心评价以及给出的干货。
一,动机的问题在编剧期间我也很看重,先是设计了很多动机 ...

你动机理解错了。米缸没米,村民被欺负,侄子变卦,妻子威胁,是障碍事件,是冲突。

用脑子想想,米缸没米,村民被欺负,侄子变卦,妻子威胁。直接反应应该是 放弃妥协。

周力选择坚持动机是 他对树林的爱,他的责任感,他同期村民,他被欺辱要复仇等等。

xierui117 发表于 2016-6-22 11:44

SeanHung_洪鑫 发表于 2016-6-22 1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十分十分感谢前辈的细心评价以及给出的干货。
一,动机的问题在编剧期间我也很看重,先是设计了很多动机 ...

电影没有主题。文学也没有主题。
不要给应试骗了。如果文学 电影,有标准答案的主题,那大家看完可以达到统一的答案,就不存在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理解。
文学 电影,特别是优秀的文学 电影,就在于它丰富,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的不同细节发现不同的观察角度。创作者只能用些技巧,调整内容重心而已,从而调整观众的兴趣点转换而已。
电影 或者 文学,可能含有某种观点,但那不等于主题。要不他直接写出观点就完成了,就不需要故事人物情节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片出炉 望各前辈再次监督,给出意见